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绍兴戏曲历史悠久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唱调丰富,剧作剧论高超,作家艺人辈出。绍兴戏曲不仅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吕氏春秋》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女娇独守空房,思念丈夫心切,不禁唱道"候人兮猗",此被誉为"南音之始"。一目连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因专演《目连救母》而得名,戏剧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

  • 标签: 目连戏 目连救母 绍兴人 佛说盂兰盆经 经律异相 中国戏曲史
  • 简介:本文将巫、傩行法事的“巫师”与演出辰河高腔《目连》的“艺人”的“合二为一”;行法事与演出活动的同一场所,以及两者唱腔的亲缘关系等,一一比较研究。认为:辰河高腔是江西目连班唱的高腔,或“道士腔”和湘西辰浦一带的“傩堂腔”相结合的产物。辰河高腔发端于早年江西道士演唱《目连》的“道士腔”,非后来的“弋阳腔”

  • 标签: 辰河高腔 傩堂腔 目连戏 道士腔 探源 比较
  • 简介:目连戏是以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摩诃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为主角,敷演他在佛陀的点化之下度脱自己母亲出地狱为主要内容的戏曲。在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形式宋杂剧中,就已出现了目连戏剧目。但是在早期流传的漫长过程中,目连的内容基本上仍处于零散状态,在情节上还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 标签: 目连戏 民俗 演出 明代 戏曲形式 宋杂剧
  • 简介:目连救母”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自古流传,家喻户晓,梨园中专门搬演这故事的戏曲谓之“目连”.由于戏中有目连之母刘氏在地狱受飞叉之苦的情节,故蜀中民间亦俗称“打叉”.目连演出颇具原始色彩,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有关目连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正热,影响波及海外.四川目连戏中有目连的母亲刘氏大开五荤的,所上菜肴即是四川乡村筵席上通行的“九大碗”.昔川南目连里的《李狗上菜》一折,有厨子、李狗、刘氏三个主要角色,刘氏开荤、李狗监厨、厨子上菜,前后要演20来分钟.先由刘氏唱开荤的好处,然后上菜.李狗和厨子相互问答,一一报出菜名.表演上菜,一般是按川南农村设宴规矩,先上十二个碟子,再上正菜“九大碗”.碟子分盛桂圆、核桃、板栗、瓜籽等,“九大碗”包括肘子、烧白、杂烩、鸡、鱼等.演出时用菜均无汤水,以利演员做戏.厨子由武丑扮演,只见他光着膀子,头捆帕子,肩搭毛巾,翻着跟斗出场,先把碟子一个个转出手,再把九大碗一个个抛出去.厨子抛,李狗接,碗里装的全是真食物,演起来格外精彩.而且,每上一个碟子,李狗问是何物,厨子就口占一诗,如“嘴对嘴,对嘴开,轻轻抬出美人来;美人到口多滋味,雪里梅花遍地开——瓜籽.”每上一碗大菜,李狗问是何菜,厨子便展一谚子(“展谚子”:指四?

  • 标签: 目连戏 戏中餐 目连救母 刘氏 厨子 巴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0-03
  • 简介:即穿插在《目连传》中演出的,  六、《目连传》演出的仪式  演《目连传》是大事,这也是《目连传》中的

  • 标签: 湖南目连戏 目连戏演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明代嘉、隆之后,闽、赣、苏等地,戏曲选本不断涌现。目连以其别具一格的特色,赢得观众的喜爱,今存十六种戏曲选集内收録有它的零出或零支曲文,从中可见目连在明代的传播演出情况,可以为研究明代戏曲声腔演变提供资料。

  • 标签: 明代 目连戏 戏曲选集
  • 简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教、礼仪、民俗一直是戏剧艺术发生、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宗教仪式、祭祀礼俗与演剧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间社会和宗教活动的逐步复兴,广大乡村渐渐"挖掘"出大量的具有宗教背景、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戏剧形式,使我们有幸管窥传统宗教祭祀演剧乃至基层社会生活的庐山真面目。傩目连便是两类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态。

  • 标签: 祭祀戏剧 中国宗教 目连戏 傩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传统社会
  • 简介:四川目连传说与目连/王定欧/戏剧、戏曲研究,1996(1),83—90佛教与《目连救母》杂剧的诞生/(原刊失名)/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6(2),53—62目连戏中的舞蹈艺术/欧阳友徽//戏剧艺术,1996(2),43—53"花目连"剧目初探/文忆萱//艺海,1996(2),44—48

  • 标签: 目连戏 目连救母 论文索引 戏曲研究 戏剧艺术 民族艺术
  • 简介:2014年12月,由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申报的江西目连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江西目连戏是中国传统目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连专演"目连救母"戏文。故事源于西晋竺法护译佛教典籍《佛说盂兰盆经》,叙述目犍连尊者下地狱救母故事。书中载,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略称"目连"),得六通后,见到自己的亡母堕在饿鬼道中受苦,想要度化母亲以报哺育之恩。目连盛饭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连哀痛,乞

  • 标签: 目连戏 佛说盂兰盆经 饿鬼道 竺法护 尊者 佛教典籍
  • 简介:一、岳西高腔中目连的来源岳西高腔,因流传于皖西南安庆地区岳西县,于20世纪50年代定为今名,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前身,是明代的青阳腔。青阳腔以其独特的"滚调"优势,迅速崛起并席卷剧坛而风靡天下,"到了万历年间,大城市中,青阳腔最为盛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昆山腔并称,呼之为‘时调青昆’……"①。此一时期,

  • 标签: 目连戏 岳西 青阳腔 龙女情 滚调 安庆地区
  • 简介:目连戏是以戏曲形式呈现的民间祭祀仪式戏剧,其流播时间长达千年之久,文化积淀深厚,它的佛、道、儒、巫傩思想互相杂糅,极具仪式性的功能使其保留着许多声腔曲牌的古老形态,以及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徽州目连戏是安徽目连的代表,其发展史可以看出徽文化的部分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章从徽州目连的历史渊源开始追溯,详细地分析了徽州目连的唱腔音乐程式,分别对徽州目连的八大类曲牌展开论述,并对徽州目连的主要音乐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徽州目连戏 唱腔音乐程式 历史渊源 音乐特色
  • 简介:本刊讯:2017年4月至5月,由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申报实施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江西目连复排工作扎实推进。为传承江西目连,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与弋阳县文化广播电影新闻出版局及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合作,率先将江西目连戏中最为古老珍贵的弋阳腔目连经典片段恢复排演。此次复排工作,恢复排演了《松林试卜》《思凡》《地狱见母》《阎王不语》《盂兰大会》等弋阳腔目连折子。通过复排传统弋阳腔目连,不仅有效地传承了古老的江西目连,也提升了

  • 标签: 复排工作 工作扎实 扎实推进
  • 简介:目连戏是一种独特的戏剧现象,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步熔儒家思想、释家教义、道家学说于一炉,汇戏剧演出、宗教祭祀、民俗活动于一体,一直统治着旧中国宗教祭祀和民俗活动的戏剧舞台。而在全国各剧种的目连戏中,

  • 标签: 目连戏 川剧艺术 宗教祭祀 阳戏 民俗活动 灯戏
  • 简介:试论四川目连的开发价值四川/王定欧国连自北宋年间出现于汴梁的勾栏瓦肆,近干年来,在中国化和地方化的演进过程中,无论是思想内涵或艺术形态,部发生了奇异的变化:由敷衍目连救母故事的宗教剧演变为一个恹宏而庞杂的剧目体系,汇儒、释、道于一炉,融祭祀、民俗...

  • 标签: 目连戏 中国戏曲 《目连救母》 川目连 四川 民俗事象
  • 简介:稀有戏种产生于民间,是最具乡土气息、最原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独具特色的青海目连为例,对稀有戏种抢救进行研究,提出要注重民本性、重视文本研究和与民俗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在抢救中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建立地方戏曲文化数据库,三要抢救珍贵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四要建立地方戏曲文化保护名录体系,五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与时俱进。

  • 标签: 稀有戏种 抢救 青海 目连戏
  • 简介:绍兴调腔目连,渊源甚古,明代已盛行,清代余势未减。至民国,因鲁迅、周作人、柯灵、赵景深等文化名人的宣传而驰名国内外。至今仍在民间演出,深受百姓青睐。近年因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再度崛起,名声远扬。一、源远流长绍兴目连源出何处,众说纷纭,主要有两说:或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条载其叔张尔蕰在绍兴搭台请安徽"旌阳戏子"演三日三夜目连,以致"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

  • 标签: 目连戏 绍兴人 目连救母 名声远扬 目莲戏 陶庵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