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新塑料乒乓球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影响了世界乒坛竞争格局的变化。材质和大小的变化对技战术产生了直接影响,对进攻型球员不利,对防守型球员有利,并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力量、耐力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新型塑料球 乒乓球 赛璐珞乒乓球
  • 简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等速肌力测试过程中肌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征,以期探讨肌氧饱和度与局部肌肉耐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以北京国安三线10名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0次240°/s的膝关节屈伸运动方案,同时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连续监测运动中股外肌的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肌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与做功下降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肌氧饱和度 等速肌力测试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运动损伤后骨骼肌超微损伤和恢复发生的机制。主要结果:运动后大鼠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紊乱,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肌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等。这些现象随运动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运动后24h表现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恢复明显,但没有完全恢复。运动后即刻血清CK活性(2035.42±426.49)U/L与对照组血清CK活性(293.66±76.07)U/L相比,非常显著增高(P〈0.01),达到了峰值,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组血清CK活性(425.51±143.34)U/L与即刻组血清CK活性相比已显著恢复(P〈0.01)。结论:运动后24h骨骼肌的损伤程度最为严重,72h后可明显恢复;大强度运动对CK的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血清CK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的状况。

  • 标签: 运动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超微结 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