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彝族自命为虎族,强悍、武勇、善斗是该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彝族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集力量、智慧和技巧于一身的彝族摔跤活动,更是集中地体现了彝族崇尚武勇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品质,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而在彝族社会得到广泛、持续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彝族 摔跤 社会文化价值 特点
  • 简介:对一个经营者来说,资金物资贫乏并不可怕,因为钱可生钱,物资可以制造;时间贫困最可悲,因为时间不能贮存,不可再生,时间一去不复返。然而,金钱难买的宝贵光阴,却被一些经营者当成最不值钱的东西。笔者最近跑了一些企业,发现其中不少经营者存在时间贫困问题。无休止的泡茶闲聊,无头绪的大小会议,无规律的琐碎事务,无限制地频繁应酬,

  • 标签: 经营者 资本经营 汽车制造企业 世界500家大企业 贫困问题 石化企业
  • 简介:形式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客观现象或客观现象本质属性的基本思维形式.概念的认识价值在于,能在对象中找到本质的、一般的东西.毫无疑问,科学的贫困概念则是反映贫困现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因此,研究贫困问题,必须首先把握贫困概念的科学涵义.

  • 标签: 概念经典 理论探讨 经典释义
  • 简介:贫困是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尽管如此,收入贫困仍是现代贫困最重要的概念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今国际社会对贫困的基本分析和评价,一般是从"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这两个基本范畴出发的.对收入贫困的评价,主要有两个主体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主要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如人均国民收入;另一个是微观层面,主要指社会成员或家庭的收入,如居民收入、家庭收入.本文着重对居民收入贫困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一些介绍和分析.

  • 标签: 收入贫困 测量贫困 理论探讨
  • 简介:一、相对性:贫困概念的本质属性相对性是贫困概念的最本质属性之一.对于这一命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证实:

  • 标签: 理论探讨 相对性贫困 贫困理论
  • 简介:本刊第七期刊发的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一些著名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如果对此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 标签: 三维要素 概念三维 理论探讨
  • 简介:贫困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贫困问题的重重压力。剖析中国贫困的成因,其中,西部的落后应该说是最要害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西部。因此,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一条关键思路是如何尽快抓好西部的开发与脱贫工作,在加快东部发展的同时,使东西部发展协调起来。中央适时作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是英明之举。

  • 标签: 西部地区 反贫困 西部开发
  • 简介:随着市场环境、信息技术及企业组织的变迁,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本文在分析环境、组织变化的情况下,对现行财务理论研究,从五大方面阐述其不足,并继后提出财务理论研究的方向。

  • 标签: 财务理论 机制 财务战略
  • 简介:时至今日,广东山区相对贫困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山区还有3000多万相对弱势的群体。扶贫是广东的当务之急,山区不富,全省难富,更谈不上全省的现代化,也谈不上解决和落实公共利益的大课题。中央明确指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重要理论依据。只有合理提供公共利益,解决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才能实现山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共同富裕,才能使广东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 标签: 广东山区 扶贫 公共利益
  • 简介:<正>楚雄彝族自治州电力工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辖12个生产经营单位,固定资产总值7889.6万元。有大海波、花桥、石九龙甸,大响水5个水力发电站,总产量为20036千瓦,年发电量7000多万瓦。楚雄和武定两个供电所,有2座110变电站和13座35千伏变电站,15台主总容量为110960千伏安;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876公里辐射州内9个担负着南华、姚安、双柏,武定县及楚雄市部份地区的供电,年供电量2.3小时。

  • 标签: 楚雄彝族自治州 电力工业 年发电量 变压器油 楚雄市 调节水库
  • 简介:摘要:自先秦时期以来,彝族法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地焕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与令人瞩目的时代价值。选择彝族法文化进行探索,原因之一是其具有悠久渊深的历史文化背景;除此之外,便是对国家远边少数民族之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理价值。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彝族 习惯法 现代价值
  • 简介:本文给出了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评估我国农村贫困的方法,并使用国际上应用广泛的几种贫困指数,对我国农村贫困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说明。在绝对贫困线之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目前大约为25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大约为3.1%,如果使用所选择的相对贫困线,则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都显著增加。同时在所考虑的几种贫困线之下,所有贫困指数都趋于上升。这说明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持续朝严重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 标签: 农村贫困 贫困指数 收入分配 贫困评估
  • 简介: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对城镇贫困的影响。农业科研投资和产出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种关系进一步影响到食品价格、城镇工资和城镇贫困发生率。

  • 标签: 农业科研 城镇 贫困 时间序列数据 科研投资 模型分析
  • 简介:与其他农村人口相比,农村贫困人口在产权交易方面存在两大劣势:一是占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增值能力低,这导致贫困人口缺乏用于交换的产权,而地处偏远又增加了贫困人口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二是人力资本产权的单一性。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使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的单一性。两大劣势的共同结果必然是生产投入的低产出,并最终积累为贫困。但是,民族贫困地区资源的异质性,为民族地区开展区域交易,形成自生发展能力提供了潜在可能。因此,反贫困政策至少应该指向提高贫困人口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增值能力、改变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结构的单一性、以及在保持资源异质性的前提下,推动地区之间的交易。此外,降低贫困人口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也是必要而有效的反贫困措施。

  • 标签: 产权分析 农村贫困 生产资料 人力资本 异质性资源
  • 简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城市贫困问题也日趋严峻。城市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转型及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阶段性问题导致城市贫困,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本身存在不完备性和滞后性;城市贫困人群的工作技能无法满足处于转型期的各个行业;因企业不景气导致的城市贫困。鉴于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该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经济转型 城市贫困 社会保障 公平
  • 简介:一、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1.缺乏说。Townsend(1979)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神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贫困”。Oppenheim(1993)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的匮乏,它意味着任食物、饱暖衣符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世界银行(1980)认为:“当某些人或某些家庭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社会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

  • 标签: 贫困 述评 类型 社会活动 生活条件 世界银行
  • 简介:本文力图用崭新的视角,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反贫困体系。对农业反贫困问题进行详实而具体的解构与阐释。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农业反贫困理论建构作具体的分析,考察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业反贫困问题分析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特色贫困理论 发展 制度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