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教育哲学是认识与研究教育学的基础,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是论证教育学是一门严格的科学的重要渠道,具有哲学性、教育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等特性。基于教育存在论的教育哲学不再仅仅是使教育科学化的学科,更是从教育形而上学的高度为教育科学保驾护航。充分挖掘教育哲学的内涵,并通过教育哲学的特性深度理解教育存在的意义,不仅能使教育哲学的价值全面而深刻的体现,而且为教育哲学走向教育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教育哲学 教育存在 哲学性 教育性
  • 简介:现代派诗歌打破古典美学“美与和谐”原则,将丑这一概念引入诗歌创作中,拓宽了诗歌创作维度.艾略特作为现代派大家,在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展现出特有的审丑观,该审丑观表现于审丑对象、审丑情感和审丑准则三个层面上.并借由审丑观把创作深层理念埋藏在诗作中,体现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性的诉求及对现代派创作的早期探索.诗作的审丑观也直接作用于艾略特的早期诗学观,使其早期风格游走于古典主义与先锋派之间,形成了古典主义与先锋派杂糅的早期诗风.这种早期尝试与探索为艾略特现代派诗风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艾略特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审丑观 诗学观
  • 简介:时空体是巴赫金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理想方式,它不单是一个文学概念,在历史的脉络中,时空体承载着巴赫金对人的精神的探索,潜藏着巴赫金对于个体生命的哲学思考。道德哲学被巴赫金称为"第一哲学",是一种把存在作为唯一的事件,将人作为唯一的研究中心且重视个体精神成长和道德个性彰显的哲学。于时空体与道德哲学的交汇中渗透着巴赫金整体性的世界观、参与性的思维方式和对积极对话的生命活力的探索。

  • 标签: 时空体 第一哲学 道德 巴赫金
  • 简介:在当代视域中重新研究《资本论》,应当打破学科壁垒,开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视野,重新彰显《资本论》原著本身的有机总体性。《资本论》及手稿不只是经济学著作,更是“哲学”著作;不仅有经济学线索,还有其独特的哲学线索即资本逻辑及其自我扬弃。在《资本论》对社会总体的再现中,资本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呈现为主体性范畴,而资本逻辑则表现为“主体性逻辑”。具体来看,资本逻辑表现为扩大再生产的动态结构与总体化进程,蕴含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全面发展生产力与限制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孕育着从无限扩张到自我克服的演化趋势。

  • 标签: 马克思 《资本论》哲学思想 资本逻辑 资本主体性
  • 简介:自《资本论》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形成了诸多解释构架。或者把《资本论》看做经济学著作,或者将之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运用与证明,或者从劳动辩证法出发,对之进行主体性的解释。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内在关系视角来重新解读《资本论》,可以看出《资本论》体现了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哲学思路,这既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运用,也不是劳动辩证法所能涵盖的内容,更不是结构主义所理解的多元决定论。《资本论》虽然是一种带有“理想型”的理论构架,但它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抽象,在理论抽象的背后,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批判理解。

  • 标签: 生产逻辑 资本逻辑 历史性 结构化
  • 简介:“立德树人”具有承古继今的丰富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教育规律的精辟概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的培育,形成了“忠孝仁义”等德育内容,并将“德”看成是人才必备的素养。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继承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中心内容、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引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德育思想。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我们应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其深刻的意义。

  • 标签: 立德树人 思想内涵 传统文化 当代文化 实践
  • 简介:艾丽丝·默多克的第四部小说《钟》通过文学的方式阐释了作家关于“形而上”与“经验主义”兼而并蓄的道德哲学。小说里,介于茵堡修道院与世俗伦敦生活之间的茵堡农庄实验式生活是默多克对调和两种道德观念进行的尝试。在小说人物塑造上,对“习俗型”和“神经质型”人物的批判,对在“责任”与“精神转变”之间进行勇敢尝试的人物的刻画,体现出默多克试图在“形而上”与“经验主义”道德理念之间进行平衡的努力。

  • 标签: 艾丽丝·默多克 《钟》 道德哲学
  • 简介:本真的师生交往能为改善师生关系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哲学诠释学已成为当前指导师生交往的重要理论依据,为构建理解与对话的师生观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解是诠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是师生交往中意义创生的过程。成见是师生相互理解的前提,理解是师生视域融合的过程,对话是师生双方实现视域融合的方式。

  • 标签: 师生交往 理解 成见 视域融合 对话
  • 简介:通过资中筠先生翻译的《哲学的慰藉》中的地道翻译原则与策略,分析地道翻译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资中筠先生翻译遵循的原则及风格进行尝试性分析和构建,以研究女性译者在文化关注及社会忧虑中所作出的翻译活动及其重要意义。

  • 标签: 资中筠 《哲学的慰藉》 地道翻译
  • 简介:在理论体系中,技术游离于教育哲学的边缘,但在教育实际中,教育与技术比以往任何时代的融合更为全面、深入。以教育哲学为分析视角,探索“互联网+”技术生态给教育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并从三个分析维度:教育发展史、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分析了教育与技术的融合问题(why、how、what)及融合过程中体现出的教育哲学素养。教育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近似天然的融合,在坚持学习先于技术的原则下,利用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哲学素养和技术素养,追求教育的真谛——好的教育。

  • 标签: “互联网+”生态 教育哲学 教育与技术
  • 简介:哲学研究从认识论向语言哲学的转向,构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法理学思考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在这种理论思潮的背景下,法理学巨匠H.L.A.哈特成功地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引入到法理学,促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法理学的“语用学转向”。哈特的方法论特色是中国法理学最为宝贵的资源,同时法理学语言学视域的开启对中国法理学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语言游戏 哈特法理学 语用学转向 借鉴意义
  • 简介: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 标签: 主体间性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