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浸润黏液(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查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宫颈癌病例,从中筛选出3例宫颈ISMC,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3例患者年龄38~48岁。临床均表现为阴道接触出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3例均伴18型阳性。镜检ISMC细胞呈层排列,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巢,细胞巢最外层细胞呈有极向栅栏状排列,内层细胞极向紊乱,胞质内富含黏液。3例ISMC均伴发宫颈普通型腺癌,1例同时伴发鳞癌。免疫表型:P16弥漫阳性,P40、CK5/6示巢外层细胞阳性。特殊染色阿辛兰提示内层细胞胞质内黏液丰富。1例术后1个月肺部多发转移;1例术后12个月盆腹腔多发转移。结论ISMC具有独立病理组织学特征且预后差,诊断需结合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并需要与宫颈非角化型鳞癌等多种类型肿瘤进行鉴别。

  • 标签: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临床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浸润黏液(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间诊断10例宫颈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年龄范围26~59岁,平均年龄46岁。大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阴道流液或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经体检发现。6例手术切除患者临床分期:ⅠB1期3例,ⅠB2期1例,ⅢC1期1例,ⅢC2期1例。形态上,10例均可见假柱状细胞形成侵袭巢团结构,周围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数量可变含胞质内黏液肿瘤细胞,凋亡小体和有丝分裂象易见;也可见其他结构特征,如假腺腔、乳头及实片状不伴周围栅栏状排列。细胞形态上可见如嗜酸性细胞质、透明细胞质、组织细胞样及鳞状分化细胞。4例伴原位腺癌和/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或黏液上皮内病变。手术切除6例,均为Silva C型浸润模式,3例纯ISMC(3/6),2例混合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普通型腺癌,1例混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淋巴结转移2例(2/6)。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16,Ki-67阳性指数50%~90%。不同比例肿瘤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及阿辛蓝染色阳性。结论ISMC属于HPV相关宫颈腺癌,相对少见。ISMC具有广泛形态学谱系,近半数病例为混合ISMC,易误诊为宫颈其他恶性肿瘤。与其他腺癌相比,ISMC更常表现出破坏间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宫颈仍然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主要问题,而且其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宫颈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近年来又有新治疗方法如热疗、免疫疗法等兴起,以下将对现有浸润宫颈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

  • 标签: 浸润性宫颈癌 手术 放疗 化疗 热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浸润微乳头状黏液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对80例乳腺侵润导管患者分析临床病例特点,分离出40例明确为乳腺浸润微乳头状黏液,分析临床病例特征和综合治疗。结果 使用光镜以及免疫组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浸润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MA)是肺原发性腺癌中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亚型。肺IMA与浸润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s,INMA)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准确病理诊断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实际病例,总结肺IMA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特征。肺IMA组织学特征包括,常呈贴壁型或腺泡型结构,肿瘤细胞高柱状、有细胞内黏液,部分病例可见杯状细胞,细胞温和,异型较小。肺IMA免疫表型有别于INMA,表达HNF4α、仅少数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具有胃型黏液蛋白表型,并且常存在KRAS突变或NRG1融合。IMA患者预后研究结论争议较大,研究显示以铂类为主传统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生存期。虽然,肺IMA具有独特分子遗传学特征,但尚无有效靶向药物,仅少数临床实验抗EERB3单抗治疗可延长NRG1融合患者无病生存期。此外,形态学上伴有黏液分泌部分腺癌,如伴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肺INMA和一些TTF1阳性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IMA可以通过接受相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获得更好预后。因此,将这两类疾病与经典KRAS突变肺IMA相鉴别十分必要,明确肺IMA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肺IMA与INMA具有显著生物学差异,准确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形态上易混淆乳腺浸润导管浸润小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诊治7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和标本,观察浸润导管浸润小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77例患者发病年龄33-72岁,平均50.1岁。大体观察肿物68例单灶,9例多灶,直径0.7-10cm,平均2.3cm,患者中浸润导管39例,浸润小叶7例,粘液2例,腺样囊性癌2例,特殊类型1例,腺癌1例,叶状肿瘤1例,假性髓样1例,混合23例。结论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可以鉴别易混淆浸润导管浸润小叶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导管 癌小叶状 免疫表型分型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研发、医疗技术进步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保留器官手术成为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如何严格筛选合适浸润膀胱患者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相关治疗策略、疗效、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膀胱肿瘤 保留膀胱 治疗
  • 简介:摘要膀胱是常见泌尿系肿瘤之一,我国新发膀胱癌病例中有超过25%为肌浸润膀胱。肌浸润膀胱标准治疗术式是膀胱根治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等局限性。为在控制膀胱癌病情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随诊体系正在被不断探索。除了由"经尿道最大限度肿瘤电切、化疗、外照射放疗"构成经典三联综合治疗外,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双药或者联合化疗/放疗治疗模式正方兴未艾,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本文旨在回顾肌浸润膀胱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历史及现状,并展望在当前肿瘤免疫学时代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发展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抑制剂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浸润小叶(ILC)与浸润导管(IDC)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9月152例乳腺癌患者为例,其中ILC患者20例,IDC患者132例。以两组患者个人信息,病情状况,激素水平以及病理分型情况对比其病理特征,同时对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患者年龄大小情况,ER,PR,Her-2,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阴性表达情况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数量ILC与IDC(P>0.05)。结论:对比ILC患者ER、Her-2、Ki-67阳性率均高于IDC,其中PR阳性率ILC低于IDC。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膀胱是最常见泌尿系恶性肿瘤。膀胱尿路上皮可分为肌浸润与非肌浸润,其中非肌浸润占绝大部分。近年来膀胱全球新发病例逐渐增多,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要杀手。随着社会进步与医疗水平整体提高,针对膀胱治疗方式也逐渐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总结非肌浸润膀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为膀胱今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化学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乳腺浸润筛状(invasivecribriformcarcinoma,ICC)是一种少见浸润乳腺癌类型,其发病率约占乳腺癌0.3%-3.5%,1983年由Page等[1]首次提出。随后ICC因其独特病理学特点和良好预后,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对I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等方面已有较多共识,但也存在分歧。

  • 标签: 乳腺肿瘤 腺癌 综合治疗 预后
  • 简介:<正>膀胱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疾病。目前对膀胱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标准。为进一步统一膀胱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以利于对膀胱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判定以及不同地区间膀胱诊疗结果比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我国《膀胱诊断治疗指南》,以便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膀胱诊断与治疗方法提供有益

  • 标签: 肌层浸润 灌注化疗 灌注治疗 尿路上皮癌 治疗指南 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浸润膀胱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非肌浸润膀胱患者中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URBT联合TH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U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非肌浸润膀胱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卡介苗在非肌浸润膀胱应用安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使用国产卡介苗膀胱维持灌注非肌浸润膀胱患者62例,观察其使用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62例高危非肌浸润膀胱患者,随访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RFS)80.65%,灌注过程中绝大部分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排尿烧灼感、尿频、尿痛,1~2级症状占比分别为烧灼感[51.61%(32/62)]、尿频[61.29%(38/62)]、血尿[40.31%(25/62)],3~4级严重症状发生比较少。结论国产卡介苗在非肌浸润膀胱灌注过程中疗效肯定,且灌注过程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卡介苗 中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