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尔(KarelAppel,1921—)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者。他是“哥布阿”(哥本哈根、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开头字母)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五十至六十年代,抽象表现主

  • 标签: 阿佩尔 抽象表现主义 画家 卡雷尔 哥本哈根 荷兰
  • 简介:本小说是美国当代作家辛西娅·奥兹克于1990年获欧·亨利小说奖的名篇佳作。小说描述了一位已年过半百、性情怪僻的知识型女人,在物色意中人时把一位偶尔遇到的年轻潇洒的画家当成了自己的知音,并随即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学家之间的爱情佳话作为参照,来培养这位年轻人对自己的感情。然而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晚上,这位画家就心事重重地匆匆离开了。

  • 标签: 中篇小说 美国作者 当代
  • 简介:<正>安托万·夫斯纳(Antoinepeusner,1886—1962),法国雕塑家,生于俄国。构成主义雕塑代表人物。十五岁立志要作一名艺术家。曾在基辅美术学院学习两年,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一年。1911年去巴黎,看到了独立沙龙展出的首届立体派展览会,受到了很次的影响。回到俄国住了一年,1913年又前往巴黎。这一次在那里不仅同美国雕塑家阿希彭科和意大利画家红迪利阿尼,而且同

  • 标签: 法国 意大利 艺术家 巴黎 作品 雕塑家
  • 简介:<正>潘珠,号巢南,又号是汉,原名潘文珊。1867年12月生于越南宜安省南坛县东烈乡一个教师家庭。他聪慧好学,自幼接触和学习儒学经典。1900年,他中了解元。1904年,创立了以反法复国为宗旨的维新会。1905年——1909年,他发动和领导了旨在寻求救国之方针大计、争取外援的赴日留学运动——“东游运动”。之后,潘珠辗转泰国、中国进行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胜利的影响下,1912年2月,在广州,主持成立了越南光复会。其宗旨是:“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4年,他建立了越南国民

  • 标签: 越南文学 文学家 古典小说 诗歌创作 革命事业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圆形意象母题是中西文学共同关注的话题,成为历朝历代文学家描写的焦点.西方尤其以传统宇宙论的天文学隐喻解构人们关于永恒、完美、理想的彼岸世界等意义概念,东方则以类似的思维方式触及这一美学话题.和几乎同时发表,写于不同的国度.但从二者描写的主题意象来看,都是对西方传统天文学的一个隐喻.前者以"岸"为前景,后者以"圈"为象征,所说的却都是圆形运动.它象征着人类行程的运动模式,表现出的是人的精神追求模式.

  • 标签: 《林中之死》 《边城》 天文学 隐喻 安德森 沈从文
  • 简介:当代澳大利亚著名诗人杰夫·吉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继承和发扬着澳洲文学传统中的"寻根"主题动机.他从民族、个人、精神诸多层面展开对根的诘问和追思,表现出一位当代诗人对国家和整个人类怀有的强烈责任感.吉广阔的创作视野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澳洲诗坛的潮流变化,即在大胆吸纳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突破民族主义文学的局囿,从不同纬度揭示生活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 标签: 澳大利亚 诗人 杰夫·佩吉 民族认同
  • 简介:"这里不能停车.""莫斯科人"轿车司机回了一下头,漫不经心地瞟了巡警一眼."这里不能停,"巡警又说,"这里禁止停车."傻大个一边指着蒙了一层雨水的牌子,一边神气地摆着手.司机犹豫了一下.要在以往,碰上这种情况,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伸手到衣兜里掏证件--一本带有烫金大字的红色证书,不消打开,只需往封皮上瞟一眼,警员就会敬个礼,立刻消失.但现在不同以往,现在不能暴露身份.

  • 标签: 电梯里 里炸弹
  • 简介:我被父亲叫到店堂去.一对年轻男女背对着我,他们胳膊肘儿支在商品陈列柜上,无所事事地看着摆在里面的手表.

  • 标签: 荒野里 里别墅
  • 简介:<正>在伸出海湾蓝色海水中的小岬角上,今天可以见到一座煤矿的地面建筑的残迹。红砖上抹了白石灰的一座座高大的烟囱,耸立在一个个凋败的机器棚顶上,棚里给铁锈侵蚀的机器一动也不动地坐落在柱石上。活塞早已不在汽缸中来回抽动了,巨大飞轮象是陷在遭到岁月剥蚀的矿山废料堆中似的停止了转动。在那更高处,井架俯临浩渺无垠的大海,它那

  • 标签: 柱石 矿工 地面建筑 矿井 大飞轮 巷道
  • 简介:<正>1一个人对时光的描摹与回忆,也许有许多言之凿凿的理由作为凭据。其实,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玛丽·格丽娜所说的一句话:"那是可以回忆的时代,无数纯真藏在繁茂的枝叶。"时钟拨回多年以前.一个城镇缓慢地向我打开了它的秘密,就像米粥写成的情报,投入碘酒溶液之后才能显现其中的内容。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城镇时,阳光在新铺的柏油路面上散发着神秘莫测的幽亮。祖母挽着我的手,走进了县城的十字路口。她的小脚和拐杖交替接触地面,有条不紊地躲避迎面涌来的人流。一队骆驼摇着疲惫的响铃靠近了

  • 标签: 柏油路面 碘酒溶液 玛丽 生产队长 深秋时节 杀猪
  • 简介:朱自清的《背影》以其文风的朴实、细腻、流畅和情感的真挚、深切而享誉文坛,在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在现当代中学课本中也列为必读课文。然而,“朱自清为何以‘背影’为题”?语文界和评论界的见解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作品前、中、后四次都提到了父亲的背影,其中有三次都围绕着那次难忘的、买橘子的背影来写的,并且开头和篇末点题照应,因而,以“背影”为题,主旨明确,题

  • 标签: 背影解读 背影里 里背影
  • 简介:<正>这部轰动一时并获得了1978年梅迪西奖的小说,曾被誉为二十世纪新的《人间喜剧》,批评家称它是一部“辉煌的巨著”,“最佳的小说”。如果因为它与《人间喜剧》有某种相似而把它视为一部传统的小说,那显然就错了。如果因为绝对不能把它视为一部传统的小说而就把它称为先锋小说,新潮小说,把它划进当代小说新实验的范畴,那同样也错了。《人生拼图版》的复杂性在于它的这种辩证的性质,它的标志,它的价值也在于这种辩证性质。

  • 标签: 《人间喜剧》 系列小说 公寓楼 二十世纪 叙述艺术 巴尔扎克
  • 简介:<正>有五家人家经常给上司来电话。我上午值班的任务是守电话机,所以我清楚地记得那五种声音。我们都知道每一“家”都是上司的一个情妇,有时我们也常在一起交换一下我们各自的猜测。

  • 标签: 办公室 电话机 上司 办公桌 赌场 母亲
  • 简介:德国画家埃希·黑克尔章容埃希·黑克尔(ErichHeckel,1883_1970)是德国“桥社”画家,生于萨克森的多贝仁,1904年在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学习建筑,1905年同基希纳、施密特-罗特卢夫及弗里茨·布莱尔创立了“桥社”,1911年移居柏林...

  • 标签: 国画家 德累斯顿 套色木刻 青年画家 马蒂斯 施密特
  • 简介:<正>十多年前的两件小事,都与音乐有些关系。之所以花了十多年一直记忆着,是因为我根本听不懂音乐,也从来没搞明白过是否真正喜欢过音乐。总是听人说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境界,音乐的旋律中藏着许多蕴含,这些说法让我羡慕。我的听力有障碍,从小就有的,又并不是先天的。我父亲对我母亲说啥叫聪明,聪明聪明耳聪目明,你给我生的这个儿子都占全了。母亲很幸福,母亲很骄傲。母亲发现我在五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小病,妈妈很恐慌地请大夫给我打消炎的特效药,什么特效药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链霉素吧,把我的听力打坏了。我并没有完全失聪,只是听什么都不太清晰。声音仿佛经过了过滤处理一样,我的听力就是豆腐房里那架很负责任的筛子,雪白的精华部分都过滤掉了,剩下些豆腐渣很暧昧地漏进我的耳朵。音乐对于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失真的概念,

  • 标签: 我生 人说 精华部分 中藏 我自己 兄弟俩
  • 简介: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提出了滥用杀虫剂和化学药品给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揭开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从《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到1963年初,美国当代著名的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段时间里发表了“榆树”、“侦探”、“高烧103度”等著名诗作。普拉斯的这些诗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卡逊及其《寂静的春天》的影响。这些诗篇包含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意识,反映了一定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 生态环境
  • 简介:鲁迅的《伤逝》堪称“最伟大的抒情诗”,把它置于中西悼亡诗之中进行比较解读,不难发现它与整个悼亡诗文类的动机及其传统的契合和差异关系。《伤逝》既是传统影响下的产物,又是个人超越意识的结晶。它既保留了中国悼亡诗惯有的感性力量,又浸染上西方悼亡诗擅长的思辨色彩。它是“诗”与“思”的混合物。

  • 标签: 中西悼亡诗 《伤逝》 动机
  • 简介:A.金斯伯格的诗歌反映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身心焦虑与文化反叛,也显示了美国诗歌中激扬蹈厉诗风的延续.本文从"Beat"的释义、诗歌传承和作品解读等方面对之做了探讨,指出金斯伯格在艺术创新和文化批判两方面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诗人.

  • 标签: A.金斯伯格 反叛诗人 文化焦虑 美国 诗歌 文化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