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快与慢,这两个词显然不能概括张生和刘杆小说的全部,甚至还有可能遮蔽了更多的东西。在这里,它似乎只涉指二人小说的节奏,但又好像远远不止这些。在极短的篇幅内,在行云流水中,张生往往用润物细无声般的节奏浓缩了一个一生的命运。如果将张生作品与某种武术套路相比,我发现它首先是"降龙十八掌";内力深厚,

  • 标签: 张生 小说 立杆 武术套路 节奏 遮蔽
  • 简介:  美国人爱德华·鲍克是个有心人,他就是抓住了一个小小的机会,从而走向了成功.……

  • 标签:
  • 简介:由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王民书法集》出版座谈会,2006年4月16日在哈尔滨帕弗尔饭店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就《王民书法集》的出版和他近年的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下面是发言纪要。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书法家 王立民 纪要 黑龙江省 艺术成就
  • 简介:<正>去秋(2003年),戏剧家庚先生(1)病逝,终年92岁。我先是他的学生,后为他的下属。住医院期间,我没有去问病;撒手人寰时,我没有去告别。连戏剧界召开的追思会,我也是缺席的。"人去愁千叠,心伤恨万端"。我不是不想去,而是怕去。怕去了自己也倒下,再也爬不起来。我打电话告诉先生家人,说:我会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这个方式就是要写一篇记述他的文字。其实,老师活着的时候,我就想写,内容也

  • 标签: 中国戏曲研究院 目连戏 不是不想 去问 撒手人寰 俞振飞
  • 简介:<正>久不读诗,我与诗已疏远了。近日,震威赠我一本他的诗歌新作《梦幻之船》,我翻开书页读下去,一下子竟被强烈地吸引住,久久不能放下。作者的这些精心之作,或以义理取胜,或以意象称美,在清拔之中有哀伤之音。展读之后,使我心

  • 标签: 意象 诗歌 “立象以尽意” 爱情 民族 诗行
  • 简介:<正>陈思和在《“声音”背后的故事一读〈家族〉》(《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5期)一文中指出:张承志的人文理想自有其宗教的背景;炜也有其所守待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理想的民间世界。《家族》以“宁周义—曲予—宁珂”建立起一条经线,以“陶明—朱亚—我”建立起一条纬线,由此架构起一个坐标,昭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的变化轨迹:由厕身庙堂转向立足岗位。在这个转变轨迹之旁,还有一个巨大的背景,即民间。知识分子的岗位不应该建立在庙堂之侧,只有与朴素深沉、浩瀚的民间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才会使道德理想纯粹起来,不沾上一点权力的虚伪和

  • 标签: 精神家园 张炜 价值取向 中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立场 道德理想
  • 简介:  我的叔叔,他是个高个子的男人,并不清瘦,脸上有木然的表情.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叫他小饭,只知道他总是不停地从口袋里摸出烟来抽,指间溢着无法言说的寂寞.只是寂寞.像一小朵一小朵的云.  看到他的时候,他穿着西装,灯芯绒的布,绿得有些郁郁寡欢,浅色的牛仔裤是失意的蓝.头发蓬松而凌乱,野草一样疯长,因为生活的困窘,或是独身的落寞.我看着他,他像动物一样眯起眼睛,吐出一口轻烟.很有些盲目和惶然.  ……

  • 标签: 叔叔姑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将近半个月使人窒息的春阴以后,今天春分,风和日丽。但翻开张弦的小说、电影剧本和他身后才发表的一部未定稿的长篇,我轻快的心情忽然变得沉重,而且沉入悲哀了。是的,两年前,弦是在江南那凄风苦雨之夜离开了他所留恋的亲人和人世的。他本来忍受着癌症晚期带来的...

  • 标签: 张弦 个人自由 女性系列 小说 恋爱婚姻 家庭问题
  • 简介:(一)弘同志《临界的对垒-1989-1999学术文化论集》这部著作,汇集了他对许多文艺问题、学术问题研究之所得,十年辛苦不寻常,论文得以结集出版,这很值得高兴.

  • 标签: 张弘 文艺 著作 学术问题 学术文化 出版
  • 简介: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于核反应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上生产的.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 标签: 马克罚单
  • 简介:2002年2月5日,立春次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在京部分影视文学精英,在八一厂召开了《天民影视作品研讨会》,就天民五十年来的剧作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锲、中国电影剧本剧作中心主任思涛、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万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社长罗林平、总编吴绪彬、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长影老厂长苏云,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秘书长建勇,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李汀,中国石化天燃气总公司文联秘书长方敬兰,《电影创作》杂志主编叶式生,著名评论家马德波、黄式宪,著名演员张连文、导演王学新,老、中、青三代的优秀剧作家黄宗江、陆柱国、肖尹宪、李玲修、李平分、王浙滨、黄世英、张震钦、黄丹以及天民同窗好友教授余倩、李魂等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1951年4月《光明日报》副刊上连载了一个短篇小说《斗争》,作者叫天民,时年17岁,北京四中的一个学生。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少年已是发髯花白年近七十的老人。他已是我国极负盛名的电影编剧、电视编剧、诗人、作家,然而这一顶顶桂冠,是在文学之路上历尽艰难险阻、长途跋涉、付出生命的每一分钟后才取得的。32部电视剧本、50个中、短篇小说,1部长篇、5部诗集总合700余万字,每一个宇又蕴含了多少...

  • 标签: 张天民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侧记
  • 简介:对人生的体味与感悟──郁民小说创作印象王为华说是创作印象,那是因为我在这里还难以追溯郁民小说创作的来龙去脉,阅读上的孤陋寡闻,也使我难以从宏观的角度对其做整体把握,但是,我手中的这本郁民的小说集《新月亮》(作为北方文丛、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确...

  • 标签: 小说创作 君子兰 生存境况 小人物 社会问题 《中秋节》
  • 简介:刘思平先生完成了他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专著《石川从影史》,蒙他抬爱,要我为之作序。作为一个晚生后辈,对此虽感荣幸,却不敢贸然应承;劝他找前辈名流、知名学者为之序,这样可以使他的书增加亮点,与其大作相映生辉。可是数月过后,该书的序言仍尚无着落。原因是,刘思平先生所求的学者名流,或是工作忙碌、时间紧张;或是闲云野鹤、身心散淡;或是有心助阵、却体力不支;总之是一时难以落实。其中是不是有个别名家高人对《石川从影史》这一题目有某种过分的敏感、或习惯性的避嫌?则不得而知,因而不敢妄言。这一我曾不敢应承的重任转了一圈还是落到了我的头上,我想这是因为我与思平先生及其大著实在有缘。一中国电影史研究界忽

  • 标签: 电影史 左翼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商业电影 学术研究
  • 简介:一片冰雪铸诗魂———试论岱诗歌的总体特征鲍恒岱(1597—1680),字宗子,号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岱素以其史著与散文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诗人。这一点极少为世人所知。岱的诗歌作品,长期以来亦未能引起研究者们...

  • 标签: 张岱 “冰雪之气” 中国古典诗歌 历史人物 总体特征 艺术形象
  • 简介:<正>时间对于道华来说如金子般宝贵。然而,道华却把两个半天的时间扔给了我们……道华——中国·惠州——一名地级市公安局在职副局长,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年创作十部公安题材长篇小说从2001年始已陆续出版《非常绑票》、《夜幕较量》、《资本谎言》三部长篇逾百万字,其《夜幕较量》已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另两部版权已卖给北京、江苏的某影视公司,而第四部长篇小说又已楔入笔端。道华习惯地坐在那张黄褐色办公椅上,伏案于同一色调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每次我们推门进去的时候他都定格于这种姿式。这就是那位《中国神探》的原型:中等个头,黑发浓眉,天庭朗照,地壳丰满。目光锐而透慈祥,神思敏而聚正气。面颊消瘦,极显干练之形;鼻翼翕张,谋略藏于胸壑,赳赳武夫、泼墨文豪隐形于深色便装,不觉惊世骇俗。可正是:凡人看来不高,高人看来不凡!在平静中我们走近了他,他也平静地向我们走来,并一同走进了他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上篇:炼炉如果命运是块顽石,我就化作大铁锤,将他砸得粉碎,

  • 标签: 副局长 办公椅 姿式 影视公司 子般 文学才华
  • 简介:<正>一照片和“育才图书室”一个朋友给锲写了一首诗,说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老牛”。锲很喜欢这个评价。2004年5月28日,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文采阁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为筹建西部等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育才图书室”工程正式启动。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在发布会现场饱含深情地朗诵了锲的诗《题一来自延安的照片》:

  • 标签: 张锲 中国作家协会 中华文学 文学道路 季羡林先生 邓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