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有显著的双向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乘数效应更为明显,表明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作用重大。(2)分区域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的互动关系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与制造业就业之间互动良好,中游和下游其协同促进关系并未完全形成。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 简介: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参与要素,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社会环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衡量不同区域的创新环境,首先,本文从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投融资环境及政府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中国30个省域在2011-2015年间的区域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其次,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省域创新环境的差异性原因,本文分别测度了各省域在五个二级指标层下的评价值。结果表明不同省域创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创新环境呈现不同层次的提升。另外,研究发现经济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环境、人文环境和投融资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影响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区域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 简介:利用2003-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错配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效率低下的中西部地区倾向于通过更高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比弥补效率低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而金融错配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错配对科研投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中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促进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制度,降低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使企业之间承担相对公平的资金成本,最终使中东西部地区均衡快速发展。

  • 标签: 金融错配 技术进步 区域差异
  • 简介:政府采购规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对省级政府采购规模进行研究分析,为讨论我国政府采购问题提供又一视角和途径。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01-2012年政府采购规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影响政府采购规模的因素。结果表明,各省政府采购规模主要受该省经济发达程度、人口规模、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经济发达程度及人口规模与政府采购规模呈正相关,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与政府采购规模呈负相关。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与最优采购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我国应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 标签: 政府采购规模 面板数据 经验分析 实证研究 省级 区域间
  • 简介:构建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供给需求理论,应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剖析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要素。研究结果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在各分位点上的系数都显著为正,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各分位点上大体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而人均GDP则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总人口在0.25和0.5这两个分位点上对商品住宅的平均销售价格是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相反地,商品住宅投资完成额在0.25和0.5这两个分位点上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单位面积房屋竣工造价在0.75和0.9这样的高分位点上是不显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是最大的,而其对高房价的影响又比低房价更大,这也说明了在我国高房价的城市对于购买者的收入要求较高。

  • 标签: 住宅价格 面板数据 分位数回归 供给需求理论
  • 简介:利用2005-2012年我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开放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选取外贸开放、外资开放、外经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四个指标衡量29省市对外开放程度,并划分为高开放区、中开放区和低开放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有利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外经开放,其次是外资开放、外贸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对外开放水平在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上具有明显地区差异性;外经开放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空间很大,外贸开放、外资开放和入境旅游开放对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出现区域性饱和。

  • 标签: 能源消耗强度 对外开放 差异性
  • 简介:本文利用2007-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用收入和支出两个指标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分权度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没有明显的影响,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财政分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支出分权在东部地区的正效应大于西部,收入分权只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明显的负效应,而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财政分权 教育支出 收入分权度 支出分权度
  • 简介:基于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提出三种衍生模型:单一目标收益模型、多目标收益模型和基于成本单一目标收益模型.给出了利用MATLAB求解的具体方法,采用“光大保德信均衡竞选股票基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基准模型和基金的实际投资绩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衍生模型对于提高收益、降低风险是有效的、可行的,对于资产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跟踪误差 投资组合 鲁棒优化 基金市场
  • 简介:采用1990—2014年跨国面板数据,以人均GDP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少儿抚养负担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少儿抚养比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低收入国家的少儿抚养比对劳动参与率有促进作用;中高收入国家的少儿抚养比对劳动参与率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启示有三点:其一,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应制定差异化的人口政策,以应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少儿抚养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少儿照料及成长后的抚养成本问题;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劳动力数量依赖下的“人口红利”增长模式,增加资本、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 标签: 少儿抚养比 劳动参与率 面板门槛模型
  • 简介: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与我国地方政府规模正相关。我国非标准的财政分权、“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在我国的不适用以及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官员考核体系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标签: 财政分权 政府规模 面板数据
  • 简介: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其影响金融主体发展的基本路径.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金融主体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法律诚信环境、政府行为与经济基础而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2005-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区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对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主体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三大构成要素均与区域金融主体发展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三大构成要素中政府行为要素对于区域金融主体发展的刺激效用最大。法律诚信环境次之,最后为经济基础。未来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将有助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尤其是通过法律制度和非制度性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在规范金融市场、助力金融主体效率提升上具有直接的正向刺激效用;同时应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本区域与外部的交流,营造更为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

  • 标签: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主体发展 法律环境 政府行为 经济基础
  • 简介:文章采用改进后的微观收支差异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1998-2013年隐性收入占GDP的比重平均在15.55%~24.66%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维克尔曲线”所描述的税收负担与隐性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新的修正,提出了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的假说,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税收负担与隐性收入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同时,还发现政府管制、自我就业率与隐性收入正相关,而地区人均GDP、居民统计收入、城镇化率与隐性收入负相关;最后,提出了稳定税收负担、适度政府管制、控制隐性收入规模过度扩张的政策建议。

  • 标签: 隐性收入 税收负担 倒U型关系 微观收支差异法
  • 简介:本文就经济管理中,多种因素的优化问题,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动态管理数学模型试做探讨。目的在于根据模型的特殊结构,利用对偶线性规划的理论和其它技巧,简化求解过程,这对于模型的普及应用,以及线性规划的推广是有益的。

  • 标签: 线性规划 对偶规划
  • 简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城镇化战略推进的必要条件,金融发展通过提供融资等途径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规模的增长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具有积极作用,但长期却因为金融资源对实体投资的替代效应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影响,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具有正面的作用,但短期却因为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增加而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 标签: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系统GMM估计
  • 简介:基于2008—2016年山东省17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两化融合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两化融合水平对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和地理联动效应对区域创新存在两化融合水平的双重门槛,且当城市的两化融合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时,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和地理空间联动效应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程度;当城市的两化融合水平超过了第二门槛值时,二者所产生的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程度会有所削弱。因此,为了有效利用两化融合渠道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发展,政府应从推动地方信息网络产业的纵深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专项资助、加强全面信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和共享力度等视角出发。

  • 标签: 两化融合水平 门槛效应模型 区域创新 地理空间联动效应
  • 简介:改变以往定性分析的研究方式,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Logit模型引入税务人员满意度评价,希望能对今后税务系统工作的综合评价、内部管理及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满意度评价 因子分析 LOGIT模型
  • 简介: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供应链内制造商除了全国性广告的投入外,还会对零售商地方性广告进行分担,这种分担模式成为合作广告。基于合作广告,探索把产品定价纳入到研究范畴,通过构建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对比两个博弈模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标签: 供应链 合作广告 同时行动博弈 领导者-跟随者博弈
  • 简介:在税收领域,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税收预测,对于税收计划编制和税收任务的完成,有很突出的指导和决策作用。本文就几种预测的数学模型与简单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税收预测 判断预测法 延伸预测法 数学模型
  • 简介:拥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员工,是人力资本时代酒店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通过文献研究、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编制了调查问卷并对五家星级酒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构建了酒店行业员工职业能力模型,具体包含:工作情感、自我发展能力、服务技能、个性特征、工作态度共五个维度20项职业能力,并探讨了职业能力模型在酒店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应用,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 标签: 酒店员工 职业能力 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