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国立法上关于保险合同成立方式与时间的规定提法不一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与方式问题,是保险立法中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解决保险纠纷首先必须判定合同是否已经成立。但在我国的保险立法过程中,对于上述问题的规定却有各种不同的提法,彼此抵

  • 标签: 保险合同 合同的成立 保险公司 保险人 成立时间 保险立法
  • 简介:[案情介绍]1996年4月中旬,某机电厂与保险公司商定为其全厂200名职工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为5000元,保险费率按2‰计算,共计2000元,保险期限自1996年5月1门至1997年4月30门。机电厂于1996年4月25日填写投保单及被保险人名单送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审核后同意承保,并提出,机电厂交付保费后,才能出具保险单。同时,双方又约定,保险公司5月1日前将保险单送到机电厂,取回转帐支票。4月28日,保险公司派人把保险单送到机电厂,恰逢机电厂财会人员请假,未能取回转帐支票,机电厂答应于5月1日前派人把转帐支票送交保险公司。1996年5月2门,机电厂职工甲在骑自行车上班的路上被汽车撞成重伤,以抢救无效死亡。5月4日,机电厂派人将2000元转帐支票送到保险公司,并提出,该厂职工甲于5月2日因交通事故死亡,因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属于保险责任,要求保险公司按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款规定给付保险金5000元。

  • 标签: 人身保险合同 保险责任 保险公司 起始时间 投保人 合同成立
  • 简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导致保险纠纷的发生。保险公司应如何面对败诉,找到败诉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改善经营管理,遵循保险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使保险经营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保险行业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 标签: 保险公司 经营管理 败诉 应当 保险纠纷 法律法规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这意味着,保险行业社团组织的功能定位将更加清晰,政策空间将更为广阔,未来发展将更具活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致力创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保险社团作为市场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在未来的发展中,组织建设要有新思路,组织机制要有新模式,组织功能要有新突破。

  • 标签: 社团组织 创新研究 保险行业 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行政职能
  • 简介:中国加入WTO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国力最弱的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保持高度垄断的金融业,我国现有金融结构的缺陷严重制约了金融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如何在大开国门之前,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使得我们的金融业脱胎换骨,像国内其他行业一样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经济和金融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

  • 标签: 中国 金融结构 结构调整 金融功能
  • 简介:本文对山东省文登市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沉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分析。认为个人账户除负担个人医疗费用外。还有激励参保、纵向积累、均衡利益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并为充分发挥个人账户功能提出多种建议。如用于为家属购买医疗保险、用于疾病预防、储蓄等。

  • 标签: 职工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 再认 医疗费用 疾病预防 文登市
  • 简介:保险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功能的发挥还不尽完善,目前主要存在理论研究缺失、社会认识不足、对保险业的就业认识不够、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有关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应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入手,明确政府各行为主体在发挥保险劳动关系管理功能中的责任。通过建立多元的营销模式以发挥保险在诚信基础上服务和谐社会的管理功能

  • 标签: 保险劳动关系管理 社会管理 营销模式
  • 简介: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之间存在生产技术异质性,采用共同前沿函数和非径向DEA方法构建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框架,对2006~2013年我国31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效率损失原因并揭示效率改善的潜力来源。研究发现:共同前沿下的经营效率水平,低于组别前沿下的情况,但显示了最佳技术条件下财险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最大改善潜力;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总体经营效率较高,中资公司效率高于外资公司,表明外资公司存在更大的效率改善空间;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是导致经营效率损失的两大来源,其中外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主要由技术无效造成,中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的原因则具有多样性;前者效率改善的篡略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后者应根据效率损失来源的关键方面提出有针对的设计策略。

  • 标签: 经营效率 潜力来源 技术异质性 共同前沿 组别前沿
  • 简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晚,机制还不健全,尚存在微观上保障不足,宏观上覆盖面窄、不利于其天然双向调节经济波动功能的有效发挥等问题,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本文研究认为:应深刻总结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在不超越发展阶段、充分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一方面,失业保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高覆盖面,特别是失业风险较高的农民工,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应提高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在应对经济波动方面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其宏观上调节需求、平滑波动的功能,随着参保率的提高,基金规模的加大,这方面的空间也将随之拓展。

  • 标签: 失业保险 微观保障 有效需求管理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