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艺术很奇怪,相较于西方一些艺术家在没有系统地接纳传统前提下,仍能创造出高水准自我风格,中国艺术家几乎不可能做到。对于中国艺术而言,缺乏了传统滋养,所谓风格就会变成一束蒲公英,哪怕是一阵小风便会吹得无影无踪。

  • 标签: 古典 浸润 中国艺术 自我风格 艺术家 蒲公英
  • 简介:戡档案朱戡(1900-1989),名义方,字伯行,号静龛,前后用名多达几十个,40岁后,更名朱起,号戡,以号行,上海上。近代著名艺术家。先后定居山东泰安、上海,故自谓“海岳双栖”。

  • 标签: 墨法 草法
  • 简介:一、朱戡草书创变时代背景清中期以来,碑学大盛,理论上有阮元、包世臣等人大肆宣扬,创作上则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人推波助澜,至晚清,又经康有为鼓吹,书坛遂成碑学天下。但碑学兴盛并不代表帖学衰微,帖学仍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朱复戡 艺术历程 草书 碑学 包世臣 邓石如
  • 简介:中华文化只有放在大背景宏阔视野中才能弥现它魅力。从当前文化格局来看还是多元共存,至少有马列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信、失效、失落现象。

  • 标签: 万物 中华文化 多元共存 文化格局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 简介:戡是20世纪集金石、书、印、诗、画诸艺于一身艺术大家。其书法最擅长篆书和草书,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草书创变之路。朱戡草书总体艺术特色是刚健凝重,气势开张,又典雅纯正。这种风格形成与其艺术主张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首重金石气,次求书卷气。二是非常重视草书理法。朱戡一生草书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海上旧体”:主要师法吴昌硕、沈曾植。“由晚明上追二王”:此期朱戡草书大致并行呈现两种面貌,一是精研二王草书之作,二是以金石气兼融二王草书之作。前者占据了主流。此期是其以篆作草第一探索期。“以篆作草,兼取隶章”:20世纪50—60年代,朱戡对二王草书学习运用达到精熟自如境界。70年代是其以篆作草第二探索期,也是其刚健凝重、气势开张草书风格成熟期。80年代,朱戡草书更趋刚健磅礴、古朴凝重,进入其以篆作草第三探索期,也是其碑帖结合探索深化期。

  • 标签: 朱复戡 草书 艺术历程
  • 简介:"摹系统"新技术出现,使古代壁画保护技术突破传统制约,可离开本体进行保护。在理解壁画历史、文化背景基础上,进行极为精准还原摹,相似度可达到95%以上。目前,研究艺术作品学者多半依靠数字图像"转译"来梳理艺术发展状态,由此产生对艺术作品误读也屡见不鲜,而"摹系统"诞生使得这种局限得到突破。

  • 标签: 摹复系统 新技术 古代壁画保护
  • 简介:20世纪海派文化、艺术杰出代表人物,前有吴昌硕后有齐白石,而朱崛起,使世人似乎又看到了吴昌硕时代风光——朱书法、篆刻、中国画、诗歌成就,足在延伸海派文化气脉,尽管朱一生与上海有着若即若离距离,但他心性与诗、书、画、印之品格,都与海派文化有着千缕如扣关联。除了朱戡在艺术上成就蜚声沪上之外,他一生中一些传奇故事为他风流倜傥才子相又平添了一些迷人色彩。

  • 标签: 后人扫 扫落花 朱复戡
  • 简介:由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行行行行——方增先人物画大展"10月9日下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陈至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等出席开幕式。展览自10月10日至20日为期十天。

  • 标签: 人物画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市政府 中国美术馆 副委员长
  • 简介:油画美感与中世纪盛行“丹配拉蛋彩画”密不可分,可以说“丹配拉蛋彩画”就是油画前身。油画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这就注定早期油画在技法与表现方法上带有“丹配拉蛋彩画”痕迹。中世纪架上绘画大都先以“丹

  • 标签: 油画 色层 美感 审美价值 绘画技法 绘画风格
  • 简介:一、问题提出世界科技经,齐信营一体化政冶文化、教育多元化成力了一种全球化显示境况,这种全球化发展芒势,参透于各个领域。设计是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重要标吉,而教育则是这种"标吉"凸显0勺基础。从注质上宋讲,设计教育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罕综合型学W允其是对于高校设计教育未讲"’一生、"学"一教学‘研"一科研一体化在设计教学、设计研究设计实践相互关联相互同构、相互依存关系下已成力当下设计教育必妖趋势,甚至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设计领域科研、教

  • 标签: 一体化研究 教育多元化 化政 理论与实践 复合型人才 一体化合作
  • 简介:2017年4月22日,“像Layers——大卫·歌诗坦个展”将于北京今日美术馆l、2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大卫·歌诗坦十年来创作近百件剪切式雕塑,展览时间将持续到2017年5月16日。此次雕塑展览全面地展现了大卫·歌诗坦独特个人艺术风格,将“剪切式雕塑”配以斑谰色彩,作品表达主题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在增强感染力同时更能让观众产生思想共鸣。

  • 标签: 歌诗 大卫 雕塑展览 展览时间 艺术风格 日常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于2011年3月7日至4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该展是海峡两岸两个美术大馆深化两岸美术交流联合举办的当代艺术展,力求呈现两岸当代艺术新共同特征。展览主题由"感"和"动观"两个关键词构成,旨在探讨艺术本体中语言与观念之

  • 标签: 海峡两岸 当代艺术 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中华文化 财团法人
  • 简介:又上一《中国草书大字典》杨瑞昭行家眼里草书难识、难记、更难书;圈外人感觉,草书像“张天师画符”,但好看。大家对草书都既有好感又知其不容易掌握。于是,历代研究、整理草书的人从未间断。关于草字著作也就特别多于其它字体著作。古人不辞劳苦地用翻临...

  • 标签: 草书大字典 一层楼 张天师 圈外人 草书礼部韵宝 出师颂
  • 简介:以刀代笔逐剥离——彩色相纸绘画艺术吴多超绘画艺术包容宽泛。古往今来,象齐白石“虾”、郑板桥“竹”、徐悲鸿“马”和当代许许多多名画家大都是在纸上、布上挥毫作画,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水粉画……质感表现离不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相纸刀刻画是一...

  • 标签: 彩色相纸 绘画艺术 层剥离 摄影作品 照像馆 单色照片
  • 简介:创意源自文化,科技威就梦想。实践类院校中实用美术类中各个专业,始终是以开发学生创意思维和实践作为教学主要内容。但是,在过去教学实践中,尽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提倡以调动学生创意思考与动手能力为目的,然而由于没有发挥专业优势,真正实现、学、研密切结合,致使教师和学生研究与学习原动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创意思维与实践受到了一定局限。近年来,在国家总体战略指导下,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培养急需文化创意型人才,天津美术学院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培养方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真题真做教学和实验环境,致力于深化、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型人才,增强利用创意直接服务于文化建设、高科技产业与口岸贸易服务意识。

  • 标签: 一体化教学模式 创意性 优势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高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