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辑本史书;从音乐文献校勘学的角度看,其中乐具有典型意义。通过这一个案,可以观察到音乐文献校勘学的三个要点:其一,音乐书是古籍中的小众文献,版本简单。因此,音乐文献校勘要重视他校,亦即在整理和阅读时调动群书,把校勘和考证结合起来。其二,音乐术语在长期应用中形成了某种弹性。因此,校勘时既要考察这些术语在音乐史上的表达习惯,又要考察其语言环境。其三,类书和音乐古籍引书有摘引的习惯。因此,校勘时要把引文和古籍原文区别开来,充分发挥相关古籍作为参校资料的作用。

  • 标签: 《旧五代史乐志》 校勘 音乐文献
  • 简介:与任何其他学问一样,音乐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活动的展示过程。通常这一过程由这样几个主要阶段构成:1.选择学术方向——确定研究专题。2.收集、阅读与梳理研究资料。3.构思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4.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 标签: 音乐学 音乐文献 音乐词典 辞书类 音乐史 学术专著
  • 简介:出外景拍摄实在是件辛苦的事,每次都要担心场地合不合要求,天气是不是晴朗,模特够不够NICE……其实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条,一个好脾气的模特会让工作顺利好多。毕竟大家都是在拍他一个人嘛!

  • 标签: 汪志泓 模特 表演艺术 工作方式
  • 简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陈洪先生。文章分两部分对有关陈洪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一部分为陈先生本人的著述,分“作曲理论”、“音乐表演及技法”、“史论传记类译作”、“论文随笔”四方面进行了归类。第二部分为学界目前针对对陈洪先生的研究文献,主要还停留在对陈先生的传记性评述阶段。作者以此文作为研究陈洪各方面艺术成就的起点,并呼吁学界对陈先生各方面的艺术成就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陈洪 作曲理论 音乐表演及技法 史论传记类译作 音乐教育理论 传记性评述
  • 简介:《后汉书·礼仪》、《春秋后语》、《太平御览》卷五七七录《周书》中均有“瑟”与“轸”并见的文句,但这些记载并不能视为乐器瑟有调弦部件“轸”的信史资料。《春秋后语》、《周书》所见“琴瑟无轸”是后代学者改动前代文献的词语而成,《后汉书·礼仪》的“轸间”实指“隐间”。“瑟轸”之说尚无有力的文献支撑。

  • 标签: 瑟轸 《春秋后语》 《周书》 《后汉书·礼仪志》
  • 简介:作为一种曾在宋金元时期广泛流传,对中国戏曲、说唱艺术有着重要影响的说唱艺术样式,诸宫调的命运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说其不幸,是因为宋金元时期,它虽然曾在广大北方地区流传,但到明代就已消亡;虽然有众多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区区三种,而且其中两种还存在着程度不等的残缺,相关记载更是少之又少,作品及资料的严重缺失给诸宫调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形成许多无法填补的历史空白。说其幸运,是因为自20世纪以来,诸宫调一直受到学界的特别关注,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相关研究取得不少重要进展。借助这些富有成效的研究,人们得以对这种已失传数百年的艺术样式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

  • 标签: 诸宫调 文献研究 宋金元时期 艺术样式 说唱艺术 中国戏曲
  • 简介:陈铭,(1925--200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河南西平人。1946年考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组,师从亨德米特的中国弟子谭小鳞、德籍教授马尔库斯学习复调、作曲等理论。195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 标签: 陈铭志 中国音乐“金钟奖”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家 1951年 终身成就奖
  • 简介:陈铭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虽说当时的巨大悲痛如今渐己平息,但每每学术有了心得,或是读书遇到疑难时,又会想起以前向先生切磋求教的种种情景,这才醒悟到果戈里在《狄康卡近乡夜话》里所说的那句话:“留下来的人可真是寂寞啊!”

  • 标签: 陈铭志 《狄康卡近乡夜话》 果戈里
  • 简介:关于歌唱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然而众多学说的终结点大致为:歌唱的起源是与劳动有关的。劳动不仅产生了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说话和唱歌的发声器官,使之能表达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但是,真正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唱法,直到十七世纪才在意大利确立。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论著。

  • 标签: 歌唱艺术 唱法 发声器官 艺术修养 思想感情 唱歌
  • 简介:“幸福不灭214罗祥庆功演唱会”情人夜台北渔人码头浪漫开唱,现场舞台及服装、特效完全比照售票演唱会规格,罗祥也慎重地前一晚便到场彩排至半夜,

  • 标签: 情人 钻石 演唱会 罗志祥
  • 简介:屈原的作品《九歌》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为完整的大型祭神音乐的歌诗篇章之一,其传世歌词具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本文以《九歌》歌词作为研究的基本材料,探讨它在音乐结构、器乐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并力求对其音乐形态特征做出较合理的阐释。

  • 标签: 《九歌》 语言节奏 音乐结构 乐器 音乐形态
  • 简介: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的音乐外文期刊文献为例,从流通对象、馆藏建设与文献提供模式三个方面对音乐专业外文期刊的文献资源运用进行阐释,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将音乐专业的外文期刊文献资源运用的研究引入到更深层次。

  • 标签: 图书馆 音乐期刊 外文期刊 文献利用
  • 简介:<正>前言自从大卫用竖琴的美妙音乐治疗扫罗的失眠症以来,音乐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是一份音乐生理反应研究文献的简要综述(指1980年以前-——译注),包括音乐对心率、脉率、血压、呼吸、皮肤电阻、肌肉及运动反应和脑波等生理机能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另外,还包括对性差和职业一非职业差异的研究回顾。本文回顾的研究基本都涉及对刺激型音乐(stimulativemusic)和镇定型音乐(sedativemusic)相对效应的比较。按照加斯顿的定义,刺激型主要强调节奏,而不是旋律及和声。其特点包括较强的音量、跳奏、音域较宽,变

  • 标签: 音乐治疗 节奏 音域 旋律 音量 竖琴
  • 简介:文章分析信息化环境中我国音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基本特点,并提出与之相应的一些建议

  • 标签: 音乐 文献信息资源 现状 问题 建议
  • 简介:明清时期,中国音乐文献的发展呈现出承古萌新、中西交汇的特点,在对传统音乐典籍整理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涌现出为数甚夥的音乐书谱和篇章,而且正史、政书、类书等文献体裁中对音乐的记录形式和记录内容都得以更加的完善。

  • 标签: 明清时期 音乐文献
  • 简介:如果自二元对立方法对'批评'进行划分,可分为'自批评'与'他批评'。在'自批评'中,批评主体既是作家本人,亦是评论家,批评客体则指作家己作。换言之,'自批评'活动是由作家本人及其作品两者构成,从而形成一种文学意义上之单维关系。文学批评应为一种双向的批评模式,即'自式'与'他式'相结合的批评模式,而学术上长期重视'他批评',而忽视'自批

  • 标签: 戏曲批评 批评文献 文献价值
  • 简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赋于音乐作品以民族意韵和时代特征,历来是我国作曲家,特别是运用玟音乐持地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钢琴小品八道》的创作技法及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认为,这是一部充分体现该艺术理念的典范之作,探寻其成功的经验主思维方式,对于我国的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陈铭志 钢琴音乐作品 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 简介:近百年来,从中国戏曲文献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鲜见出现,而孙崇涛先生的新著《戏曲文献学》不仅开创了中国戏曲文献学研究的格局和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学模式和一种良好的治学风范。本文主要从容量包含、治学态度、表述方式和学术信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孙崇涛先生《戏曲文献学》对学术界的贡献。

  • 标签: 孙崇涛 戏曲文献学 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