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就当代中国而言,“教育是什么”关乎的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指向的是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由于对教育内涵和本质的理解不同,目前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亦面临不同的取向,有注重教育育人功能的,也有把教育与促进经济、增强国力捆绑在一起的。在一个讲求实利、崇尚效率的社会,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并期待教育能够为社会解决各种难题。

  • 标签: 教育内涵 中国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应答 当代中国 学术问题
  • 简介:中国英语是一种不规范、畸形的语言,任其发展不仅会影响到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有可能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导致学习者兴趣丧失。因此,寻找解决之法势在必行。补缺假说从语境的角度重新阐述了外语学习者出现母语干扰的原因,为我们规避中国英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标签: 中国式英语 补缺假说 语境创设
  • 简介:回顾中国教育技术现代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邓小平同志作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高瞻远瞩,极其重视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肯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为我国教育技术现代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持续推进我国教育技术现代的事业作出努力。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 教育技术 现代化 广播电视教育
  • 简介:中国教育早期现代起步时,形成了五种不同路径的教育活动。其中,固有教育构成教育变革的基本背景;作为异质教育,教会教育被强行契入中国;为应对列强军事、经济侵略,出现企业教育;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模仿西方的学校教育并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五种形态的教育活动各有特点,并有着不同的演变轨迹。

  • 标签: 中国教育 早期现代化 起步 多轨路径
  • 简介:论教育现代□黄利群“八五”末期,一些经济发达,完成“普九”任务并不断巩固提高其成果的地区,提出了“启动教育现代工程”的口号并付诸实施,这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征兆。由此构成了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完成‘普九’——实施素质教育——向教育现代迈进”...

  • 标签: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工程 学校管理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社会发展 人的现代化
  • 作者: 桂石见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5-15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
  • 机构:摘要: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建国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目标设计、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这些思考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其间所形成的一些重要思想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不乏启示作用。
  • 简介:于述胜、王俊明在《教育学报》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中国大陆教育史学界,以田正平教授为首的浙江大学教育史研究团队,是以中国教育现代史研究而著称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考察为中心》,作为该团队持续不断之学术努力新成果。

  • 标签: 中国教育 早期现代化 现代化史 反思 《教育学报》 2010年
  • 简介:本世纪50年代末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数学教育现代运动(又称。“新数学”)蓬勃兴起,声势浩大,席卷全球,但仅仅历经10余年时间,就在一片抨击声中宣告失败。对如此大起大落的教育改革运动,“恢复基础”的参与者们是这样评价的:“新数学”使学校成了实验的展示场,“教育工作者仅仅为了变化而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变化,新数学、新教科书对教

  • 标签: 数学教育改革 现代化运动 新数学 教学方法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