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国大规模统一考试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大规模统一考试中的安全问题。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大规模统一考试的安全控制,需要思维方式的转换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监管走向治理。

  • 标签: 大规模 考试 安全 治理
  • 简介:本文分析了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以及普及面对面口语测试所面临的问题,通过燕山大学近千名学生成功进行数字化口语考试的实例研究,探讨了推广普及大规模数字化口语测试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大学英语 口语能力 普及 大规模数字化 口语测试
  • 简介:监考信息电子化的主要作用是从根本上解决身份识别验证方法单一、防范考试作弊手段滞后、考务数据链路不通等问题。信息化监考系统的设计应围绕考前、考中和考后构思,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硬件应考虑设计一款提供多种身份验证手段和数据交互接口的集成式便携设备,软件可以设计为包括身份验证、活体指纹采集比对、照片人脸比对识别和考试进程记录监管共4部分功能模块的信息化监考系统。

  • 标签: 考试管理 考试安全 考试信息化
  • 简介:本研究收集评分员对130篇大学专业英语八级考试(TEM-8)作文的评分数据,采用多面Rasch模型分析法以及有声思维法收集证据对TEM-8作文评分标准进行了多维度效度验证。结果表明,评分标准大体上能够反映写作理论构念,评分尺度划分较为合理;大部分评分员能够有效使用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可信度较高。

  • 标签: 多面RASCH模型 有声思维法 评分标准 效度验证
  • 简介:本文分析了托福等五个考试的梗概写作题型的指导语,发现写作目的、词数限制、简要评分标准和答题过程说明是该任务指导语的必备要素。语言限制、发表个人看法与否和时间限制出现较多。最后,作者指出了这些发现对于设计梗概写作的任务指导语的启示。

  • 标签: 梗概写作 指导语 环境
  • 简介:通过复杂情境或情境化试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业已经成为当前核心素养研究的共识。本研究以PISA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4个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为研究对象,基于情境类型学构建分析框架,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3个方面对各评估项目的试题情境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项目在题目设置形式、开放性、涉及的学科领域、数学计算、作业类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点,但在情境范围、情境主题、考查的知识类型、情境的图形呈现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 标签: 大规模学业评估 科学学业评估 试题情境 核心素养
  • 简介:地理实践力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要有效实施,教师是指导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要做到"四多",多一点勇敢气,多一点坚持,多一点评价,多一点反思,会更有利于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实施。

  • 标签: “四多”教师 高中地理 实践力
  • 简介: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学生家庭有很多特困户,并且以留守儿童居多,还有部分学生在单亲家庭长大;特殊的成长环境,再加上家庭教育缺失,对孩子的心灵与成长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且表现在心理情绪、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在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意义,关注不同学生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实情,有针对性地采取家长家庭教育素质提升策略,有的放矢落实帮扶措施,家校联手做好学生教育,促进智育与德育同步发展。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家庭教育 家长素质
  • 简介: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心理的正常发展,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影响他们成年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此,迁入地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都要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有效应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甚至提高他们成年后融入安置城市社区的能力,真正转型成为“新市民”。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心理健康 教育 对策
  • 简介: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培养习惯、树立价值观念的黄金期,他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扶持,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最佳心态投入学习活动。如同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那么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如何把握学生的行为特征,如何因地制宜采取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这些都是当下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行为习惯 矫正策略
  • 简介:摘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给予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极大支持,学生进入新学校,也将迎来全新的学习环境,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尽量适应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改善学习成效。不可否认,易地扶贫搬迁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业成绩并不理想,本文正是理性分析学业成绩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提升对策,有的放矢优化课程设计,期望能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数学教育改革,让小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打好基础。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学业成绩 教学现状 改革对策
  • 简介:摘要: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是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进入新学校之后,开始新生活、面临新环境,但是却暴露了诸多不良习惯,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在学前教育欠佳的情况下,小学阶段成为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此时形成的思想、行动与方法,对他们今后学习与成长影响深远。笔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家庭、个体、学校与教师四个方面剖析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因素,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探索矫正不良习惯的有效策略。期望本文能抛砖引玉,为优化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教育工作有所借鉴。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不良习惯 矫正策略
  • 简介:摘要:在我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的根本要求,让贫困户获得更好的扶持,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条件,从根源改变贫困面貌,走向致富之路。然而,我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的学生均来自偏远贫穷的山区小学,他们接受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多生活在留守家庭,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与监管,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这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的一大“痛点”,尽快采取措施矫正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不良习惯,意义重大且非常迫切。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 不良习惯 积极意义 矫正对策
  • 简介:摘要: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提出极高要求,显然这些都是农村孩子的弱项。在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落后,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数学教育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如何适应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教育实情,创设适合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标签: 易地扶贫搬迁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对策
  • 简介:摘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在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教育工作中,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作用,三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缺一不可。其中,家庭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主阵地,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作用。本文立足学校、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发展背景,探讨其在转变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提出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与努力,携手推动家庭教育发展。

  • 标签: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区教育 易地扶贫搬迁
  • 简介:摘要 :著名的语言家吕叔湘曾讲到“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属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同学们领悟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首要方式之一。而在课上语文知识讲授情况的好坏关系到同学们对这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关系到同学们学习成效的好坏。本篇文章将简要分析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在教育改革影响下语文教学课程应该做出的改变。

  • 标签: 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 教学革新
  • 简介:河北省自学考试近两年来发展较快,开考专业越来越全,报考人数稳中有升,社会助学、考务管理、教学媒体建设得到加强,在2001年实现报考人次和科次增长10%的基础上,2002年1月份报考人数30.17万,科次54.51万;4月份报考人数45.06万,科次103.91万;7月份报考人数27.93万,科次55.23万;10月份报考人数46.60万,科次101.13万,全年总计报考人次149.77万,科次314.78万,比2001年增长17.4%,创历史最高水平。可以说,河北省的自学考试工作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河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为河北省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 标签: 保质增效 增效河北省 抓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