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1992年12月下旬,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先后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批示。批示的文字虽短,内容却很重要,对当前的语言文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批示首先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体字。这里所说的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是指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前国家语委主任刘导生同志在给大会作的《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报告中,曾传达过这个方针:“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

  • 标签: 语言文字工作 国家语委 汉字简化 推广普通话 社会用字 导生
  • 简介:5月24日,陕西师范大学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举办了“中国陕西师范大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执行协议”签署仪式,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陕西师范大学首个孔子学院正式成立。签约仪式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二处处长曹叠峰主持,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王永利出席签约仪式。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党委副书记张建祥,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卢胜利,国际汉学院院长张建成,北京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宗嗣,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张凌云等出席了仪式。美方出席仪式的有亚利桑那大学第一副校长安德鲁·考莫瑞,亚利桑那大学副校长麦克·普罗科特,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伊曼·哈基姆,教育学院院长罗纳德·马克斯,孔子学院联系院长陈昭、欧阳志山,以及亚利桑那州教育厅厅长约翰·胡潘索,州教育厅副厅长鲁尔夫·罗梅罗,州教育厅办公室主任莫尔·比安奇等。

  • 标签: 高校 高等教育 华文教育 中华文化 办学水平
  • 简介:国际商务合同汉译过程中在语言层面难以回避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准确有效地转换主动与被动语态。以荚汉句式的认知对比为文章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历时表达习惯、思维方式、语篇信息提取等不同层面的多维表征,初步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 标签: 商务合同汉译 语态转换 英汉对比 认知视角
  • 简介:文章认为,“着”由动词“附著”义而虚化为动词“放在、放到”义;由动词“放在”义而虚化为存在动词“在”义,由动词“放到”义而虚化为结果动词“到”义;由“在”义存在动词而虚化为持续态助词,由“到”义结果动词而虚化为实现、完成态助词。“着”是在位于“主+动+着”、“主+动+着+宾”两种语法结构中谓语之后补语位置上,从中古前期至中古晚期完成语法化过程的。

  • 标签: 动词 语法化 时态助词 持续 实现
  • 简介:以前人的论述为基础,文章对旁指代词“它”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调查、分析、说明和论证,认为,旁指代词,“它”由名词“它”演变而至。演变上起远古,下迄周代前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名词“它”表示原始性问询内容阶段、表示原始性问候内容阶段、表示旁指性对象阶段、演变至旁指代词阶段。

  • 标签: 指代词 名词 远古 文章 过程 阶段
  • 简介: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介词“对”三个义项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指出介词“对”产生于“表对答”的动词“对”,引进“对待对象”的用法来源于引进“动作对象”的用法。文章还考察了介词“对于”和“对……来说”,认为“对于”的产生在清末,是因介词“于”“强化”而产生的,在当代汉语中已明显淡化,而“对……来说”产生最晚,因其特殊的表达功能将继续存在。

  • 标签: 语法化 对于 对(于)……来说/说来
  • 简介:《浅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关键词》一文在《应用写作))2012年第9期上发表后,引起许多同行的关注。先后收到百来位读者的来电、来函和电子邮件,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党、政机关在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配套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格式》)上存在差异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公文处理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 标签: 公文处理工作 党政机关 应用写作 电子邮件 差异问题 国家标准
  • 简介:1.1连语,或作謰语,亦作联语,即连缕不绝之语。朱星先生说:“连语意即二字相连,不可分释。”今人多谓连语即联绵字,或作连绵字。联绵者,亦言绵绵不可分也。魏建功先生《古音系研究》始改称连绵词,“以明其都具有文法上的独立成意的词类作用。”考诸历史。前人所谓“连语”、“联绵字”,其实无别。如宋·张有《复古编·联绵字》、元·曹本《续复古编·联绵》及明·方以智《通雅·謰语》、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连语》等篇,其所胪列,往往重复。

  • 标签: 语素构成 续复古编 读书杂志 王念 联语 朱星
  • 简介:连词“与其”本是一个跨层结构,后来才被重新分析为一个连词。“与其”的词汇化可分为两个过程,即“与+(其+VP)”结构由“动宾结构”发展为“介宾结构”的过程和连词“与其”从介宾结构“与+(其+VP)”中产生的过程。“与”的虚化、“其”指代功能的弱化是“与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而韵律构词的规则是“与其”词汇化的直接动因。

  • 标签: 词汇化 虚化 指代功能 韵律
  • 简介:写作学研究的重心从所谓“文本”转向“人本”之后,写作过程、写作行为、写作活动等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几个“关键词”。由于个人的理解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人们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往往不尽一致,甚至显得比较随意。下面谈谈我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

  • 标签: 写作学 写作过程 书面语言 写作活动
  • 简介:“以便”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其语义有两种:一种是表示使下文说的目的容易实现,可替换为“以便于”;另一种是单纯表示目的,不能替换为“以便于”。同时文章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便”与“以便于”、“以”用法的区别以及“以便”的语法化过程

  • 标签: 目的 连词 以便
  • 简介:“毕”“尽”等“完结”义动词发展出了“全部”“全都”或“整”“全”“所有”这两种周遍意义。出现在“S+~+VP”格式中,表达“全部”“全都”义。出现在“(s)+~+NP+VP”格式中,表达“整”“全”“所有”义,到底为何种语义取决于核心名词性成分NP自身是否内含“范围”义。“毕”“尽”等“完结”义动词发展出“全部”“全都”义,与隐喻有关;发展出“整”“全”“所有”义,与转喻有关。“整”“全”义属于“一体性周遍”,对应的意象图式为“浑然图式”;“全部”“全都”“所有”义属于“叠加性周遍”,对应的意象图式为“套件图式”。

  • 标签: 完结 周遍 范围 离散 一体性周遍 叠加性周遍
  • 简介:读者一看便知,《天官培训班》是讥讽社会上商业化的培训班的,只不过借《西游记》的套子一用。问题是用这个套子不是想钻就可以钻的,有些不可不知的规矩。

  • 标签: 故事新编 读者 培训班 规矩 商业化 社会
  • 简介:文章通过课堂教学实例,探讨过程写作法中的“分组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分组活动不仅能够减轻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活动中的焦虑心理,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够使学生开拓思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认识一个事物。“分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还指出了“分组讨论”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过程写作 分组讨论 第二语言教学 教学法
  • 简介:通过读后访谈的方式,我们对20名中级汉语学习者阅读时猜测78个词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猜词步骤和猜词依据使用率两个方面,总结了汉语为二语时猜词过程的一般步骤。我们认为,汉语阅读者的猜词过程体现其阅读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少数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还会利用多种语料“交互式”地加工。学习者的具体猜词过程没有固定顺序,存在一些个体差异。总的来说.先利用语素自下而上地猜词,再借助语境自上而下地猜词的比例较高,这说明中级学习者正处于汉语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最后本文将英、汉为二语的猜词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者的异同及其词汇特征方面的原因。

  • 标签: 汉语阅读 猜词过程 阅读模式
  • 简介:红色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色彩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经过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认知系统不断改变和完善,“红”由最初的颜色义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投射到其他语义空间的表“喜庆、吉祥、顺利、美好”等意义。本文从心理空间的角度出发,阐释“红”如何通过空间的投射和整合,形成新的语义过程

  • 标签: 心理空间理论
  • 简介:甲骨卜辞时期,个体事物主要有“数+名”、“名+数”、“名,+数十名,”三种计数方式,“名,+数+名。”是“名+数+容器量词”、“名+数+集合量词”类推的产物,拷贝型量词是个体量词的最初形式。西周以后,拷贝型量词被一般名量词替代,量词观念开始建立。量词产生后,在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数词后面添加量词成了一种规范。汉语“数+量+名”结构由不可数名词的计数结构“数+量+名”类推而来,同时也是汉语内部自我调整的产物。两种不同的语序“数+量+名”和“名+数+量”基本语义相同,均可用于计数和描写,只是表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这种区别仅仅是倾向性的。因此,“名+数+量”和“数+量+名”具有相同的话语功能。

  • 标签: “名 +数+名2” “数+量+名” 语序
  • 简介:汉字部首法经历了自《说文》根据字义而设立的文字学部首法始,到《字汇》比较成熟的检字部首法,其1500年间经历了不断累进的转变过程。通过《字通》这部书的研究,得以展现部首法转变阶段的面貌。同时指出《字通》在转变过程中的地位、贡献与问题,有助于部首检字法历史的研究。

  • 标签: 《字通》 部首法 部首检字法
  • 简介:基于纵向追踪获得的自然习得语料,本文考察了普通话儿童输出的动词重叠形式及其外部输入的情况,揭示了儿童早期习得动词重叠形式的发展进程与习得机制。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动词习得是基于规则的;同时,外部输入能为早期动词习得提供动词重叠方式等句法特征。

  • 标签: 儿童早期习得 动词重叠形式 基于规则的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