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游戏'推小车'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能够锻炼中小学生上肢和腰腹肌力量,是提高其身体协调平衡能力的重要手段,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游戏'推小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竞争和合作意识,形成勇敢顽强、活泼开朗的个性,团队合作的优良品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游戏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中不仅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学练的运动负荷。

  • 标签: 团队合作 优良品质
  • 简介:对中学生在5Kg、6Kg、7Kg和8Kg不同背包负重下行走时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负重下行走与自然行走步态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受试者在不同负重状态下,其步长、跨步长、步频和步速均与自然行走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随着负重的增加受试者的双足支撑相均明显增加、双足摆动相明显下降。提示即使短暂的负重时间也会对跨步周期产生明显的影响,长期负重可能对中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和良好姿势养成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中学生 自然行走 负重步行 步态分析
  • 简介:通过CNK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学生体质"为主题,检索出913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对我国学生体质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共现和时区等进行分析,揭示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嬗变,为我国学生体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结果发现:①我国学生体质研究20年来成果丰硕,经历了以"大学生体质"(1998-200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3-2008)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2009-2017)为主题的3个演进阶段。②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紧紧围绕国家政策,高等院校是学生体质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③我国学生体质关注的对象逐步从"大学生"转变为"青少年",研究热点从"学生体质"逐步转变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体质健康和体育教育是过去和今后一段时间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体质健康促进是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前沿。建议:学生体质研究应延伸到学校体育之外,加强学生生活方式和运动干预方法的研究;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制定和研究应重视从体质化到健康化的递进,加强青少年健康和健身知识教育,引入第三方督导和评价。

  • 标签: 学生体质 学校体育 热点嬗变 CITESPACE 体质健康促进
  • 简介: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家出台了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中,对测试的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和统计就上报了,很少针对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展开服务管理工作,并且也尚未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康指导意见。由此,强化体质测试后续健康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选取广州市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管理状况加以调查,并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出各大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后续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自己健康管理的认知。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测试 后续服务 管理模式
  • 简介:文章主要是从贯通教育阶段学生课程内容教法上进行剖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结论是:教学内容的实施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等来设计相应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总成绩的统计要根据学生多方面表现进行考核,教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个人的差异,从而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 标签: 贯通教育阶段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学生体育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其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因此,新时代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依然是体育教育领域的关键与根本问题。从生命周期视域探讨学生体育价值观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视野增加了研究深度,而且更为学生体育价值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厘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体育价值观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生命周期视域下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生命周期 体育价值观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体能缺陷感与运动自信的中介作用,通过改善大学生体能缺陷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运动行为,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方法:选用“缺陷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运动自信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体能缺陷感与运动自信呈显著正相关,且对运动自信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49,P<0.01);(2)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在体能缺陷感和运动自信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改善体能缺陷感是提高大学生运动自信的主要途径之一。

  • 标签: 体能缺陷感 领悟社会支持 运动自信 体育锻炼行为
  • 简介:学生体育生活化促进机制研究,是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的核心环节,是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路径的前提。社会生态模型用于影响因素研究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从个体、社会和环境3个层面构建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社会生态模型,有助于解释、分析和预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促进机制。个体层面包括大学生体育兴趣、大学生体育价值和大学生体育自我效能;社会层面包括社会支持、传统文化和媒体支持;环境层面包括气候条件、体育设施和体育政策。实证研究得出:(1)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不仅受到大学生个体因素影响,还受大学生所处环境影响;(2)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政策、社会支持和气候条件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产生直接影响;(3)其他因子分别通过大学生体育兴趣、大学生体育价值或大学生体育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产生间接影响。相关建议:(1)大学体育要融合多部门,考虑多因素;(2)大学体育要回归体育本身、身体本身和生活本身以促进大学生体育直接兴趣;(3)大学体育要贯通中小学体育、融入社会体育,以促进大学生间接体育兴趣。

  • 标签: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社会生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