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类别规范化培训医师(简称规培医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4月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某大学17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全体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类别和培训专业的规培医师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3 531份,规培医师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绪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评分依次为(10.24±6.82)分、(5.60±4.84)分、(13.36±8.12)分,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53.2%(1 878/3 531)。以住院医师为参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倦怠风险较高(OR=1.40,95%CI:1.14~1.71);工作量越大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越高(OR=1.26,95%CI:1.19~1.34);受疫情影响程度越大越容易引发职业倦怠(OR=1.24,95%CI:1.14~1.3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别规培医师职业倦怠存在差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全科、妇产科等规培医师职业倦怠风险较高。培训管理部门应提高关注度,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多种途径减缓规培医师职业倦怠。

  • 标签: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护士对不同类别的规范化培训人员(以下简称住培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的评价,为实现培训质量同质化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培训基地96名主班护士通过"数字住培"APP对329名不同类型的住培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评价。结果反映住培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3项指标"尊重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并富有同情心""愿意倾听并能通俗易懂回答患者问题""着装整洁,符合职业身份"获评"优秀"的比例分别为79.2%(889/1 122)、78.0%(875/1 122)、83.9%(941/1 122);反映其与护士沟通合作能力的5项指标"对护理团队成员礼貌尊重,能够有效地交流沟通""医嘱及其他医疗文书清晰明了""在需要时总能找到,对护士报告的患者情况及时回应""需要时能及时寻求上级医生和同事帮助""能够及时告知护士关于患者的治疗和出院计划"获评"优秀"的比例分别为78.2%(877/1 122)、71.7%(804/1 122)、73.9%(829/1 122)、77.9%(874/1 122)、71.7%(805/1 122)。委托培训住院医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院住院医师等4类不同类别的住培人员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百分制得分分别为(94.0±10.3)分、(94.2±10.4)分、(94.2±10.2)分、(94.8±10.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别住培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整体较好,不同类别住培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合作能力具有同质性。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护士 职业道德 沟通合作能力 同质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女性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并分析各类别在文化程度、不孕类型等人口学和疾病相关变量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400例不孕女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进行评估,对其心理弹性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人口学和疾病相关特征。结果不孕女性的心理弹性可以分为“低弹性组”(记为C1组),“高弹性组”(记为C2组)和“中等弹性-低力量组”(记为C3组)三个类别,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1.8%(87/400)、37.5%(150/400)和40.7%(163/4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1组与C2组在结婚年限、不孕类型和有无恐惧或无助感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3.0年”比“≥7.0年”,P=0.019;P=0.045;P=0.015);C1组与C3组在结婚年限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0年”比“≥7.0年”,P=0.039;“3.0~4.9年”比“≥7.0年”,P=0.024);C2组与C3组在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或中专”比“本科及以上”,P=0.003;“大专”比“本科及以上”,P=0.030)。结论不孕女性的心理弹性状况具有明显的亚类特征,不同弹性类别的不孕女性在文化程度、结婚年限、不孕类型和有无恐惧或无助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应及时关注文化程度低、结婚时间较短、原发性不孕、经历过强烈恐惧或无助感的不孕女性,采用合理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弹性。

  • 标签: 不孕症 心理弹性 潜在类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症状类别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上的差异。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179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腹膜透析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P<0.05),根据每个类别的条件概率,分别命名为"症状低发组"(111例占62.0%)、"高心理-中躯体症状组"(22例占12.3%)、"症状高发组"(46例占25.7%)。不同潜在类别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在工作状况(OR值为0.029,P<0.01)、教育程度(OR值为152.799,P<0.01)、透析龄(OR值为81.307,P<0.05)、糖尿病肾病(OR值为80.619,P<0.01)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OR值为91.188,P<0.01)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3个潜在症状类别。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学历、透析早期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回归工作岗位;同时,应定期评估糖尿病肾病及高合并症指数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负担,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 标签: 中青年 腹膜透析 症状 潜在类别分析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症状类别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上的差异。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就诊的179例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腹膜透析症状困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类别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患者按照症状特征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P<0.05),根据每个类别的条件概率,分别命名为"症状低发组"(111例占62.0%)、"高心理-中躯体症状组"(22例占12.3%)、"症状高发组"(46例占25.7%)。不同潜在类别的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在工作状况(OR值为0.029,P<0.01)、教育程度(OR值为152.799,P<0.01)、透析龄(OR值为81.307,P<0.05)、糖尿病肾病(OR值为80.619,P<0.01)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OR值为91.188,P<0.01)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3个潜在症状类别。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学历、透析早期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回归工作岗位;同时,应定期评估糖尿病肾病及高合并症指数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负担,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 标签: 中青年 腹膜透析 症状 潜在类别分析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压力差异比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连医科大学5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心理弹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低坚韧组(32.7%)、一般弹性组(32.1%)、坚韧-自强组(3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符合自身兴趣的学生在一般弹性组(OR=3.796)和坚韧-乐观组(OR=7.556)所占比例较大。不同潜在类别间心理压力得分差异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生心理弹性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中专业与自身兴趣是否相符的医学生有着不同分布。研究者们和教师应多关注于低坚韧组和专业与自身兴趣不相符的学生,通过恰当的干预方法,培养专业兴趣和认同感,改善其心理压力状况。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弹性 压力 潜在类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13岁儿童安全感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儿童被忽视各维度对其安全感各维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0~12月采用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儿童被忽视量表(child neglect scale,CNS)和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PAQ)对577名10~13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用Mplus 7.0软件对10~13岁儿童安全感进行潜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用SPSS 22.0软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被忽视各维度对安全感各类别的影响。结果(1)10~13岁儿童安全感可分为安全感中等略低组(48.9%)、高安全感组(31.8%)和无力控制感组(19.3%)三个潜在类别(信息熵为0.90,罗-梦戴尔-鲁本校正似然比和基于Bootstrap的似然比检验,均P<0.001)。(2)无力控制组、中等略低组及高安全感组在儿童安全感[(35.06±6.08)分,(51.49±4.99)分,(69.67±6.13)分,F=1 378.09,P<0.01]、儿童被忽视[(71.09±20.58)分,(59.96±12.90)分,(50.76±9.27)分,F=74.50,P<0.01]及攻击性[(54.31±15.23)分,(46.44±12.46)分,(34.19±12.61)分,F=90.95,P<0.01]上的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以高安全感组为参照,无力控制组与中等略低安全感组中父母关系差、父亲受教育水平低的儿童占比更大(均P<0.05),五年级儿童占比更小(均P<0.05)。(4)无力控制组儿童安全忽视不影响其安全感(B=0.01,OR=1.02,95%CI=0.91~1.13,P>0.05);躯体忽视(B=0.13,OR=1.14,95%CI=1.01~1.28)、情感忽视(B=0.14,OR=1.15,95%CI=1.07~1.23)、交流忽视(B=0.15,OR=1.16,95%CI=1.03~1.30)影响其安全感(均P<0.05)。交流忽视影响中等略低组儿童安全感(B=0.16,OR=1.17,95%CI=1.07~1.28,P<0.01)。结论10~13岁儿童的安全感具有异质性,儿童被忽视对其安全感三个潜在类别的影响上具有维度特异性。

  • 标签: 安全感 儿童忽视 潜在剖面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是一个规范肝细胞癌(HCC)诊断的影像评估系统,可通过分类来提示良恶性肿瘤,亦可根据主要征象和辅助征象提示病变的良恶性。LI-RADS类别越高,其对应HCC的概率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术前通过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预测肝脏肿瘤的预后危险因素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就LI-RADS类别及其相关影像征象在预测肝脏肿瘤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肝脏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清中IgA的异常增多被认为是IgAN发生发展的启动阶段,而发生在B细胞中的IgA抗体类别转换过程失调导致了IgA的过度产生。该文从黏膜免疫、T细胞、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等方面,对IgA抗体类别转换在IgA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治疗靶点作一综述,以期为IgAN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IgA肾病 免疫球蛋白A 抗体类别转换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症状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疲乏类别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2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多维问卷调查。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分为3个类别(P<0.05),根据三类别条件概率命名为无或轻度疲乏(62例占25.1%)、中度疲乏(113例占45.7%)和重度疲乏(72例占29.1%)。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关节疼痛程度和生物制剂影响患者的疲乏(P<0.05)。结论关节疼痛程度和生物制剂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乏,建议医护人员关注疼痛评分较高和未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并根据疲乏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疲乏 潜在类别分析 多项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期间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医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月至5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的201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及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线上学习总体上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医学生占比分别为27.9%(56/201)和40.3%(81/201)。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3.734倍(OR=3.734,P=0.049),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7.808倍(OR=7.808,P=0.004)。结论疫情期间医学生对线上学习总体满意度较高,学历层次是影响线上学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对线上学习满意度更高。开展线上教学需要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生 线上学习 学习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潜在类别及人格特质对其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采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和问题性短视频媒体使用量表对1 36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整理与描述统计;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青少年短视频媒体使用的潜在类别,并使用回归混合模型(R3STEP)探讨不同类别短视频媒体使用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按占比由低到高):"问题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4,11%)、"安全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3,21%)、"社交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1,29%)和"过渡倾向短视频使用型"(C2,39%)。不同人格特质在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的4个潜在类别上有不同的影响,以C3作为参考,发现开放性(OR=1.95)是C1的促发预测因子,神经质(OR=0.72)是C1的保护预测因子;谨慎性(OR=0.46)是C2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1.60)是C2的促发预测因子;谨慎性(OR=0.33)是C4的保护预测因子,神经质(OR=3.24)是C4的促发预测因子。结论中国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中存在4种不同潜在类别,分别是"安全型"、"社交型"、"过渡型"和"问题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不同类别的青少年的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影响差异显著。本研究提示,应合理引导"过渡型",干预"问题型",重点帮助高神经质人格特质的青少年有效调节负面情绪,降低问题性短视频使用情况的产生。

  • 标签: 潜在剖面分析 人格特质 短视频媒体使用倾向 青少年 回归混合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不同类型群体实施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cale of regulation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和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4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数据整理;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潜在类别,并使用修正BCH法探讨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分为"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低情绪调节效能型"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3个潜在类别,分别占所有大学生被试的30.3%,22.3%和47.4%。3个类别在社交焦虑上具有不同表现,其中"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48.66±0.75)分]和"低情绪调节效能型"[(48.05±0.97)分]在社交焦虑得分较高,两者社交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在社交焦虑上得分较低[(45.29±0.56)分],与前两个类别的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2.30,均P<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3种不同潜类别;不同类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不同社交焦虑,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社交焦虑。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社交焦虑 潜在剖面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潜在类别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对其培训效果的评价,为提高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1月1日至3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20年河北省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209名学员为调查对象,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209名学员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的总体评分为(4.27±0.83)分,阶段性出科考核均全部通过。对全科医学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对全科医生职业前景态度和培训对自身帮助不同的学员培训效果评分不同,政策非常了解者(4.81±0.48)分,较为了解者(4.33±0.80)分,一般了解者(4.12±0.85)分,不太了解者(3.71±1.1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职业前景非常乐观者(4.56±0.70)分,比较乐观者(3.72±0.62)分,一般乐观者(3.36±1.01)分,尚未考虑者(3.25±0.96)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对自身有很大帮助者(4.81±0.43)分,有较大帮助者(3.96±0.49)分,有一定帮助者(3.08±0.53)分,有少量帮助者(2.0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员对其转岗培训的效果评价较高,对全科医学相关政策非常了解、职业前景非常乐观、培训对自身有很大帮助的学员培训效果评价最好。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学员职业认同感,并针对不同的学员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以更大程度提升培训效果。

  • 标签: 政策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培训效果 河北省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根据基因的不同功能区域将ARID1A基因低频变异进行合并,应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合并后的ARID1A基因低频变异得到分类潜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潜在类别模型将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人群分为3类,类别1主要为基因未突变人群,占比94.2%(2 452/2 603);类别2主要为基因转录调控功能区突变人群,占比4.8%(124/2 603);类别3主要为基因外显子突变人群,占比1.0%(27/2 603)。以类别1人群作为参照,转录调控功能区基因突变可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OR为0.601,95% CI为0.364~0.992, P=0.046)。结论潜在类别模型可识别肝癌相关基因低频变异,潜在类别模型可推广应用于更多复杂疾病相关低频变异的遗传关联研究。

  • 标签: 肝肿瘤 ARID1A基因 潜在类别模型 低频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父母喂养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其与父母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2021年5—7月,选取上海市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父母,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006份。采用Mplus 8.0和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亚组的人群特征差异。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喂养行为可分为"高回应-高非回应型"(24.55%)、"低回应-高非回应型"(27.44%)、"高回应-低非回应型"(28.33%)和"低回应-低非回应型"(19.68%)4个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家长不太可能归属于"高回应-低非回应型"(OR=0.386,95%CI:0.218~0.684)。儿童年龄越大,家长喂养行为越有可能为"低回应-低非回应型"(OR=1.318,95%CI:1.039~1.672)。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存在4种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更有可能采取非回应性喂养行为,而不太可能采取回应性喂养行为。积极关注和改善家长的抑郁状态有助于喂养人采取科学的喂养行为。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喂养行为 抑郁状态 潜在类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根据基因的不同功能区域将ARID1A基因低频变异进行合并,应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合并后的ARID1A基因低频变异得到分类潜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潜在类别模型将ARID1A基因低频变异人群分为3类,类别1主要为基因未突变人群,占比94.2%(2 452/2 603);类别2主要为基因转录调控功能区突变人群,占比4.8%(124/2 603);类别3主要为基因外显子突变人群,占比1.0%(27/2 603)。以类别1人群作为参照,转录调控功能区基因突变可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OR为0.601,95% CI为0.364~0.992, P=0.046)。结论潜在类别模型可识别肝癌相关基因低频变异,潜在类别模型可推广应用于更多复杂疾病相关低频变异的遗传关联研究。

  • 标签: 肝肿瘤 ARID1A基因 潜在类别模型 低频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自我效能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山东省招募404名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采用个体干预(微信及随访问卷中推送干预图片和视频)与社区干预(朋友圈转发、微信群分享讨论HIV检测相关信息),测量其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并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分析HIV检测自我效能的长期发展趋势,并分析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结果404名MSM年龄为(28.25±8.95)岁,最大58岁,最小18岁;基线和4次随访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得分M(Q1,Q3)分别为18.00(17.00,21.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自由估计的两分类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SM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发展趋势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干预反应组”[255名(63.1%)]和“干预无反应组”[149名(36.9%)],“干预反应组”的MSM人群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而“干预无反应组”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学生MSM人群为参照组,商业或服务业、无业或失业的MSM的OR值分别为0.261(95%CI:0.108~0.633)和0.186(95%CI:0.057~0.610)。结论MSM人群在干预条件下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变化趋势存在群体异质性,职业可能是影响因素。

  • 标签: 男男性行为 自我效能 发展趋势 潜类别增长模型 干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深度访谈、专家评议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分别于2018年7—10月、2019年8—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交通警察、空乘人员、交通运输业工人作为调查人群,以参与调查当日职业健康检查或机构内部体检的在岗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81份(2018、2019年分别为3 703、17 278份)。采用项目区分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对条目池进行筛选,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分别以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和ERI模式职业紧张为校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校标效度与聚合效度,同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自主性4个维度,共计17个条目,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06%,各条目因子载荷系数为0.447~0.918。验证性因素分析上述四个因子模型拟合度较好,拟合优度指数、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904、0.912和0.079。量表总分与职业倦怠、抑郁症状及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得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7~0.567,P值均<0.05)。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72~0.896。结论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我国重点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测量评估工具。

  • 标签: 应激,心理学 职业医学 量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