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增敏剂,使双酚A的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定量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方法。在缓冲溶液的pH=6,在波长λex/hem=240/335nm时,测定双酚A的荧光强度。检出限为10.1μg/L,线性范围为0.1—6mg/L。该检测灵敏、准确、快速简便。

  • 标签: 双酚A 食品包装材料 荧光增敏
  • 简介: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合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氢喹啉酮 推拉电子结构 红移 分子内电荷转移
  • 简介:提出了仅用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分析荧光灯电路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借助荧光灯和镇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辅以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获取各个电压相量间的相位关系,并结合电流数据实现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同时使用功率表的三表法相比误差分别为6.56%和6.48%,同时比传统的分析方法的误差显著减少,为二表测量荧光灯电路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又提供了一种可行且精度较高的方案。

  • 标签: 荧光灯电路 有功功率 功率因数
  • 简介:药物摄入人体之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研究甲磺酸酚妥拉明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代谢机制、药物的毒理机制,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磺酸酚妥拉明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 标签: 甲磺酸酚妥拉明 血红蛋白 作用机理 荧光光谱
  • 简介:文章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和温度条件下,间-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荧光猝灭讨论了不同pH条件下邻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猝灭类型,计算了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结合常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其主要结合作用力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间-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符合静态猝灭机理,二者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

  • 标签: 荧光光谱法 间-硝基苯胺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 简介:生物学科是高中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生物宏观和微观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生物的生殖、生长及生物生长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只有系统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命发生的过程和现象,为进一步学习以及深造打好基础。[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教学方法,该项教学方法主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安排任务,学生自己去思考、调查,甚至可以进行实验验证某个问题,通过任务-联系-反馈-强化,能自己去查询资料,分析问题,更多的参与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多个过程中去,彼此相互支撑,构建一个动态的教学平台。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探讨。

  • 标签: 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教学中的
  • 简介: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2+荧光探针BMPD,并利用元素分析、核磁、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探针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实验研究了探针分子BMPD对Zn^2+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探针BMPD对于Zn^2+表现明显的荧光增强效应,而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其他金属离子对此探针的荧光则没有影响,因此该探针可对Zn^2+选择性识别.

  • 标签: 合成 荧光探针 锌离子 识别
  • 简介:实验测量了在405nm的脉冲激光激发下,人体离体正常和癌变结肠组织在635nm荧光发射峰的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特性。采用双指数衰减方程对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平均荧光寿命。结果显示:人体正常和癌变结肠组织在405-635nm激发发射波长备件下的自体荧光平均寿命分别为(4.87±0.75)ns和(13.27±3.31)ns,二者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区分人体正常和癌变结肠组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3%。初步表明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有望用于诊断早期结肠癌。

  • 标签: 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结肠组织 组织诊断
  • 简介:利用简化的速率方程研究不同激发波长条件下Er^3+:PLZT陶瓷的1550nm荧光特性。分析荧光强度随激发光强度和Er^3+掺杂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ETU和ESA对1550nm荧光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Er^3+浓度增加需伴随较大的激发光强度才能得到较强的荧光强度,且上转换对1550nm荧光有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PLZT陶瓷 ER^3+掺杂 速率方程 荧光特性
  • 简介:铁载体的检测方法有通用的络天氰(CAS)检测,但未见针对荧光类铁载体的检测方法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紫外照相技术实现了对荧光铁载体进行原位检测,结果显示此方法对荧光铁载体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紫外照相 假单胞菌 荧光铁载体
  • 简介:合成了荧光黄-Co(Ⅱ)-十六醇体系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用DSC、IR光谱对该体系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金属离子用量及熔剂化合物对热色性的影响.

  • 标签: 荧光黄 十六醇 Co(Ⅱ) 复配物 热色性
  • 简介: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转移消失蛋白 INVERSE Bin-amphiphysin-Rvs 绿色荧光蛋白 基重组因 表达
  • 简介:以PMMA作为基质材料,以Coumarin6作为荧光物质,采用掺杂方式制备出平面荧光太阳能聚光器。制备得到的Coumarin6平面荧光太阳能聚光器的几何尺寸分别为50mm×50mm×5mm与100mm×100mm×5mm,将太阳能电池粘贴于聚光器的输出端,通过测试聚光器对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测定Coumarin6平面荧光太阳能聚光器的聚光特性。而为了研究掺杂浓度对聚光器聚光特性的影响,制备了7种不同浓度的Coumarin6平面荧光太阳能聚光器,并分别测试了其聚光特性,得出最优化的掺杂浓度。

  • 标签: Coumarin6 光伏聚光 平面荧光太阳能聚光器 光电转换效率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制订实施高科技发展计划,随之以开发高科技和建立高科技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悄然兴起,迅猛疑展。与产业革命发展进程紧密结合的现代生物技术以龙头的势态,率先为人类创业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帚。生物的影响已经涉及医药,农药、食品、冶金、电子、轻化工生产工艺等各领域。

  • 标签: 科技发展计划 生物科学 生命 高科技产业 源头 主干
  • 简介:《慈善》是一部以“发展慈善事业”为立法目的的促进性法律。它采用了“大慈善”概念,涵盖较广义的慈善事业领域,涉及公募资格、多元捐赠、慈善信托、公开透明、政府促进等方面内容,并表现出较高的立法规格和参与力度。但是由于税法和慈善立法之间的不对接,《慈善》中的核心概念“慈善组织”缺乏实质性法律内涵,其促进性意图可能面临空置或“鸡肋”选择的尴尬境地。使《慈善》成为撬动慈善事业的杠杆,有待税法对慈善组织“免税”内涵的有效跟进,后者又有赖对公益慈善认知的深化及立法体系自身的制度协调。

  • 标签: 慈善法 效果预估 慈善组织 免税组织 慈善事业
  • 简介:十六大报告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法治始终与小康社会同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应当注入法治意识、维权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与同行,是适应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同行 必然选择 经济 十六大报告 维权意识
  • 简介:五五摊销作为对存货价值进行摊销的一种方法,曾一度在我国会计实务上广为应用。而新会计制度对此似乎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笔者认为五五摊销有其应有的利用价值,理论和实践上有必要作明确的探讨,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简化的五五摊销的构想,以提高五五摊销的可操作性。

  • 标签: 五五摊销法 存货价值 会计实务 会计制度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