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台语的核心词“膝”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关节”、“肘”等词在印尼语、汉语、藏缅语中都能找到理想的对应。以上诸语言表示身体部位的这些名词与动词“跪”、形容词“弯”关系也很密切,其中可能存在源流关系。

  • 标签: 侗台语 词族 比较
  • 简介:除了个别语言外,台语族语音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元音长短对立。现代台语这种元音长短对立的语音特征是对原始台语的继承。通过台语诸语言之间的比较,原始台语可以构拟出长短对立的*a、*e、*i、*u、*o、*ω六个元音。

  • 标签: 侗台语 元音 长短
  • 简介:表呢称时,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解释其可能来源和形成演变机制,认为其与台语民族盛行的从孩称和强化高调有直接关联。

  • 标签: 侗语 昵称 变调 儿语 从孩称 小称
  • 简介:<正>一泰语曾经称为黔台语族。如果专指这一语族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语言来说,则称为壮语族。在国外流行的泰语族这个名称,只能包括一个语支,不能包括水语支,所以我们称为泰语族。如果把构拟的原始水语称为黔语,把构拟的原始泰壮语称为台语,那么用黔台两字作为语族的名称还是很好的。语言学家注意到在中国西南几省和东南亚几个国家,有一个在类型上和汉语非常相近的语族这件事已有几十年历史了。经过两、三代学者的研究,有哪些语言和方言应该包括

  • 标签: 侗水语支 语言学家 单元音 元音舌位 泰语 毛难语
  • 简介:南岛语系的起源以及与壮语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前人及时贤在探讨壮语和南岛语的关系方面存在理论和方法的不足。我们通过基本核心词论证壮语和南岛语存在发生学关系,通过分子人类学方法以及词源统计分析法得到树形图,并计算壮语族与南岛语系的分离年代。考古人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我们的结论提供了佐证。

  • 标签: 壮侗语 南岛语 词源统计分析法 考古人类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正>一泰语族原始共同语的声母系统中塞音、鼻音、鼻冠音(塞音前面有同部位的鼻音)以及带喉塞音的塞音、鼻音、鼻冠音,形成一个严整的系统,只就唇音和舌尖音来说就有下述十八个:pp‘b(?)mmb(?)b(?)m(?)mbtt‘d(?)nnd(?)d(?)n(?)nd其(?)(?)mbnd(?)m(?)n六个语音形式,在壮傣语支出现得不多,而在水语支中出现这些声母则是前辈学者早已有调查记录的。由于大多数语言单纯的b、d已经读为清音,

  • 标签: 声母系统 毛难语 布依语 语言材料 泰语 壮傣语支
  • 简介:语精知庄章组中古层汉借词的读音较为特殊:精组为s,知庄章组合并,读为。这与语自身音系有关,也与借源汉语有关。另外,个别语方言还有精知庄章组塞化现象和精组弱化为h的现象。

  • 标签: 侗语 精知庄章组 汉借词 塞化 弱化
  • 简介:《皇极经世·声音倡和图》中宕江摄入声配效摄,反映了当时以宋代汴洛方音为代表的通语读音的变化,这和宋元时期的韵书是一致的。这种阴入搭配关系是由韵母音近决定的,明清河南韵书和当代汴洛方言可以提供证据。而在幽燕一带的北方官话中,由于入声的喉塞尾消失得早,宕江摄入声很早就直接并入了效摄。

  • 标签: 声音倡和图 汴洛方言 中原官话 北方官话 铎药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