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越来越多见,严重影响着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冲动特质、疼痛加工、奖赏环路、内源性阿片系统等在其生物基础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梳理上述4个方面与NSSI有关的研究证据和神经机制,初步阐述NSSI可能的关键生物基础。

  • 标签: 冲动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疼痛加工 奖赏环路 内源性阿片系统
  • 简介:摘要近年来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在青少年中大量涌现,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重复的NSSI被认为是一种成瘾行为,与物质成瘾有很多相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如与多巴胺奖赏系统、内源性阿片类系统密切相关等。本文旨在对国内外NSSI行为成瘾特征的概况、机制、评估与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行为,成瘾 危险性评估 非自杀性自伤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在青少年群体间逐年上升,且危害性极大,部分青少年反复自伤,对其身心健康不利。该行为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病情迁延,治疗具有困难性。国内对NSSI的健康管理起步尚晚,目前尚无统一指南或结论,对青少年群体的干预也鲜有所见。从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来看,心理干预可能是该行为的有效治疗方式,改变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进行自身约束及学校和社会层面的综合性管理可能是该行为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心理干预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青少年中高发且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经常会隐瞒NSSI。自我表露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有关信息向他人传递的行为,个体表露自己实施NSSI可能为获得支持和帮助提供重要机会。本文对青少年NSSI自我表露率、自我表露对象、促进或阻碍自我表露的因素、自我表露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自杀 自我伤害行为 青少年 自我表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童年创伤对青少年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根据DSM-5评估有无NSSI,将患者分为伴NSSI组(n=24)和不伴NSSI组(n=36)。所有入组对象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评估童年虐待和忽视经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症状,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童年创伤对NSSI的独立风险。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NSSI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24例(40.0%)存在NSSI行为,40例(66.7%)经历过童年创伤。与不伴NSSI组相比,伴NSSI组在情绪虐待 [(10.3±3.8)分与(15.3±5.5)分,t=4.15,P<0.01]、情绪忽视方面[(13.5±5.4)分与(17.0±5.2)分,t=2.5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虐待是NSSI的独立风险因素(OR=1.22,95%CI 1.0%~1.5%,P=0.01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伴NSSI的患者童年创伤与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NSSI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其早期的童年创伤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青少年 应激障碍,创伤性 自我伤害行为
  • 简介:摘要自伤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多见。相关研究表明,自伤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当前关于自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诊断缺乏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且至今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靶点。既往研究认为自伤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HPA)轴、β-内啡肽、阿片类及其他激素有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thyroid,HPT)轴与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HPG)轴是连接神经与激素的内分泌系统,研究发现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如重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自伤人群表现出了HPT轴、HPG轴多种激素的异常。目前关于自伤与HPT轴、HPG轴的研究数量尚少,即使是针对同类激素的不同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且有部分研究涉及到了自杀企图甚至行为。有研究证实了自伤与自杀有关,拓展了探索自伤与激素相关性的可能性。本研究将综述自伤与激素水平改变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自伤 激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能力特征,分析NSSI行为和心理理论能力之间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有NSSI行为风险的患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0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首次入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54例,通过DSM-5将其分为伴NSSI组(n=31)和不伴NSSI组(n=23)。所有入组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焦虑、抑郁症状;采用暗示任务(hinting task)、Yoni心理理论任务、眼区测验(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RMET)评估心理理论受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理论能力对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的影响。结果伴NSSI组患者在HAMA-14[(21.48±4.92)分,(16.35±5.61)分]、HAMD-17[(25.61±4.08)分,(21.43±4.64)分]分值均高于不伴NS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51,均P<0.05)。伴NSSI组患者在暗示任务[(16.10±2.84)分,(18.17±1.15)分]、RMET任务[(21.61±2.58)分,(23.61±3.07)分]、Yoni二阶认知测试[(18.90±3.70)分,(20.96±2.72)分]、Yoni二阶情感测试[(28.84±3.93)分,(31.04±3.04)分]分值低于不伴NSSI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2.59,-2.27,-2.24,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β=-0.306,OR=0.736,95%CI = 0.552~0.982,P=0.037)、认知成分(推理成分)(β=-0.485,OR= 0.616,95%CI =0.396~0.957,P=0.031)均与首次住院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NSSI行为有关。结论心理理论能力情感成分(解码成分)和认知成分(推理成分)受损程度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童年创伤、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ious,NSSI)行为的关系以及其对抑郁症青少年患者NSSI行为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纳入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263例(伴NSSI组)和不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49例(不伴NSSI组)作为测试数据集(测试集);同时纳入伴NSSI抑郁症患者99例和不伴NSSI抑郁症患者62例作为验证数据集(验证集)。比较测试集2组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社会同伴排斥量表(Social Peer Rejection,SPR)评分;在测试集采用二元Logistic分层回归分析NSSI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判断诊断模型。在验证集应用诊断模型使用ROC曲线计算实际预测效果。结果伴NSSI组CDI、CTQ、SPR总分及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t=-10.04、-9.11、-5.30,均P<0.001)。CDI中低自尊因子分(OR=1.12,P=0.002)、CTQ中情感忽视因子分(OR=1.08,P=0.037)、SPR中侮辱因子分(OR=1.10,P=0.050)和躯体攻击因子分(OR=0.89,P=0.049)与NSSI行为显著相关,诊断模型良好(ROC曲线下面积=0.84,P<0.001)。在验证集模型具有显著预测效果(ROC曲线下面积=0.85,P<0.001)。结论童年情感忽视、被同伴侮辱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NSSI的影响因素,童年创伤与同伴排斥对诊断和预测青少年抑郁症NSSI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抑郁症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童年创伤 同伴排斥 临床预测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故意损伤自己身体组织,且不被社会所接纳、认可的行为。对NSSI的评估主要有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两种,近年来内隐测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内隐联想测验(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k,IAT)作为一种测量个体内隐认知中对客体的相对态度的工具,且能防止意识的干扰,不失为一种评估NSSI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介绍内隐态度相关背景基础上,分别从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两个方面总结了内隐态度区分和预测NSSI的研究进展。首先,与无NSSI史的群体相比,NSSI群体对NSSI有更为认同的内隐态度,并且其与NSSI的频率、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其次,与其他已知的传统预测因素相比,内隐态度能否更好地预测个体以后的NSSI行为,存在较大争论;最后,目前关于NSSI群体对NSSI的内隐态度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多,初步结果表明突显网络的激活、部分脑区(例如背侧纹状体)灰质体积的减少可能与NSSI群体的内隐态度有关。综上所述,测量NSSI的内隐态度利于筛选、预测有NSSI风险的人群,在个体虚假报告或自我觉察能力低时尤为有效。此外,本文也提出几点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思考。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内隐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指无自杀意图而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组织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儿童逐渐成为NSSI行为的高危人群,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现对儿童NSSI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行为特征、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早期发现儿童NSSI行为,做到早识别、早治疗,预防反复NSSI的发生。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行为特征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多见于青少年人群,是未来发生自杀行为的最强预测因子之一。目前非自杀性自伤机制不清,诊断和治疗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记,是临床诊疗亟需解决问题。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探究非自杀性自杀影像学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对非自杀性自伤的磁共振影像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评价。研究发现不伴其他精神障碍的非自杀性自伤人群表现出眶额、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腹外侧前额叶、杏仁核、扣带回、缘上回、杏仁核、海马、脑岛、胼胝体、丘脑、壳核、背侧纹状体、楔前叶和右侧颞叶异常,这些区域是情绪处理、决策、认知和运动相关的核心脑区。存在其他精神障碍(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障碍)的非自杀性自伤人群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表现不全相同的损害模式,表现出特定情绪网络、决策、社会认知、运动相关脑区的异常。本文结果可为以后研究非自杀性自伤磁共振影像学机制提供帮助。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结构 功能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手机成瘾、抑郁和自伤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福建某两所高中707名学生,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问卷(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SAS)、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ASH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并用Mplus 8.3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以及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高中生自伤的发生率为33.38%,手机成瘾得分为(106.01±27.18)分,抑郁得分为5.00(1.00,9.00)分,自伤得分为0(0,3.00)分。手机成瘾与抑郁、自伤呈正相关(r=0.33,0.16;均P<0.01),抑郁与自伤呈正相关(r=0.52,P<0.01)。抑郁在手机成瘾和自伤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0.16,95%CI=0.12~0.21)。结论手机成瘾可以通过抑郁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伤行为

  • 标签: 手机成瘾 抑郁 自伤 中介作用 高中生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青少年抑郁症中尤其常见,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系统性评价青少年抑郁症的非自杀性自伤研究现状,旨在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及预防严重的自杀行为提供依据。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汇总数据,选择相互独立且与欧洲血统人群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精神分裂症GWAS数据包括76 7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3 649名对照者。自杀或故意自残的GWAS数据包括1 058例自杀或故意自残患者和307 942名对照者。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及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以比值比作为评价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探讨。Cochran Q检验评估各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之间的异质性。使用孟德尔随机多态性残差和离群值(Mendelian randomization,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检测SNP异常值。MR-Egger截距测试检验SNP的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检验MR研究是否受单个SNP的影响。结果IVW显示,精神分裂症可增加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OR=1.297,95%CI=1.154~1.457,P<0.001),且在加权中位数法中被证实(OR=1.232,95%CI=1.038~1.461,P=0.017)。反之,自杀或故意自残与精神分裂症无关(OR=0.969,95%CI=0.927~1.012,P=0.157),同样被加权中位数法证实。Cochran Q检验、MR-PRESSO检测和MR-Egger截距测试显示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证实,没有单个SNP对整体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杀 自残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推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的依恋模式和述情障碍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存在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及其母亲作为研究组,以53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青少年及其母亲作为对照组,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ECR)、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进行测评。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母亲在依恋回避[(3.7±0.6)分,(3.0±0.6)分]、依恋焦虑[(4.0±0.7)分,(3.1±0.9)分]、情感辨别不能[(2.9±0.7)分,(2.3±0.7)分]、情感描述不能[(3.0±0.6)分,(2.4±0.5)分]、述情障碍总分[(57.2±8.3)分,(49.5±9.5)分]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5.79,4.01,5.50,4.56,均P<0.05);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母亲依恋焦虑、依恋回避、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呈正相关(r=0.487,0.532,0.401,0.360,0.4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存在不安全依恋(B=2.57,OR=3.07,95%CI=1.01~169.54,P=0.024)、高述情障碍(B=1.95,OR=2.14,95%CI=1.29~3.58,P=0.003),青少年出现非自杀性自伤风险较大。结论母亲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和高述情障碍可能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依恋 述情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抑郁在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BSI-CV)对397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处理和分析均采用SPSS 23.0,用相关分析、Bootstrap分析法等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非自杀性自伤评分为(29.192±11.281)分,反刍思维评分为(65.036±12.284)分,抑郁评分为(75.770±11.278)分,自杀意念评分为(40.681±11.626)分。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403,P<0.01),与反刍思维、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332、0.470,均P< 0.01);反刍思维与抑郁、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549、0.181,均P<0.01);抑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13,P<0.01)。非自杀性自伤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值为0.341(95%CI=0.238~0.444),非自杀性自伤通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自杀意念,抑郁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57(95%CI=0.077~0.114),反刍思维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6(95%CI=0.004~0.057)。结论非自杀性自伤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杀意念。

  • 标签: 抑郁 非自杀性自伤 反刍思维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行动:2030"是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工作,其中行为危险因素控制与不良行为方式改变与行为医学的工作密不可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吸烟、不健康饮食习惯、缺少运动。"行为决定健康"是行为医学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以贯之的宣传、普及和实践的主题,具体实施的内容可围绕睡眠、运动与体质量控制、烟草与有害饮酒控制、饮食均衡与情绪调节等几方面的行为干预和教育,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预期寿命作出行为医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 标签: 行为 健康 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Thomas Rouyard及其同事讨论关于以促进策略替代助推策略,制订提高健康素养的非强制性干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以及拒绝敏感性和经验性回避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拒绝敏感性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2nd edition,AAQ-Ⅱ)和渥太华自伤量表(Ottwa self-injury inventory,OSI)对1 1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和Mplus 8.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儿童期创伤[(34.64±8.25)分]、拒绝敏感性[(58.02±9.54)分]、经验性回避[(23.90±7.96)分]和非自杀性自伤[0(0,1)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3~0.532,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经验性回避在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5(95%CI=0.013~0.084),拒绝敏感性和经验性回避在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7(95%CI=0.005~0.035)。结论儿童期创伤能直接预测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还能通过经验性回避的部分中介作用与拒绝敏感性、经验性回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

  • 标签: 儿童期创伤 非自杀性自伤 拒绝敏感性 经验性回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湖北3个省份的11个城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109所幼儿园全部的27 987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 200份。通过问卷调查父母及儿童人口社会学特征、视屏时间和户外活动情况、饮食行为、睡眠时间及情绪与行为问题等信息,并对学龄前儿童的多种健康危害行为和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判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 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5%(2 587例)、 9.5%(2 590例)、18.2%(4 958例)、24.5%(6 670例)、11.2%(3 058例)、10.2%(2 770例)。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的低、中、高分组3组所占比例分别为30.6%(8 316名)、60.9%(16 568名)和8.5%(2 316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得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多种健康危害行为累加得分较低分组相比,中、高分组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异常、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均较高(P值均<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健康危害行为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健康行为 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