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八十年前,窄轨的铁路从中国南方的边境进入云南高原,穿过那些红色的高地和白色的石头抵达昆明。来自巴黎和河内的乘客在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所见到的,不过是广阔农田包围中的一个用大砖砌起来的灰色岛屿。岛屿?这是一个勉强并易招致误解的比喻,这个城仅仅在与一个被海水包围的岛屿在被包围这一点上可比,但它不是岛屿,它是建立在陆地上的与周围的传统景色完全不同的一个砖砌的聚居着人类的城市。火车站没有电灯,在油灯或烛光微弱的照明中,乘客们见到一条条狭窄的石板铺设的街道和漆黑的

  • 标签: 城市 乡土中国 中国南方 象征 诞生地 云南高原
  • 简介:<正>梅志的《伴囚》,最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为胡风写的第二部回忆录,记述了从1966年初春到1967年初冬她和胡风在四川度过的一段风风雨雨的生活.书中披露了胡风在此期间写的书信、材料以及日常谈话的内容,从中可以窥见胡风的倔强不阿的性

  • 标签: 胡风 回忆录 书信 当代文艺 四川 散文
  • 简介:武夷山的锦山秀水,曾因去冬一次文坛拉锯,而陡添别一种趣味。李建军先生这篇文章,仅仅是一家之言。本责编也曾亲耳听到某位现场目击者介绍:会间一来一往短兵相接,莫小说家的表现比较理性和从容,而李批评家则有些用力过猛,略显踉跄。窃以为,斯番交手的建议性意义在于,观点对立的作家与批评家之间,完全可以“面对面”;此类积极互动,对于激活文学生态,端的利莫大焉。

  • 标签: 武夷山 文学生态 批评家 李建军 目击者 小说家
  • 简介:<正>“我们这第一代人是幸福的”,林默涵同志说.他这话是1982年在一次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上说的.这个会上有老、中、青三代人,他属于第一代.那么,为什么说这第一代人是幸福的呢?“幸福表现在

  • 标签: 幸福者 作家 文艺家 柳青 革命现实主义 《讲话》
  • 简介:<正>如果有一天淮河水清了,河中鱼儿呼吸顺畅了,淮河流域亿万生灵不会忘记2004年初夏……淮河治理10年了,重新审视一下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与10年治理,我们没有理由面对淮河儿女津津乐道。不错,近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令世界瞠目结舌,淮河治理也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用全面小康社会标准衡量,还相去甚远。这期间,有多少家媒体为淮河水变清摇旗呐喊;有多少业内人士为其呕心沥血万里奔波;又有多少国家和部委领导人为早日实现炎黄子孙的这个美好愿望殚精竭虑寝食难宁。正是为了这个美好愿望的实现,5月28日至6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三个暗查组,对淮河流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相关河流、闸坝、污水处理厂、重点污染源全面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笔者随山东、江苏暗查组走访了十几天,所见所闻,终身难忘。

  • 标签: 淮河治理 污水处理厂 流域经济 河中 污水处理费 经济发展
  • 简介:<正>1988年10月中旬,本刊和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校友会、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召开“文艺漫谈会”.百余位作家、文艺理论家、表演艺术家、编辑家聚会在北京西郊,就文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会议开得诚挚、热烈,四十余位同志先后发了言.

  • 标签: 漫谈会 文艺工作 文艺界 新观念 国际报告文学 中国延安
  • 简介:用时下流行的给“星”们排序的说法,曹翠芬的“人气”并不是很旺。因为如今的传媒像空气一样散布在生活每个角落,“明星”、“大腕”的遗闻轶事和以花絮形式出现的花边新闻中,没有她的名字。可是,当提到《上海一家人》里艰难地撑起一片晴空的巧珍;《大红

  • 标签: 演员 曹翠芬 电影 表演艺术
  • 简介:我曾翻阅过很多有关贵州屯堡的书籍和资料.在我的脑海里,"屯堡",就是一些散布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古城堡的代名词.都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存在着"屯堡"这么一回事,真可谓是惊鸿一瞥呵.在这么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里,如今的屯堡,已经是一个关于"老汉人"的热门话题了.真不知道古老的屯堡究竟是我的一个梦,还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梦.

  • 标签: 乡愁屯堡 印象记 屯堡印象
  • 简介:<正>先生姓章,名仲锷,湖南长沙人氏。少时参军,后转业从文,做编辑。文学大家秦兆阳改古人诗句为先生描摹画像,云:"磨稿亿万言,常流欢喜泪,休云编者痴,我识其中味。"书法大师董寿平题"磨稿斋"赠先生并其夫人高桦。高桦出身望族,童年却屡遭不幸。学年便与先生相识相交相亲,成人后结秦晋之好。二人志同道合,相濡以沫,情深意笃,痴心不改,携手并肩步入金婚之年。编辑为先生此生主脉,事业发端于斯,有成于斯。先生以编辑为本,以编辑为荣,对稿件推敲揣摩不厌其烦,倾其心血不亚于铁杵磨针,以为"磨稿"二字最能道出其生命真谛,甚欣慰之,于是将题字刻作匾额,悬于书斋门楣。斋阔十余米,壁立书柜四幢,横陈条案一方,仅此而已。此斋虽空间狭窄,却衔接中国文坛,成为作家与读者沟通之桥梁。斋主与新时期文学同呼吸,新时期文学经脉的每次搏动都牵动先生的爱与痛,其劳作成为当代文学大厦不可或缺之部分,可谓功不可没。然读者却对其知之甚少,为彰显幕后英雄,故作此文。

  • 标签: 文学大家 新时期文学 《十月》 柯云路 刘心武 于斯
  • 简介:记者近日在北影举办的一次活动上见到著名演员雷恪生的时候,发现他的脸色比先前黑了许多。因为我知道他是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的成员,便问:“您是不是钓鱼忘带遮阳伞了?”雷老说:“我成心晒的!”原来这位曾经把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村长和电视剧《雷雨》中的鲁贵演...

  • 标签: 性格演员 电视剧《雷雨》 舞台 导演 打官司 人民警察
  • 简介:杨树根:(以下简称杨)和您共事多年,只知您和另可亲,再问个为什么,就说不出了。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想探个究竟。我感到现代大人物,远到孙中山、鲁迅,近到郭沫若,都是先学医后改行,听说您也是如此,这是一种偶合?还是背后有文章,促使您改医从艺,当上演员的呢?凌元(以下简称凌):背后没有什么文章。小时候,我特别喜欢京戏,受它的影响,我就想学京戏,可是没有条件学,于是学了医。学医,我觉得它能治病救人,也很好。后来,有了电影看,我一看《神女》这部电影,就一下子把我吸住了。我特别羡慕电影中的影员,个个都那么逼真可爱,于是我就报考了“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这一下我就改行了。而我的改行与那些伟人的进步思想没有关系

  • 标签: 艺术家 劳动妇女 不计报酬 书法艺术 队长 五十年代
  • 简介:北影,每一次心跳都为你!——汪洋□苏叔阳石侠第一章我就是汪洋宁静的协和医院干部病房,住进了一位大嗓门的病号,从此,改变了这里的氛围。一个银眉白发的老人,正在这里度过他八十二岁的生日。爽朗的笑声穿透沉重的房门,隐隐地在走廊里传播,一个顽强的生命战胜了...

  • 标签: 北影 刘晓庆 《红楼梦》 祥林嫂 电影创作 《祝福》
  • 简介:龙年正月初二,我和云南厂的同志从丽江返大理,住感通宾馆。感通宾馆座落在闻名遐迩的感通寺下,因故得名。宾馆新建成不久,还未正式营业,我们是前来投宿的第一批客人,又逢新春佳节,自然受到特殊关照。除房费打六折优惠外,总经理还主动提出明天指派一名宾馆小姐带我们去游感通寺。翌日,我们吃过早饭,开始登山。感通寺位于苍山圣应峰麓,始建于南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院离我们住处不很远,山势也不陡峭。石阶曲折而舒缓。时隐时现在苍松翠柏中。阳光射进来,悠闲地照在缀满绿苔的老树和山石上,幽静至极。路边,偶闻山泉淙淙,循声望去,只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惟不见泉流踪影。再往上走,水声听不到了,寺院的钟声和诵

  • 标签: 大理地区 剧本大纲 山茶花 《红楼梦》 生活真实 明末清初
  • 简介:<正>文学是人学,这是不错的。因为文学反映的和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但人有多种属性,不能单从自然性方向去理解。有些文章却离开人的社会性、侧重在生物学上去谈问题。其实这里说的人学,应该是人的命运的学问,而且主要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命运。只有这样去认识,作家才有可能把目光放到广阔的社会上,与人民大众同欢乐,共忧患;在创作时,作家才能从众多人的命运中进行概括,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的典型,使人产生共鸣,

  • 标签: 欧阳山 人的命运 作家 作品 赵树理 劳动人民
  • 简介:北影的辉煌时期——韦明同志谈抓剧本的决策□楠楠编者按1958年夏,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了十年大庆国庆献礼,并决定由周恩来、邓小平主持,组织文化部拍摄一批优秀影片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献给观众。任务下达后,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积极响应,纷纷采取...

  • 标签: 剧本 《青春之歌》 北影 电影创作 《红旗谱》 《林家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