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黄除风益损汤(自拟方)联合滴眼液改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在浙江省中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28例(38眼)。治疗组术后使用地黄除风益损汤联合0.1%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术后仅予0.1%滴眼液治疗,共治疗6周。并分别于治疗2、4、6周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中医临床症状目痛、目痒、眼眵、流泪、眼干涩、白睛红赤、羞明畏光积分,记录各项检测指标数值及症状积分。采用重复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时,2组间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而FL、BUT、SⅠ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6周时,2组间症状积分、FL、BUT、SⅠ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t=-4.03、-4.42、5.01、4.16;6周:t=-2.18、-2.02、2.08、2.31;均P<0.05)。结论:地黄除风益损汤联合滴眼液治疗能明显改善翼状胬肉术后眼表刺激症状,减少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延长BUT,增加泪液分泌量,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翼状胬肉术后 中药治疗 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鼠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NOD鼠随机分配为4组:预防用药组、预防对照组、治疗用药组、治疗对照组;检测毛果芸香碱刺激后唾液流率变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比较平均浸润灶数目及面积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颌下腺、脾脏组织中CD3+T、CD4+T、CD8+T、CD44+CD62L-CD4+T、CD19+B、CD138+B细胞水平的变化;CB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IL-6水平变化。结果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组唾液流率(t=-5.81,P<0.001;t=-3.61,P<0.05)、浸润灶平均数目(t=3.95,P<0.01;t=4.94,P<0.001)、浸润灶平均面积(t=3.18,P<0.05;t=2.35,P<0.05)均具有明显改善。颌下腺组织中CD3+CD4+T(t=2.39,P<0.05;t=3.82,P<0.01)、CD44+CD62L-CD4+T(t=3.53,P<0.05;t=3.36,P<0.05)细胞明显下调。脾组织中CD3+T(t=6.08,P<0.001;t=2.76,P<0.05)、CD3+CD4+T(t=3.73,P<0.05;t=2.39,P<0.05)、CD19+B(t=5.88,P<0.001;t=4.23,P<0.01) 、CD138+B(t=4.30,P<0.001;t=4.46,P<0.01)细胞也均明显下降。此外,用药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均降低(t=4.15,P<0.01;t=3.36,P<0.01),预防用药组TNF-α水平下降(t=4.56,P<0.001),但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来特可预防、改善NOD鼠唾液腺功能减退及抑制体内免疫活化,为评估来特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来氟米特 NOD鼠 唾液腺功能 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 作者: 董玉 尚顺来 李清刚 陈香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1
  • 出处:《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脏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脏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00071 天津,南开大学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来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75例,分别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甲泼尼龙(MMF组,44例)与来特联合甲泼尼龙(LEF组,31例)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治疗2、6、10个月之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两组间的2、6、10个月后的缓解率(20.45% vs 29.03%、70.45% vs 77.42%、72.73% vs 83.87%)和完全缓解率(9.09% vs 6.45%、38.64% vs 45.16%、40.91% vs 48.39%)、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复发率[4例(9.09%) vs 1例(3.23%)]以及不良反应[6例(13.64%) vs 4例(12.9%)]无统计学差异的意义(P>0.05)。结论来特联合甲泼尼龙与吗替麦考酚酯结合甲泼尼龙疗效相当,是治疗IgA肾病的安全有效方案之一。

  • 标签: IgA肾病 来氟米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玻璃酸钠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角膜异物剔除术的160例(160眼)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80眼)。对照组术后以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75%(χ2=7.535,P=0.006);术后7天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574,P=0.006);观察组角膜伤口愈合时间为(5.91±2.03)天,短于对照组的(7.83±2.11)天(t=5.865,P=0.000);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3.75%,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6.181,P=0.013);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平均消退时间为(1.79±0.52)天,短于对照组的(2.69±0.68)天(t=9.404,P=0.000)。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联合滴眼可提高角膜异物剔除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角膜水肿发生风险,利于角膜愈合。

  • 标签: 异物,角膜 滴眼液,玻璃酸钠 滴眼液,贝复舒 效果,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特联合甲氨蝶呤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纳入6~16周岁患儿,没有甲氨蝶呤和特过敏史,排除免疫系统缺陷疾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或凝血功能不全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来特片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表(JADAS27)总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MMP-3、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21.789、14.927、7.133、3.611、4.209、3.480、4.760,均为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与对照组(28.57%)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MMP-3、IL-1β、TNF-α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关节炎,幼年型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来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关节功能指标[膝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功能评分]、类风湿因子(RF)、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OM及KSS评分[(98.43±7.33)°、(71.72±8.79)分]高于对照组[(94.45±8.15)°、(60.72±7.68)分],P<0.05。观察组RF水平[(23.64±14.42)IU/ml]低于对照组[(29.69±16.52)IU/ml],P<0.05。观察组CRP、NO水平[(7.04±3.89)mg/L、(21.65±4.14)μmol/L]低于对照组[(11.57±4.61)mg/L、(24.14±4.27)μmol/L],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特有利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降低类风湿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与单一用药差别不大。

  • 标签: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类风湿关节炎 功能指标 类风湿因子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DE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DES患者120例,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康复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湿润长度、荧光染色法评分(FL)]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BUT、泪液分泌长度大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泪液IL-33、TSLP水平均较治疗降低,观察组泪液IL-33、TS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糖甘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DES患者,可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羟糖甘滴眼液 聚乙烯醇滴眼液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拉塞联合甲基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N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予以呋塞联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4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予以托拉塞联合甲基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UN、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而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ATⅢ高于对照组,而FIB、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联合甲基泼尼松治疗NS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凝血-纤溶系统,且不增加复发率与不良反应。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托拉塞米 甲基泼尼松龙 凝血-纤溶系统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夏天无滴眼液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假性近视患儿8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 000)及观察组(n=4 000),对照组采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夏天无滴眼液治疗,连续治疗30 d(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国际E视力表、检影验光等检测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屈光度,分别采用眼科A/B 超声诊断仪、非接触式眼压计等检测两组患儿眼轴长度、眼压,评估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裸眼视力为(0.88±0.33),高于对照组的(0.81±0.29)(t=10.077,P<0.001),屈光度为(-0.99±0.36)D,低于对照组的(-1.07±0.39)D(t=9.533,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0%,高于对照组的88.18%(χ2=18.422,P<0.001);两组患儿眼轴长度、眼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夏天无滴眼液联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可改善假性近视患儿裸眼视力,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近视 屈光度 眼压 不良反应 夏天无滴眼液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七烷麻醉诱导老龄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小鼠7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七烷组(Sev组)、七烷+诺环素组(Sev+Min组),每组25只。Sev组小鼠给予连续3 d,每天2 h的3%七烷麻醉;Sev+Min组小鼠先腹腔注射诺环素(50 mg/kg),然后进行3%七烷麻醉,连续3 d,每天2 h;Con组小鼠腹腔注射50 mg/kg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3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观察小鼠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利用电生理技术检测小鼠离体脑片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斜率变化。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定位航行实验显示,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明显(F=15.65,P<0.01)。空间探索结果显示,首次麻醉后第6天,与Con组比较,Sev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q=4.35,P<0.05),目标象限百分比(q=6.15,P<0.05)和进入原平台总次数(q=6.45,P<0.05)明显减少。与Sev组相比,Sev+Mi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减少(q=3.01,P<0.05),目标象限百分比(q=3.21,P<0.05)和进入原平台总次数(q=3.48,P<0.05)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组[(355.87±62.58)个]比较,Sev组小鼠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227.45±43.25)个,q=8.67,P<0.01]。与Sev组相比,Sev+Min组小鼠BrdU阳性细胞数[(338.73±47.27)个]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68,P<0.01)。电生理结果显示,与Con组[(214.38±43.42)%]比较,Sev组小鼠的fEPSP斜率明显降低[(126.83±25.67)%,q=6.18,P<0.01)]。与Sev组相比,Sev+Min组的fEPSP斜率明显升高[(178.49±32.67)%,q=3.64,P<0.05]。结论七烷麻醉可导致老龄小鼠短期记忆功能损害,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增殖和突触可塑性有关,而诺环素可以缓解由七烷麻醉引起的认知损伤。

  • 标签: 七氟烷 老龄小鼠 认知障碍 突触可塑性 神经细胞增殖 米诺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妥布霉素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80例儿童细菌结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7例(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143例(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眼表状况、结膜炎细菌敏感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0%,137/143))高于对照组(88.32%,121/137),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鉴定出四种主要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敏感试验表明前三种细菌对妥布霉素滴眼液的敏感性分别为87.80%(223/254)、73.13%(49/67)、75.79%(72/95),高于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敏感性[77.95%(198/254)、65.67%(44/67)、62.11%(59/95)],P<0.05;流感嗜血杆菌对妥布霉素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0%,7/143)低于对照组(7.30%,10/137),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儿童细菌性结膜炎均有较好效果,且妥布霉素滴眼液的疗效优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 标签: 细菌性结膜炎 儿童 妥布霉素滴眼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来特(leflunomide,LEF)与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及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我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型HSPN共39例,随机分为3组,LEF组、MMF组及CTX组各13例患儿,均采用与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的方法治疗,观察3组治疗1、3、6、9个月时尿蛋白及血尿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治疗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在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方面,治疗1、3、6、9个月时各组均有显著疗效,尿蛋白及尿红细胞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9个月时,LEF组及MMF组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较CTX组下降明显,考虑与CTX组有1例尿蛋白在观察终点9个月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还有1例在治疗第6.5个月时复发有关;提示LEF与MMF的疗效稍优于CTX。患儿均表现耐受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MMF组有1例在治疗1个月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未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自行恢复正常。在治疗费用方面,LEF组为(8 231±665)元,CTX组为(11 523±469)元,两者费用接近,均低于MMF组的(19 953±386)元。结论LEF与MMF及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HSPN疗效相当,LEF的不良反应轻微,价格更为经济,实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来氟米特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紫癜性肾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来特(leflunomide,LEF)与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及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我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型HSPN共39例,随机分为3组,LEF组、MMF组及CTX组各13例患儿,均采用与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的方法治疗,观察3组治疗1、3、6、9个月时尿蛋白及血尿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治疗总费用情况。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在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方面,治疗1、3、6、9个月时各组均有显著疗效,尿蛋白及尿红细胞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9个月时,LEF组及MMF组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较CTX组下降明显,考虑与CTX组有1例尿蛋白在观察终点9个月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还有1例在治疗第6.5个月时复发有关;提示LEF与MMF的疗效稍优于CTX。患儿均表现耐受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MMF组有1例在治疗1个月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未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自行恢复正常。在治疗费用方面,LEF组为(8 231±665)元,CTX组为(11 523±469)元,两者费用接近,均低于MMF组的(19 953±386)元。结论LEF与MMF及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HSPN疗效相当,LEF的不良反应轻微,价格更为经济,实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来氟米特 吗替麦考酚酯 环磷酰胺 紫癜性肾炎 儿童
  • 作者: 黎声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来特、甲氨蝶呤联用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实验开始后,首先从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之间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筛选出90例合适的研究对象人选,接着采用分组对照的方式继续深入探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干预后,组间对比治疗成效。结果:干预后,调查两组患者关节等方面的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从这两方面的对比中可知,研究组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时,联用来特、甲氨蝶呤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另外基于安全性的角度分析,该联用疗法的表现也比较优良,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来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RA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与常规组(43例)。研究组给予羟氯喹联合来特治疗,常规组给予来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8-关节活动度评分(DAS28)、晨僵时间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眼反应、皮肤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81%)低于常规组(25.58%,P<0.05)。结论老年RA患者采用羟氯喹联合来特治疗,能有效改善机体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羟氯喹 来氟米特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02%和0.01%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的总散光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00例近视儿童,其中0.02%阿托品+框架眼镜组138例,0.01%阿托品+框架眼镜组142例,单纯框架眼镜组120例。2个阿托品组均配戴全矫单焦框架眼镜,且每晚睡前双眼同时滴用0.02%或0.01%的阿托品滴眼液;单纯框架眼镜组仅配戴全矫单焦框架眼镜。每4个月复查1次,共随访1年。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睫状肌麻痹验光获得等效球镜度数;标准矢量分析方法检测总散光和角膜散光(包括X、Y和轴向)。均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比较患者总散光、角膜散光以及角膜散光轴向的变化规律。结果:1年后,单纯框架眼镜组、0.01%阿托品+框架眼镜组、0.02%阿托品+框架眼镜组的总散光(包括X)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散光:F时间=15.25,P=0.001;总散光X:wald χ2时间=48.07,P<0.001),但3组间增加幅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角膜散光(包括X)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散光:F时间=8.11,P=0.001;角膜散光X:wald χ2时间=20.79,P<0.001),但3组间增加幅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的总散光Y、角膜散光Y、总散光轴向和角膜散光轴向均稳定,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儿童每晚规律应用0.02%或0.01%的阿托品滴眼液1年,对标准矢量分析法的总散光、角膜散光及二者的轴向均无影响。

  • 标签: 低浓度阿托品 近视 儿童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国大陆近视儿童应用质量分数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14近视儿童152例,根据患儿和监护人要求,分为阿托品组和单纯框架眼镜组。阿托品组72例,配戴全矫单焦框架眼镜,同时睡前双眼各点1滴0.01%阿托品滴眼液;单纯框架眼镜组80例,仅配戴全矫单焦框架眼镜。均选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观察2个组入组前和治疗后4、8和12个月的近视度数和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及阿托品组的不适症状。结果治疗12个月后,阿托品组的近视度数变化值为(0.46±0.42)D,明显低于单纯框架眼镜组的(0.70±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9,P<0.001)。阿托品组的眼轴长度增加量为(0.36±0.21)mm,明显小于单纯框架眼镜组的(0.46±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3,P=0.004)。阿托品组和单纯框架眼镜组中近视度数增加量小于0.50 D的比例分别为45%(28/70)和28%(1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2,P=0.035)。阿托品组16例出现畏光症状,占22.9%,其中10例症状逐渐消失,6例逐渐减轻;3例出现视近模糊,占4.3%,并于用药2~4周内逐渐消失;1例用药1个月后出现眼痒、眼肿变态反应,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中国大陆近视儿童规律应用0.01%阿托品滴眼液1年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进展且不适症状较少。

  • 标签: 近视 儿童 阿托品 眼轴长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来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枣庄市立第四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82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行来特治疗,联合组41例行来特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清学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参照组的78.05%(32/41),χ2=7.289,P=0.007。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FN-γ、IVC、LN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7)。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来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炎康复片 来氟米特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质量分数0.01%阿托品滴眼液预防儿童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招募2020年7—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国汉族儿童60例60眼。将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双眼等效球镜度(SE)为+0.50~-0.75 D(近视前期)的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2个组儿童分别于每晚睡前双眼各点1滴0.01%阿托品滴眼液或空白溶媒滴眼液,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2个组的SE、眼轴长度(AL)、瞳孔直径、调节幅度变化量,记录整个治疗期间儿童不适症状。结果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有26例和2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分别有3例和9例儿童发生近视,分别占11.5%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SE和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981、81.854,均P<0.001),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对照组SE和AL以及0.01%阿托品组AL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1%阿托品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S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SE向近视化方向进展(-0.15±0.26)D,小于对照组的(-0.3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32);0.01%阿托品组AL增加量为(0.17±0.11)mm,小于对照组的(0.2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03)。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263,P=0.032),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0.01%阿托品组瞳孔直径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调节幅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0.882,P=0.042;F时间=0.337,P=0.033),其中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0.01%阿托品组调节幅度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内,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和2例儿童出现畏光,分别占16.7%(5/30)和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21),2个组儿童均未发生视近模糊和其他不适症状。结论近视前期儿童点用0.01%阿托品滴眼液6个月,近视发生率降低,SE和AL变化速度减慢;调节幅度轻度下降,瞳孔直径轻度扩大,但对学习和生活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阿托品 近视 防控 儿童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现况,为正确使用滴眼液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房接收的角膜病患者346例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后的1名眼科专科护士观测患者未开展滴眼液使用相关教育前的滴眼液使用过程,并评价其眼药水滴注行为的规范性;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房设计的《滴眼液规范使用认知调查表》调查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相关认知。结果346例患者中,男156例(45.09%),女190例(54.91%);年龄30岁及以下36例(10.40%),>30~40岁32例(9.25%),>40~50岁47例(13.58%),>50~60岁87例(25.14%),>60~70岁94例(27.17%),>70岁50例(14.45%)。专科护士对346例角膜病患者1次滴眼液使用行为观测发现,43.93%(152/346)的患者在滴注眼药水前未洗手;41.53%(49/118)的患者滴注混悬液型眼药水前未摇匀;41.62%(144/346)的患者滴注眼药水未选择正确的仰卧头后仰位;43.93%(152/346)的患者滴注眼药水时眼睛未向头顶方向看;43.06%(149/346)的患者眼药水孔直接与眼球接触;53.47%(185/346)的患者滴注时瓶口和睫毛接触;63.29%(219/346)的患者眼药水滴注时未按压鼻泪管;仅27.27%(42/154)的患者在眼药水外溢后正确选择了纸巾擦拭;36.13%(125/346)的患者滴注后立即揉按眼睛;69.08%(239/346)的患者滴注完毕后未执行牵拉眼睑并闭眼1 min以上的正确行为。问卷调查显示,346例患者中,34.97%(121/346)的患者认为滴注2种及以上眼药水时,间隔时间>10 min;53.18%(18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需兼顾温度、光线,参考说明书妥善保存;56.36%(195/346)的患者认为需根据医生或滴眼液说明书的建议滴眼;55.49%(192/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开封后,需注意保质期;56.07%(194/346)的患者认为在2种及以上滴眼液滴注时需先滴刺激性弱的,后滴刺激性强的;58.96%(204/346)的患者认为每次眼药水滴注量为1~2滴;73.41%(25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后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73.70%(255/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药品颜色改变、浑浊时立即停用;47.40%(16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使用期间,无需限制饮食,52.60%(182/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使用期间应根据说明书或医嘱限制某些食物摄入;仅56.36%(195/346)的患者在使用滴眼液前阅读了说明书。结论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行为及认知并不理想,眼科护理人员需重视滴眼液使用的相关宣教,促进滴眼液的规范使用。

  • 标签: 角膜病 滴眼液 规范使用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