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 标签: 文化责任 知识分子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艺术 社会政治
  • 简介:综合材料绘画作为我国整体美术格局中的新型绘画形态,深入挖掘和梳理各种技法形态的学术内涵与表现特长,对于以往概念相对模糊、样式宽泛、材料技法跨界的当下架上艺术将产生积极作用。借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2017重庆年会的契机,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呈现去年底新成立的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16位成员的40余件作品,展示重庆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多元新面貌。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综合材料绘画 架上艺术
  • 简介:寓情于魏志刚当一幅优雅的静物画展现在眼前,画中透明的玻璃杯红葡萄酒闪着诱惑的光,鲜美的水果令人垂涎欲滴,怒放的花朵争奇斗妍,金银器皿蕴含着古老的神秘摆放在华丽的波斯地毯上,面对这样一件作品,你很难静下心来去追索什么更深刻的含义,因为你所感到的只是一...

  • 标签: 寓情于物 红葡萄酒 波斯地毯 荷兰画派 画中 争奇斗妍
  • 简介:孙:一部水墨艺术的历史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绘画的历史。谁在画水墨?这是对水墨创作主体的提问,更准确地说,是对当下水墨创作主体的提问。在今天,谁在画水墨?水墨画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的传统何在?水墨艺术中的知识分子性在当代有多大的保留?这是我们思考当代水墨创作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 标签: “知识分子水墨” 水墨画创作 中国 绘画评论
  • 简介:我喜爱大自然,喜爱大自然山水与花鸟,无论画有多大,大都是直接写生完成,在与大自然的情感交融中,进入万与我合一的至高境界,一气呵成,从不改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在于寄情之气。画花之意不在于它的形似与神似,而着意在由不同的生活感受所引发的自己情感的抒发。它的色彩意境和笔墨意境,不是对自然

  • 标签: 哲学 天人合一 宇宙万物 宇宙本原 艺术实践 密码
  • 简介:非常有幸和大家一起讨论黄宾虹。关于黄宾虹,是一个巨大的学术研究课题库,但是在目前,这项研究并不平衡。大量的讨论研究,是在不断重复提示黄宾虹是如何伟大,如何了不起。

  • 标签: 黄宾虹 笔墨技巧 分子 现代 学术研究 课题库
  • 简介:中国人对于艺术内容、形式与客观物象的关系问题研究甚早,南齐时的理论家谢赫在其名著《画品》中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摹写是也。”),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应物象形”。

  • 标签: 雕塑艺术 “应物象形” 艺术内容 关系问题 客观物象 气韵生动
  • 简介:说到摄影与生活的紧密相连,我在近几年的创作中也是深有体会。《尘埃》这组作品是我于2011年着手创作的系列作品。画面里的这些灰尘来自于我的住处,通过吸尘器每隔一到两周把室内的灰尘收集起来,

  • 标签: 作品 吸尘器 创作 灰尘
  • 简介:最近学校里的一个关于雕塑与材料的科研课题,促使我通过过去的两件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梳理出一些雕塑创作中关于材料的认识。雕塑的外在表现形式无外乎造型和材料。但以我学习雕塑的体会,在刚刚进入雕塑系时接受的几乎完全是造型能力的训练。虽然用的是粘土这种材料,但也只是因为它便于塑形,做完后如需保留,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通过翻制模具的工艺将其制成其他硬制材料的形式。所以泥这种材料只是一个过程媒介,而非雕塑呈现的最终材质。这种雕塑完全是以造型为出发点的,材料在雕塑表现中的作用可以说完全被隐没了。

  • 标签: 雕塑材料 体悟 外在表现形式 造型能力 科研课题 雕塑创作
  • 简介:中华文化只有放在大背景的宏阔视野中才能弥现它的魅力。从当前的文化格局来看还是多元共存,至少有马列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信、失效、失落的现象。

  • 标签: 万物 中华文化 多元共存 文化格局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有之不是特权之。它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平等享用公有之,而法律则必须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对公有之平等和直接的使用权。每个人对公有之都担有同等的责任,且共同承担着向后世传递公共财富的直接义务。与公有之截然对立的是国家和由市场力量所塑造出来的私有财产,公有之同时也是社会正义和解放的有力源泉。然而,今天它们已经被占据主导地位的、基于科学实证主义的学术论争深深埋葬。对它们自身的解放要仰赖于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真正转变,唯有如此它们才能发挥解放社会的功能。

  • 标签: 现象学 公有 初考 科学实证主义 社会正义 日常生活
  • 简介: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有了‘静的生命’。”这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夏尔丹,法国著名画家,1699年出生于巴黎,1779年卒死于同地,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 标签: 著名画家 “生命” 静物画 艺术风格 评论家 法国
  • 简介:宋哲陆九渊主张“心即理”,明代王守仁进而提出“心外无物”。但若深究,则于心而言,似乎自然风物、他人社会,以至庙堂神明皆可为外物,只是这些形形色色之,即便不在心外,却也并不安分,总以或深或浅、或激烈或隽永的方式,塑造、冲撞着人的心境,从而使古往今来的艺术观念与活动,在此间生成。

  • 标签: 展览作品 心外无物 艺术观念 心即理 陆九渊 王守仁
  • 简介:尼泊尔特别流行观音菩萨信仰,有诸多造型奇异的观音形象,三乘观音即其之一。这种观音造型的特征是三重乘,自上而下,分别是毗湿奴、金翅鸟、狮子。有时还增加一条诃利蛇,形成四重乘。观音菩萨是佛教观想中的,三乘观音乘骑于毗湿奴肩上,表明观音凌驾于印度教诸神之上,是佛教自我优位心理的物化表现。这种三乘观音出现在印度佛教末期的成就法鬘之中,是瑜伽形者观想的宇宙至尊神,他们努力使自己与三乘观音融汇为一体,以达到解脱证道的目的。三乘观音造像,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对于研究中印佛像源流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尼泊尔三乘物观音 成就法 佛教造像
  • 简介:引言明人尚风雅,尤以江南一带引领四方潮流。明中叶以来苏州习奢华,乐奇异,靡丽奇巧之日有益增,营销至全国各地。好游历的王士性(1547—1598)敏感地捕捉到此不同于往昔的风气,以“妖”之象述之: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书画之临摹,鼎彝之冶淬,能令人真赝不辨。

  • 标签: 时尚观 明代 明中叶 王士性 风雅 明人
  • 简介:2011年9月20日10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CAFAM泛主题展”,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比利时、捷克、丹麦、法国、德国、印度、韩国、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国的约40几位艺术家参展。国内艺术家有陈界仁、冯峰、高蓉、胡向前、黄然、黄永袜、隋建国等,

  • 标签: 实验 中央美术学院 斯洛文尼亚 艺术家 美术馆 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