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1505年3月,米开朗罗按教皇尤利乌二世的旨意来到罗马。教皇派给他一项非常宏大的任务:用5年的时间为他建一座陵墓,酬金是一万金币。陵墓要23英尺宽,36英尺3英寸深,26英尺4英寸高。墓周围要有40座和真人大小一样的雕塑。墓要自成一体,不需其它建筑支撑,里面还要有一个椭圆形的墓穴。在此之前,西方还未有过为一个人建造如此巨大陵墓的先例。我们根据现有文字材料重新绘制了这座墓的图纸。图纸表明,这座墓是基督教世界的概括:底层是给普通人的,中层是给有望升入天堂的先知和圣人的,最高层是给“末日审判”中超越了前二层的人的。墓的顶部有两位天使在“末日审判”那天引导教皇尤利乌二世走出陵墓的图画。米开朗罗立即开始为这项任务做准备,但不久他发现教皇是个傲慢专横且变化无常的人。教皇对是否能为他找到适合的墓地感到怀疑,于是就作出更大的计划:重建并改建圣彼得墓。由于教皇一心想着这个新计划,他暂时推迟了原来的计划。米开朗罗一直设法让教皇给他一个陈述意见的机会,但没有成功,以致最后被教皇宫庭的看守从宫庭里扔了出去。4月17日,就在圣彼得墓开始动工之前,米开朗罗逃出罗马,怀着一腔悲愤跑到佛罗伦萨。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末日审判 基督教世界 佛罗伦萨 升入天堂 陵墓
  • 简介: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有一批受著名画家绘画作品启发写成的诗。本文选取其中以希腊裔意大利画家乔治·德·里科的作品为灵感来源的三首诗《废墟间的对话》、《神谕的衰落》和《烦人的缪斯》,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细读,探讨诗作对绘画的几种演绎方式:情感潜入、记忆编织、借题发挥。围绕绘画原作的演绎,涉及情节、情感、主题等多方面,但都服从于创作者的主观需要。里科对普拉的影响,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重塑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

  • 标签: 西尔维亚·普拉斯 诗歌 乔治·德·基里科 绘画
  • 简介:2000年我与美国雕塑家莫洛雷相识在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莫洛雷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我们都尊称他为老莫。经过长期交流,我与老莫结下了浓厚的友谊。我欣赏他的为人,更折服于他那灵动而超然的石雕作品。老莫的创作风格既体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理念。

  • 标签: 雕塑家 莫洛 现代西方文化 创作风格 作品 石头
  • 简介:特殊的肖像画十七世纪伟大的西班牙画家委拉士贵支,在西班牙王菲力浦四世的宫廷里生活了三十三年,创作出大量的杰出作品以后,在晚年所作的《拉梅尼娜》和稍后所作的《纺织女工》作为他一生创作生活的总结,在欧洲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为近代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极深的影响。《拉梅尼娜》这幅画,所画的本是宫廷中画室的景象。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是作为肖像画来加以研究的。《拉梅尼娜》这个名称,西班牙语为宫廷中有一定身份的女官们。原义来自葡萄牙语“梅尼诺”这个单词,意为宫廷中侍奉王族的侍童。“梅尼诺”的女性型是“梅尼娜”。《拉梅尼娜》是“梅尼娜”的复数,即:《女官们》。

  • 标签: 士贵 梅尼 欧洲绘画 近代绘画 十七世纪 拉斯
  • 简介:陈承,1950年生于四川成都。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会副秘书长,成都市花鸟画会会长,四川省农工画院副院长。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当代美术馆.武汉、深圳、郑州、成都等地和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作品 协会会员 1950年 四川省 成都市
  • 简介: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EmileAntoineBourdeile,1869-1929)是西方近代雕塑的三大支柱(罗丹、布德尔、马约尔)之一.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形式、内容、创作背景等方面对此一作品作出解读.

  • 标签: 布德尔 雕塑 代表作 解读
  • 简介:11亚特兰提斯人以当时堪称进步的技术开采岛上的石块,制成石材用于建筑。他们用色彩纯正的白色、黑色、红色三种石材建成的各种公共建筑物,既华丽雄伟又充满生机,使亚特兰提的城镇格外漂亮。12亚特兰提王国除本身物产丰富,十分富庶之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源源不断地送来。这里则输出各种香料、坚果、谷物类和葡葡等水果。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贸易往来。

  • 标签: 亚特兰提 提王国 遥远亚特兰
  • 简介:在文艺复兴时期,赞助人在艺术创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但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所需的经济来源,同时还将赞助人个人意志灌注到艺术作品中去。在西方学界,以赞助人角度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对美蒂奇家族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相比之下,对罗维雷家族的艺术赞助研究还不够充分,目前国内的研究更是相对阙如。

  • 标签: 西克斯图斯四世 佩鲁基诺 维雷 波提切利 赞助人 拉斐尔
  • 简介:米开朗罗(1475——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是文艺复兴全盛世时期的代表,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三杰”。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 轶事 少年 雕刻家 意大利
  • 简介: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力量和文明的象征,是世界艺苑中独标一格的奇葩。千百年来,历代无数书家潜心研究,反复实践,给我们留下了

  • 标签: 临习立基 浅谈临习 立基帖
  • 简介:读得懂艺术理论的人未必都读得懂绘画。因为艺术理论是文字表述的有关创作思想与价值观念的逻辑思维.而绘画则是直观的视觉体验。毋庸说普通读者.就是艺术史论领域的学者.也未必都能够从视觉的直观感受中进行审美的判断。

  • 标签: 鲁本斯 写意 写实 艺术理论 视觉体验 逻辑思维
  • 简介:Freya弗蕾亚在日耳曼文学中是一位女战神(我的"火神"没有名字,因为她泛指各行各业所有的女性)。"火"的意义是什么?"火神"在神话学中属女性,女人一方面给家庭以极大的温暖,且激情似火,就像一个敞式壁炉。另外火又有毁灭性的功能,和疗伤的功能,当然火像火鸟一样死后能重生。

  • 标签: 神话学 艾柯 弗蕾 火神 战神 巴特
  • 简介:凡·代克,杰出的佛兰德油画家,鲁本的弟子。他的绘画给予17—18世纪的欧洲绘画极大的影响,其作品被列为17世纪最宝贵的古代文物。

  • 标签: 鲁本斯 18世纪 古代文物 17世纪 油画家 绘画
  • 简介:2013年9月7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吴美术馆承办的“社会雕塑:博伊在中国”美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此次美术展展出了博伊20世纪70至80年代创作的作品共400余件,包括实物、手稿、素描、照片和行为艺术影像等。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谈论 美术馆 80年代 20世纪 行为艺术
  • 简介:李·奥门:《有内容的楼梯》是你的作品当中尺寸比较大的一件,你试图以一种很个性化的规模进行创作。

  • 标签: 访谈录 工作室 个性化 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