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民间艺术与民间技术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对民间艺术和民间技术的研究更为有意义。中国民间艺术和民间技术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准确估量它们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和民间技术的实用价值多少年来一直存在,所以也就一直传承下来。

  • 标签: 民间艺术 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社会价值
  • 简介:进香也叫“朝山”“朝顶”“拜山”“上庙”,专指前往特定场所拜佛求神的民俗行为。通过进香,大家敬奉诸多神佛,祈祝诸多的诉求。比较普遍的愿想是求子、求财、求福、求配偶、求康健、求长寿……这种习俗促进了民间玩具的创作与销售。

  • 标签: 民间玩具 市场
  • 简介:民间美术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1949年1月解放军进入天津,军政委员会代表最先拜访的,就是三位民间艺人,他们是天津的泥人张、风筝魏、砖雕刘。尔后,同年4月在北平发行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由该报记者撰写的长篇报道《北平特种手工业恢复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1953年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之后不久,民间美术的调查、研究、展览、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在文化、文物、民委、工艺等行业内全面开展起来。

  • 标签: 民间美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 调研 《人民日报》 人民政府 文化部
  • 简介:今天,《民艺》杂志刊发了乔晓光教授纪念已故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和剪纸艺术家滕凤谦先生的文章,介绍了滕先生的中国剪纸艺术实践之路,同时刊登了滕先生《民问剪纸传统主题纹样与物候历法》这篇有学术开拓性的文章,这是对滕先生逝世三十四周年的缅怀和纪念,也是时代的需要对滕先生学术与艺术价值的再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中国民间美术研究领域仍然需要滕凤谦先生这样的开拓者,这样为探寻民间艺术真谛而孜孜以求勤奋工作的人。非遗传承事业需要滕先生这样朴素真挚的民间文化情怀和言行一致的实践精神。滕凤谦先生对民间文化的使命感,对当下文化自信的倡导仍然具有时代的感召力,而他在生活与学术之间打开的文化之门,其道路依然任重道远。“物候”仍在,生活已变,昔日传统的民间剪花在悄然远去,而我们对民间文化本质的认知才刚刚开始……

  • 标签: 民间剪纸 物候 历法 纹样 非物质文化 民间美术
  • 简介:《民艺》杂志2018年第三期上,刊发了董波所撰的《“民间美术”称谓管窥》一文,编辑马晓飞看法不同,于第四期中以《与董波商榷:何谓“民间美术”?》为题进行了探讨。此期余波未平,藉此展开讨论。其实,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间,就已有不少研究者有过类似讨论,框架性的观念已并不新鲜,仅借此机,再说说自己的一丁点想法吧。

  • 标签: 民间美术 错位
  • 简介:潘鲁生在盘锦调研民间工艺、馆藏2018年9月11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来到辽宁省盘锦市,针对排船、苇编、辽河民俗博物馆等当地特色民间工艺、馆藏情况进行了调研。在盘锦远航船厂,船坞正在排造木渔船。潘主席详细了解了手工造船的工艺流程,船厂工匠来源及年龄结构等内容,并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排船工具的使用方法。

  • 标签: 民间工艺 民俗博物馆 盘锦市 工艺流程 年龄结构 船厂
  • 简介: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交汇地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甘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交融的舞台。兼容高原农耕、牧猎文化为一体而形成的黄河文化,使周、秦文化发祥更具广博的包容性;古代许多古老民族,在这里聚散、停留、迂徙和生息,使甘肃成为汉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荟萃之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甘肃又是古丝绸之路的繁荣通道,以经济贸易为载体,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并蓄,留下了种种优秀文化遗迹。

  • 标签: 传统民间艺术 甘肃 黄河文化 民族文化 流光 青藏高原
  • 简介: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环境,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幼儿身心健康及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民间游戏作为我们的民族瑰宝,蕴藏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它来源于民间,植根于生活,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近年来,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正日渐疏远着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我园在实践中,立足于对本地民间游戏的挖掘、整理,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旨在丰富幼儿户外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本地民间游戏 幼儿户外活动
  • 简介:说起张锠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泥人张”的后代,并且是第四代传人。当然,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泥人张”的子孙,在别人看来,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是一种工作或是责任,而对他来讲,则是一种使命。我们知道,张锠先生的艺术探索虽然起步于“泥人张”这一泥塑艺术,但他要强其筋、壮其骨。

  • 标签: 雕塑艺术 民间艺术 第四代 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