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的'春暖2007'大型电视公益活动虽然已经过去近3年,但由于其史无前例的规模,极具特色的创新性,良好的社会效益,无疑是对电视公益活动一次有突破意义的尝试,并对其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和长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此次活动浅窥电视媒介公益活动的一些发展特点。

  • 标签: 公益活动 电视媒介 央视
  • 简介:大型电视采访活动作为一种多人参与的电视媒体协调活动,有别于日常新闻节目,能够更有效地配合党政机关和企业的大型宣传需要,更有效地引起大众关注和共鸣。由于大型采访活动同时具备采访和宣传功能,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也可以为活动举办方和参加者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电视媒体的主要营销手段之一。

  • 标签: 采访活动 地方电视台 电视媒体 协调活动 电视采访 新闻节目
  • 简介:领导活动报道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刻板形象,拉近与百姓距离成为近年来各级电视台努力改进报道形式的方向。目前电视媒体中领导报道方式还存在哪些问题,领导活动报道如何更生动更贴近生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 标签: 电视新闻 领导活动 报道方式
  • 简介: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是媒体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经济举措·本文针对电视媒体活动营销,以中国电视媒体营销活动为例,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借鉴信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传媒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电视媒体特有的传播运营方式,进行供给需求分析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力图阐释其内涵的经济原理,厘清其经济关系,探索其渊源、本质和内在规律,为电视媒体活动营销及相应节目策划制作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 标签: 电视活动营销 经济分析
  • 简介:随着电视节目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很多电视台通过对一些比较大型活动的策划来对自身的节目和品牌进行塑造和传播,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这种提高收视率的方法已经被各大电视节目和电视台广泛且频繁地应用了。大型活动的策划在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电视节目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电视节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电视节目在对活动进行相关策划的时候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和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开始提倡对电视节目活动策划的创新,能够稳固抓住创新的机会,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有效地促进电视节目活动策划水平的提升,也是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对电视节目中大型活动策划的类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以我国电视节目大型活动的策划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的原则,对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大型活动策划 电视节目 收视率 提升 研究与分析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到新媒体的涌入,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部手机瞬间就能知晓天下事,智能设备无处不在,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力和本行业生存发展的空间,新闻策划和活动策划任重道远,已成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提高节目竞争力并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必要手段。许多通过精心第划的节目和活动,以其独特视角、深层创意、效益显著而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客户的信赖,取得了报道上的竞争优势和较理想的双嬴效果。

  • 标签: 广播电视 新闻策划 活动策划 作用 效果 创新理念
  • 简介:创办于1978年的《丹东广播电视报》。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由家庭生啬报向生活服务报转型.突出主流媒体的公益性。“温暖2014”系列公益吾动之“新年礼物:爱心棉衣”活动一经发起.社会各界反响强烈,100多名农民工子女和留守过温暖;与企业联合开展“粮油直销惠民行动”。优惠折扣大,送米面油进户,百姓从中受益金额超过30万元。

  • 标签: 《丹东广播电视报》 公益活动 为民服务 品牌 农民工子女 主流媒体
  • 简介:<正>我在上一篇有关电视文化的论文中,把当前电视界的热门话题“电视文化”作了这样一种解说,即电视文化是指“电视介入社会生活后,在电视社会成员中形成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并非下定义)这个解说的关键点,也即隐含的前提在于,把电视的出现和存在,与当代人类内外行为规则的变化放在一起进行考察。以这样的视角进行考察,电视就既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定发展阶段上科技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成为改变人类自身的一种驱动力。正如把资本主义的形成归结到古登堡发明印刷术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发展,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会逐渐形成另一种政治,另一种教育、另一种文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样的视角进行考察,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就具有了文化哲学的意味,具有了真正丰

  • 标签: 电视文化 行为规则 电视手段 电视节目 社会成员 当代人
  • 简介:电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化进程,它使得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梦想成为可能。一个小小的屏幕就像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使人们的视觉、听觉极大地延伸,古时传说的“千里眼”“顺风耳”在今天成为现实。其益处自不在话下,但与此同时,这把双刃剑也使得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空前疏远,电视暴力文化垃圾等诸多问题开始困扰人们的生活。

  • 标签: 麦克卢汉 电视文化 地球村 人际交往 延伸 现代社会
  • 简介:电视购物作为一种类型广告具有纯粹的商业谋利诉求,它却在形态及内容两个层面进行有意的混同与嫁接并以此来扰乱观众的认知区隔与收视体验。本文以批判的姿态认为,节目与广告的越界混淆、身份冲突下的粗鄙诉求、商品拜物引发信任追问正是电视购物的三大病灶,也是广电部门对其频繁出手的原因所在。

  • 标签: 电视购物 形态批判 内容批判 伦理批判
  • 简介:“本土化”是广东电视媒体与境外媒体竞争的秘诀。而境外电视媒体大举进入,加强对广东“本土化、区域性、接近性”新闻的渗透,广东电视新闻的“本土化”优势将面临新的挑战.

  • 标签: 电视新闻 本土化 境外电视媒体 香港 媒体竞争 广东
  • 简介:电视问政》作为武汉市每年治庸问责下的“电视公考”,贴近民意,问责政府,为政府、民众搭建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节目利用自身的权威媒体的地位及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在促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公民政治参与上做出了贡献。本文着重分析了《电视问政》在舆论监督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今后节目发展的思考。

  • 标签: 电视问政 舆论监督 治庸问责
  • 简介:电视评论的出现并不是现在的事情,本台评论早已有之,这种纯粹文字论述的形式,是否有悖于电视画面表达的常态,却值得探讨。

  • 标签: 电视评论 新意 短评 电视画面
  • 简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也是制作电视节目的基础。没有正确、深入的采访,就不可能有准确、鲜明、生动的报道。电视新闻与专题报道是在新闻学的基础上吸收电影摄影、广播、报纸及文学艺术等方面营养,借鉴大众传播学某些成果发展形成的一种电视文化载体、具有声像并茂、视听兼备的特性,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闻传播工具。因此,要求电视记者在熟悉和掌握新闻采访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电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使采访取得预期效果。电视采访的主要特点电视新闻和专题报道是由画面、音响、文字解说构成的,是通过摄影或录象手段,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

  • 标签: 电视采访 电视新闻 大众传播学 电视文化 传播工具 电影摄影
  • 简介:城乡流动过程是一种不断融合与调试的过程,在电视消费世界中农民工群体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思想、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人际交往模式,以及社会心理结构,寻求乡村集体经验与电视世界之间的对接,寻求在独立意识中不断复苏的个人权利意识与城市生活经验之间的对接。他们在消费突围中修正乡土社会中的集体记忆,建构在城乡社会关系中的集体经验,重塑集体记忆,从而在实现代际更替的同时完成个人在城市社会的选择,并以新的集体经验的积淀为前提,呈现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另一种社会化过程。

  • 标签: 集体记忆 代际更替 农民工 电视经验
  • 简介:一、贵州卫视收视情况1.全天时段频道整体下滑,收视起伏较大据CSM全国71城网数据,2015年贵州卫视全天时段收视较2014年呈下降态势,收视千人减少42.5千人,排位也由15位降至第18位。

  • 标签: 贵州卫视 广播电视台 综述 CSM 时段
  • 简介:2015年江苏广电总台(集团)成功卫冕江苏省、南京市双网“第一集团”;江苏卫视份额下滑。居省级卫视晚间第三。索福瑞南京市网,晚间5小时集团收视率、份额分别为14.47%、46.08%;同比2014年的16.49%、42.79%,收视率降幅12.25%,份额增幅7.69%。

  • 标签: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江苏卫视 省级卫视 南京市 收视率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