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雷诺现象(RP)是大多数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首发症状,贯穿疾病始终,严重者可出现指端溃疡、肢体坏疽、指骨吸收等,影响其生活质量。除了常规治疗,临床护理工作对预后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临床观察、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输液相关护理指导等。本文拟总结SSc患者RP的护理经验,为RP患者提供临床指导。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病 雷诺现象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大量流动人口,产生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国外没有基于户籍制度的流动儿童这一概念,但存在移民儿童、难民儿童等具有流动因素的儿童,流动儿童的健康受到生活和/或学习环境以及饮食、监护、卫生保健条件等因素影响。现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可见,流动儿童的总体健康状况低于非流动儿童,在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疾病发生、营养摄入、身高生长、卫生保健服务等各方面均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国内已在心理关怀、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

  • 标签: 流动人口 流动儿童 健康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果糖饮食对SD大鼠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diet,ND)组和果糖(high fat and high fructose diet,HFHFD)组,干预48周后处死大鼠,取血、肝脏和脑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与免疫衰老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和脑组织中衰老相关基因p16、p21和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48周处理后,2组大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有统计学差异。HFHFD组大鼠血清TG、TC、LDL-C较ND组显著升高(P<0.05),HDL-C较ND组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D组相比,HFHFD组IL-2水平显著下降,IL-6和AGEs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D组相比,HFHFD组肝和脑组织中p16和p21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p53和p2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长期果糖饮食会加速大鼠的衰老进程,其机制可能通过损伤其免疫系统和影响肝脑组织中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高脂高果糖饮食 衰老 p16 p21 p53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CI:1.29~1.65)和1.33倍(95%CI:1.18~1.50)。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饮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且可调控因素之一。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饮食均可能导致肥胖,两者的不同类型在肥胖形成中影响更显著。然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谁发挥主要作用目前存在争议,总热量摄入过多仍为肥胖主导因素。明确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肥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限制两者供能比对逆转肥胖的效果,将为预防和管理肥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高脂饮食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肥胖
  • 简介:摘要新生儿早期处于胎儿循环到成人循环的过渡时期,伴复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危重症可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现介绍评估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参数、监测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常用方法及常见新生儿危重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 标签: 婴儿,新生 心排血量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健康女性15名,通过下肢静脉彩超检测受试者在平卧位,床尾斜坡位抬高15°、30°、45°,床尾四边形体位抬高15°、30°、45°,床头抬高30°、45°、60°,4类(10种)不同的体位下股总静脉血流速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体位下不同角度时股总静脉血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斜坡位45°>斜坡位30°>斜坡位15°=四边形体位30°>四边形体位15°=四边形体位45°>平卧位>床头30°>床头45°=床头60°。结论在本研究所设定的体位中,斜坡位床尾抬高45°能最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四边形体位床尾抬高时不利于下肢远端静脉血液的回流,床头抬高会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 标签: 下肢 静脉 体位 血流动力学 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湖北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量仍在增加。国内外多个团队对疫情发展进行了模型预测,但结论并不统一。因此,开展本次疫情的预测模型研究、评估COVID-19的基本再生(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对于评估病毒的传播能力以及一系列控制措施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从湖北省2020年1月17日到2月8日期间每天报告的确诊病例数等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增长方法(exponential growth,EG)、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序贯贝叶斯方法(sequential Bayesian method,SB)和时间相关基本再生(time dependent reproduction numbers,TD)估计R0值。结果由观测病例数和4种方法预测的病例数的拟合情况可知,EG方法拟合效果最优。EG方法估计COVID-19湖北省R0的值为3.49(95%CI:3.42~3.58)。采取封城控制手段期间,EG方法估算R0值为2.95(95%CI:2.86~3.03)。结论在传染病流行初期,适合采用EG方法估算R0。同时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COVID-19的传播速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本再生数 传播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后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流动力学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细菌菌落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每月采集一次两家三甲医院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分别接种胰化蛋白胨葡萄糖(TGEA)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TSA)培养基、R2A琼脂(R2A)培养基,置于20℃和35℃分别培养3、5和7 d,统计细菌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结果培养时间、培养基种类对透析液细菌菌落有显著影响(P<0.05),培养温度对透析液细菌菌落无显著影响(P>0.05),培养时间、培养基、培养温度对透析用水细菌菌落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透析液的最优培养条件是R2A培养基置于20℃培养7 d,透析用水的最优培养条件是TGEA培养基置于20℃培养7 d,TGEA培养基与R2A培养基之间无显著差异。考虑实验的实操性,建议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培养条件统一为R2A培养基置于20℃培养7 d。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细菌菌落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 211例(2 86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眼压的原因。结果术后眼压127眼(4.44%);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发生率为1.74%(32/1836),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发生率为10.00%(11/110),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生率为11.92%(62/520),外伤性白内障发生率为7.93%(10/126)。眼压发生原因:黏弹剂残留42眼(33.07%),炎症反应39眼(30.71%),后囊破裂、皮质残留15眼(11.81%),玻璃体脱出10眼(7.87%),前房积血5眼(3.94%),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眼(3.15%),人工晶状体嵌顿、移位、脱位3眼(2.36%),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3眼(2.3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1.57%),囊袋阻滞综合征1眼(0.79%),其它原因3眼(2.36%)。根据术后眼压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结论黏弹剂残留和炎症反应是引起超声乳化术后眼压的主要原因。合并有糖尿病、陈旧性葡萄膜炎及眼外伤患者比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眼压。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高眼压 术后
  • 简介:摘要脑白质信号是指在脑室旁或皮质下区的脑白质斑点或斑片状影像学表现,与认知损害和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对脑白质信号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价量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白质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致病性拷贝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pCNV)所导致的基因组病,是出生缺陷的一类重要遗传学病因。目前用于检测CNV的技术主要包括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以及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拷贝变异测序。近年来,CNV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这类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制订了将CNV检测应用于产前诊断的指南,内容主要包括开展CNV分析进行产前诊断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检测及咨询流程、检测技术流程等,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测序 产前诊断 应用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安全管理对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月入院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11月入院的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进食环境管理、口腔护理等常规进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摄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使用食物流动测试方法指导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发生刺激性呛咳情况和胃管留置天数,采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进食感受VAS主观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喉癌患者刺激性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FOIS、V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管理能够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精准的进食指导,可以提高进食的安全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 标签: 喉肿瘤 吞咽 摄食管理 食物流动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欲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湖北省数据,了解15~49周岁有配偶且已育一孩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0.10%的流动人口明确计划生育二孩。性别、年龄、户口性质、教育水平、就业身份、一孩性别、家庭平均月总收入、医疗保险、本次流动原因、流动累计时间、于流入地长期居住意愿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结论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偏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宣传,降低二孩生育抚养的经济压力,完善抚育二孩相关资源设施,以提高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

  • 标签: “全面二孩”政策 流动人口 二孩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多分类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被定义为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发病率很高。近年来,既往人们将"特发性咳嗽"或不明原因的咳嗽称为"咳嗽敏综合征",常因低水平的热、机械或化学接触等引起,研究表明异常的神经生理活动可能是该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本文就咳嗽敏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咳嗽 超敏反应
  • 简介: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日益活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与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不同,该细菌多造成免疫功能健全宿主的感染,以肝脓肿最为常见,常伴有多器官系统的共感染或血流感染,导致发生严重致残、致死事件。本文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起源、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之一,传统的氧疗方式在改善患者氧合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近年来,经鼻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HFNC)作为氧疗界的后起之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高速的氧气流减少口鼻咽部解剖死腔、降低CO2重复吸入、产生呼气末正压、增加呼气末肺容积等生理学效应,使其成为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理想选择。文章就近年来HFNC在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高碳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成年人群中缺失牙的数量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关联。方法对26 983名来源于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TCLSIH研究)的成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缺失牙(第三磨牙除外),分为0、1~、3~和≥6颗4组。NAFLD的诊断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ALT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年人中缺失牙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患病人数为7 270人,至少有1颗牙缺失的人数为9 667人。经调整混杂因素后,根据缺失牙从少到多(0、1~、3~和≥6颗)各组中,人群NAFLD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男性1.00、1.04(0.93~1.15)、1.08(0.93~1.26)和1.38(1.09~1.76)(趋势检验P=0.030);女性1.00、0.96(0.82~1.12)、1.11(0.91~1.35)和1.22(0.90~1.64)(趋势检验P=0.450)。结论男性缺失牙的数目≥6颗与NAFLD的患病率相关,女性中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缺失牙 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