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行政诉讼案件中具体行政行为只有达到证据确凿方能维持。行政复议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在认定事实方面必须达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因此,行政诉讼、行政复议都是采取证据确凿为标准之一,否则,被决定(判决)撤销、变更或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做出行政处罚时,应收集哪些证据才能达到“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 标签: 行政处罚案 行为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收集 具体行政行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简介:对高校读者在图书馆的违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进行探讨,通过对高校读者是否进行处罚及其产生的问题加以分析,达到提高高校读者的道德素养水准及做文明读者的最终目的。

  • 标签: 图书馆 处罚 读者 责任
  • 简介:经销无证产品要受处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财政部正式制定查处无证产品实施细则。细则主要包括: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审核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统一登报,并公布、发证,自发证结束之日起,企业未取得许可证的产品,均属无证产品。取得生产许...

  • 标签: 无证产品 生产许可证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取得许可证 产品包装 工业产品
  • 简介:人无完人,总会有疏忽过失之处。企业员工如果在工作中出现疏漏,给企业酿成损失,是应该对其进行处罚的。但在处罚员工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责任制度,特别是要讲究处理策略,才能避免矛盾的激化,使企业的损失减至最低。

  • 标签: 企业员工 处罚 两难 疏忽过失 责任制度 损失
  • 简介:在环境信息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已经被查出违法违规的企业一般会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一是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挽回企业形象,二是披露较少的环境信息以免再次受到处罚。但究竟会采用哪种披露行为在现有文献中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选取2005—2006年和2009—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政策变更为研究背景,检验不同行业、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违法违规被查处后环境信息披露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政策变更之前,违法违规的国有非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增加,而国有重污染企业则会减少,该作用在监管距离较近时更加显著。

  • 标签: 国有企业 违法违规行为 环境信息披露 政策变更
  • 简介:随着蓝鸟.阳光,天籁.颐选,骐达这些品牌逐渐家喻户晓东风日产的名字渐渐已经人所皆知.了解多一些的人或许还知道东风日产的中方前身——风神公司但对于“云豹汽车”这个名字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 标签: 收购 东风日产 风神公司 中方 品牌
  • 简介:法学意义上的税收是一种金钱给付关系,关于税收的法律关系性质有权力关系说和债务关系说两种观点,不同观点之下对于税务行政处罚的法理有不同分析。笔者赞同债务关系说下的税收法律关系,即国家和纳税人之间是一种公法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税务行政处罚是国家对纳税人不按时履行税收合约的一种惩罚。

  • 标签: 税务行政处罚 法理 权力关系说 债务关系说
  • 简介:按日连续处罚,过去习惯称之为按日处罚,或按日计罚。按日连续处罚作为完整表述,强调既按日,又连续。一、直接目的是什么?按日连续处罚直接针对的情形是什么?不是违法排污,而是拒不改正。或者说,处罚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环境执法的震慑力、权威性,从而引导和督促排污者及时改正违法行为。新环保法关于按日连续处罚的规定,跟修法期间媒体期待的不太一样。按照直观理解,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应该从违法第一天开始,就连续计罚。而新环保法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是有前置条件的。

  • 标签: 直观理解 震慑力 前置条件 排放污染物 罚款数额 违法成本
  • 简介:2006年8月21日,上海电气(HK2727)交出了一份堪称出色的中期业绩:营业额同比增长29.58%至211.95亿元,净利润达11.73亿元,增速为42%.但这一业绩并不能吸引外界更多的关注,同一天上海电气宣布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成明、执行董事韩国璋及非执行董事张荣坤辞去相关职务,这一事件才是焦点所在。

  • 标签: 电气 上海 非执行董事 中期业绩 首席执行官 同比增长
  • 简介:摘要: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关键少数”治理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宏观环境,研究企业高管违规处罚背景下企业绩效变化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否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高管违规处罚会显著降低企业的绩效表现。(2)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有效缓解高管违规处罚对于企业业绩的不利影响。

  • 标签: 高管违规处罚 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 简介:摘要:非法行医行政处罚并不是非法行医的处罚目的,而是为了能够让违法者充分的清楚其实际的违法行为所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以及最终危害的后果,以此来彻底的改正其存在的违法行为,避免违法行为在后续变成刑事犯罪,也展现出了法律的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对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案件移交工作的体会进行探讨。

  • 标签: 非法行医 案件 行刑衔接
  • 简介:摘要:在治理和法治管理的新时代,烟草业部门和执法人员必须坚持两项基本原则,即依法管理、提高行政处罚记录的质量、减少执法风险和支持烟草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烟草行政处罚卷宗制作问题与对策探究。

  • 标签: 烟草行政处罚 卷宗制作 对策
  • 简介:2009年1月,最丧气的开局当数上海汽车,四年前作为当年出海第一步的双龙并购,如今变成了跳海之举。

  • 标签: 双龙 上海汽车 并购案 出海
  • 简介:摘要:本人从社会审计发生的审计舞弊入手,认真思考国企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生失职渎职行为的原因,最后从权责制衡的角度辨析防范失职渎职行为发生的对策、办法及途径。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刘栓霞受虐杀夫,指出正当防卫的某些要件存在法律价值上的缺失,正遭受着受虐杀夫的挑战。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对因受虐而杀夫的妇女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以促进我国司法对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女性权利的保护。

  • 标签: 受虐妇女 正当防卫 家庭暴力
  • 简介:2001年9月,在银广夏股票复牌后的5个交易日里、全国就有9位投资者的账户上出现股票被盗卖后再被盗买入银广夏的现象、被盗买入的银广夏股票高达83300股,占这5天银广夏股票总成交量的33.96%,累计损失126.56万元。

  • 标签: 证券市场 银广夏股票盗卖案 典型意义
  • 简介:摘要:成立于1983年的世界通信公司(简称世通公司)是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在1983至2001年期间,世通公司一共完成了65项重大并购,堪称典型的商业成功案例。但随着公司业绩下滑,利润无法达到投资者预期。为了使公司看起来依旧具有投资价值,公司决定以非法的会计手段欺骗投资者,通过调整其他科目来上调利润。最终,世通公司无法再通过会计手段弥补财务漏洞,并在2002年宣布破产。世通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虽然并不复杂,但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价值,也同样对公司经营以及会计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会计手段,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