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2014-2020年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疾病情况。方法收集2014-2020年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体检数据,统计哈密市(城区及乡村)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超重、肥胖、贫血、中重度贫血发生率,分析其变化及城乡差异。结果2014-2020年共收集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140 905例。2014-2020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为0.27%,与2014年比较降幅为81.38%;2020年生长迟缓率为0.94%,与2014年比较降幅为42.15%。2020年超重发生率为23.25%,与2014年比较升幅为2 052.78%。2020年肥胖率为6.81%,与2014年比较升幅为581.00%。城乡间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发病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哈密市贫血患病率为4.30%,与2014年比较降幅为64.70%,7年间贫血、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乡村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降幅高于城区。结论2020年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足、营养缺乏发病率较2014年减少,而营养过度发病率增加。

  • 标签: 儿童 5岁以下 营养不足 营养过度 营养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放疗应用及教学科研开展基本情况。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通过邮件、即时通讯软件及电话等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全区范围内所有放疗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问卷覆盖面100%,回收率100%。2020年全区范围内运行放疗单位共计17家,其中直线加速器23台、60Co治疗机1台、伽马刀3台、后装治疗机6台,专用模拟定位机13台,治疗计划系统46套,放疗质控设备103套,全区估计百万人口放疗设备保有量约为0.84台。放疗人员共计359人,其中医师220人,物理师49人,技师90人。共计开放病床1 270张,日均治疗量约人次。2016—2021年17家单位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49项;授予博士学位19人次、硕士87人次。参与《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文章的发表共2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或通信作者发表18篇。结论近年来新疆地区放疗工作发展较快,但仍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显示出全区地域差异性大、放疗资源及科研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 标签: 放疗设备 放疗人员 日均治疗量 调查 新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疼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为新疆地区疼痛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年龄20~80岁的门诊患者,调查人员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调查,将NRS评分≥1分的患者定义为疼痛患者,共纳入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1 012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进行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的评定,使用电刺激仪进行痛阈和耐痛阈的测定。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比等一般情况及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SAS评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状态,SDS评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状态。根据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将患者进行分组[焦虑组(361例)、非焦虑组(651例),抑郁组(306例)、非抑郁组(706例),焦虑抑郁组(193例)、焦虑非抑郁组(102例)、抑郁非焦虑(36例)、非焦虑非抑郁组(221例)],分析比较上述相关指标。结果焦虑组患者年龄、NRS评分、女性患者占比、慢性疼痛占比高于非焦虑组(P<0.05),抑郁组患者NRS评分、女性患者占比、慢性疼痛占比高于非抑郁组(P<0.05),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轻度疼痛患者(P<0.05),男性患者痛阈、耐痛阈高于女性(P<0.05)。焦虑抑郁组患者NRS评分高于焦虑非抑郁组、抑郁非焦虑组、非焦虑非抑郁组,焦虑非抑郁组患者及抑郁非焦虑组患者NRS评分高于非焦虑非抑郁组患者(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慢性疼痛、中度疼痛是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慢性疼痛、中度及重度疼痛是疼痛患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慢性疼痛、中度[和(或)重度]疼痛是疼痛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疼痛 焦虑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居民食用盐碘含量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 - 2019年,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全兵团每个师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团,每个团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采集15户居民家中食用盐盐样,定量检测盐碘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 - 2019年兵团共检测盐样21 028份,其中合格碘盐20 204份,不合格碘盐712份,非碘盐112份,碘盐覆盖率为99.47%(20 916/21 028),碘盐合格率为96.60%(20 204/20 91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8%(20 204/21 028),盐碘含量为(27.72 ± 4.81)mg/kg。2015 - 2019年全兵团碘盐覆盖率均> 95%,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 90%。全兵团14个师中,碘盐覆盖率均> 95%,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除第十二师和第十四师< 90%以外,其余各师均> 90%。结论2015 - 2019年兵团居民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个别地区仍存在非碘盐,合格碘盐食用率偏低。应加强重点地区碘盐监测及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巩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成果。

  • 标签: 盐类 监测 碘盐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后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17例,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法进行单因素筛选后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构建Nomogram预后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进行Nomogram与TNM分期系统之间模型的验证与评估。使用决策树算法对患者列线图风险进行分层,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T分期、N分期、乳酸脱氢酶(LDH)、转移性淋巴结体积(GTVnd)及初治血浆EBV-DNA拷贝量(EBV-DNA)与总生存(OS)相关,将各因素纳入Nomogram预后模型,C-index为0.784 (95%CI:0.736~0.831,P<0.01)。校准曲线显示,由Nomogram模型预测的OS概率与实际观察到的OS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获得了验证;且在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数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对OS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时Nomogram模型结果均优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分期系统所建模型。使用决策树算法根据Nomogram得分可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危险程度的亚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1,P<0.01),高风险队列内的患者能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中获得总生存获益。结论本课题组建立的Nomogram模型可为本地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鼻咽癌 列线图 EB病毒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剥脱性青光眼(PEX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前节参数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就诊治疗的PEX患者84例(114只眼)、PEXG患者70例(96只眼)、POAG患者72例(88只眼)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照,CON)80例(80只眼)进行研究,均为维吾尔族,分析各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水平曲率K1及垂直曲率K2)等眼前节参数的差异。结果CON、PEX、PEXG及POAG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CON、PEX、PEXG及POAG组患者CCT分别为(545.52 ± 34.22)、(536.81 ± 42.64)、(516.74 ± 32.39)、(530.38 ± 28.72)μm,CON、PEX及POAG组患者均高于PEXG组(P均< 0.05),PEXG组CCT变薄;CON、PEX、PEXG及POAG组患者ACD分别为(3.05 ± 0.38)、(2.87 ± 0.36)、(2.77 ± 0.41)、(2.81 ± 0.32)mm,与CON组比较,PEX、PEXG及POAG组患者ACD均较低(P均< 0.05);各组患者间LT、AL、K1及K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PEX患者ACD较CON组更浅,但PEXG患者CCT较PEX患者更薄。

  • 标签: 假性剥脱综合征 剥脱性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中央厚度 前房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疆某三甲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界值法建立医院临床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建立具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49项的新疆某三甲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对三甲医院在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科室科研绩效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界值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40岁以上的新疆克拉玛依社区人群中,睡眠时长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9 541名40岁以上常驻居民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监测等。根据每日总体睡眠时长将人群分为3组:睡眠时长不足(每日总体睡眠时长<6 h)、理想睡眠时长(6~8 h)及长时间睡眠(>8 h)。并进一步根据年龄分层,年龄<60岁者被定义为中年组,余下为老年组。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2组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睡眠时长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睡眠时长与空腹血糖、HbA1C水平之间呈现近似U型关系,理想睡眠时长下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最低。经多因素校正之后,总体人群中,与理想睡眠时长者相比,睡眠不足者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35%(OR=1.35,95%CI 1.06~1.71),而长时间睡眠者的患病风险未显著增加(OR=1.04,95%CI 0.94~1.14)。在进一步按照年龄分层后,仅在中年组(40~60岁)中观察到睡眠时长不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OR=1.37,95%CI 1.02~1.84)。结论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不同年龄居民中,睡眠不足者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差异仅在40~60岁的中年人群中显著。

  • 标签: 睡眠时间 糖尿病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血脂异常分布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9年9~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体检中心体检的,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的大学生,按照民族分为汉族和维吾尔族,选取资料完整的、年龄20~26岁的大学生共4 780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记录每名入组对象的身高、体质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分析并比较两组学生血脂异常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影响BMI的因素。结果纳入的4 780人中,汉族2 626人,维吾尔族2 154人,平均年龄(21.0±1.6)岁,男性1 551人(32.4%)。对比维吾尔族学生,汉族学生的平均年龄较小(20.7岁比21.4岁),男性比例较高(36.1%比28.0%),TG(0.92 mmol/L比0.82 mmol/L)、HDL-C(1.45 mmol/L比1.41 mmol/L)和FBG(4.89 mmol/L比4.77 mmol/L)水平较高(均为P<0.001)。对比维吾尔族男生,汉族男生的体重、身高和BMI也较高(均为P<0.05);对比维吾尔族女生,汉族女生的体重和身高也较高(均为P<0.05)。汉族学生高TG率较维吾尔族学生高(7.0%比3.6%,P<0.001),而维吾尔族学生低HDL-C率较汉族学生高(23.0%比17.5%,P<0.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是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的血脂异常分布存在差异,而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是BMI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血脂异常 大学生 汉族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试验和体内小鼠免疫试验探究新疆野生一枝蒿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wild Artemisia rupestris L.,EEWAR)的免疫调节活性和安全性。方法体外试验中,采用不同剂量EEWAR体外刺激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BMDCs),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表面分子CD40和CD80的表达。体内试验中,选取不同剂量EEWAR与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皮下免疫小鼠,以铝佐剂为对照,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及分型抗体水平,MTT法观察脾脏中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同时,选取不同剂量EEWAR免疫ICR小鼠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体外试验表明,EEWAR在10~20 μg/ml的剂量范围内能显著促进BMDCs表面分子的表达(P<0.05),且对BMDCs形态影响不大;在100~200 μg/ml的剂量范围内能极显著促进BMDCs表面分子CD40和CD80的表达(P<0.01),但对BMDCs形态有一定影响。体内试验表明,EEWAR能极显著增强OVA特异性IgG及分型抗体水平(P<0.01),并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P<0.05)。急性动物试验表明,50~5 000 mg/kg的EEWAR对小鼠体重没有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EEWAR能够刺激DCs成熟,作为OVA的佐剂可以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本研究为EEWAR作为新型佐剂的候选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疆野生一枝蒿 醇提物 DCs OVA 佐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8 ~ 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在新疆全区范围内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儿童40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表面积;采集儿童24 h混合尿样和家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BMI、尿碘含量、盐碘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单变量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甲状腺容积的相关变量。结果共调查18 334名8 ~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7.88 μg/L;检出甲状腺肿大132名,肿大率为0.72%。其中,女童9 249名(50.45%),男童9 085名(49.55%)。女童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BMI、尿碘含量、盐碘含量均呈正相关(r = 0.125、0.135、0.167、0.167、0.154、0.031、0.019,P均 < 0.05);男童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BMI均呈正相关(r = 0.132、0.326、0.156、0.149、0.146,P均 < 0.05),与尿碘含量、盐碘含量均未见相关性(r = 0.019、0.017,P均 > 0.05)。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高、体重、BMI、体表面积和尿碘含量是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t = 14.92、12.54、20.98、17.98、20.25、4.28,P均 < 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体表面积和尿碘含量对甲状腺容积均有显著的独立影响(t = 9.61、8.57、7.76、4.89,P均 < 0.01),模型决定系数(R2)为0.278 2,从回归系数(β)来分析,对甲状腺容积影响最大的是体表面积(β = 0.522 6)。结论新疆8 ~ 10岁儿童碘营养充足,甲状腺容积受年龄、BMI、体表面积和尿碘含量影响。

  • 标签: 儿童 甲状腺容积 尿 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SLE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211例维吾尔族SLE和同期的273例汉族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维吾尔族SLE患者211例,其中女性195例,男性16例,发病年龄15~64岁,平均(35±12)岁,病程0.1~228个月,平均(21±35)个月;②临床特征:维吾尔族SLE患者临床特征前5位分布为:肾脏受累56.4%(119/211),血液系统受累56.4%(119/211),皮疹50.2%(106/211),关节炎49.8%(105/211),乏力47.9%(101/211);与汉族SLE患者相比较,维吾尔族SLE患者雷诺现象出现比例低(χ2=6.066,P=0.0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免疫学特征:维吾尔族SLE患者自身抗体的分布分别是:ANA:94.8%(200/211),抗dsDNA抗体54.5%(115/211),抗SSA抗体47.9%(101/211),抗U1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35.1%(74/211),抗组蛋白(AHA)抗体28.4%(60/211);与汉族SLE患者相比,维吾尔族SLE患者抗AHA抗体(χ2=4.952,P=0.026)的比率明显高于汉族SLE患者,更易出现贫血(χ2=6.904,P=0.009)、补体下降(χ2=6.330,P=0.0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未发现新疆地区维吾尔族SLE与汉族SLE患者在常见临床表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维吾尔SLE族患者更易出现贫血、补体的下降,差异的产生可能与种族、饮食习惯等有关。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新疆 维吾尔族 临床特点 免疫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鼻息肉病理组织及外周血中炎性细胞的占比,探讨嗜酸粒细胞(Eos)与新疆地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582例,其中男性367例,女性215例,年龄(45.5±13.4)岁(x¯±s)。将患者按人口学特征、是否复发、是否合并变应性鼻炎(AR)进行分组,收集术前血常规及术后鼻息肉组织病理切片资料,对比各组病理组织中炎性细胞及外周血Eos占比。分析鼻息肉病理组织中炎性细胞占比与CRSwNP复发是否有相关性,以及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CRSwNP患者中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CRSwNP)的分布情况。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与非复发的CRSwNP患者相比,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中Eos占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42、-2.344,P值均<0.05);合并AR与不合并AR的CRSwNP患者相比,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中Eos占比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664、-4.520,P值均<0.05)。CRSwNP中组织Eos与CRSwNP复发呈正相关(r=0.130,P=0.002)。维吾尔族及汉族CRSwNP患者均以eosCRSwNP为主。结论Eos与新疆地区CRSwNP复发有关,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均以eosCRSwNP为主。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新疆地区 嗜酸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额敏县27所中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3所学校作对照组,余24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根据4种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手册、高血压班报及三者联合形式)及教育频次(每学期分别1、2、3次)随机分成12组,每组2个学校开展为期3年的高血压知识教育。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健康教育。干预3年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的概念、不良后果、危险因素、患高血压后的健康行为)知晓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3 402名学生,干预组11 333名,对照组2 069名。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概念的知晓率[41.8%(4 738/11 333)比24.6%(511/2 069), χ²=154.86]、不良后果的知晓率[85.8%(9 735/11 333) 比75.4%(1 561/2 069),χ²=25.80]、危险因素知识的知晓率[84.3%(9 564/11 333)比72.5%(1 501/2 069),χ²=12.83],患高血压后的健康行为的知晓率[84.9% (9 629/11 333)比 67.7%(1 402/2 069),χ²=187.24]均较高(均P<0.01)。高中生与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不良后果知晓率[94.4%(2 019/2 138)比81.6%(3 829/4 690)、86.3%(3 887/4 505),χ²=199.31,P=0.001]、危险因素知晓率[86.8%(1 857/2 138)比86.1%(4 038/4 690)、81.4%(3 669/4 505),χ²=49.96,P=0.001]、患高血压后的正确行为[89.9%(1 923/2 138)比86.1%(4 037/4 690)、81.4%(3 669/4 505),χ²=89.77,P=0.001]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干预组中95.9%(10 868/11 333)的学生表示喜欢学校开设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课程。结论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高中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较小学生和初中生更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学生 教育
  • 作者: 段严雅 列才华 张蕾 阿依加肯·卡司木马力 郭雯 李勇 姜鸿 陆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军区总医院肾病科,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病科,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肾病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844000,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肾病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 835100,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 84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肾活检病例肾脏疾病谱的构成和流行病学规律。方法收集1986年8月至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家医院肾活检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0 684例肾活检病例疾病构成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结果10 684例肾活检病例中,男性5 595例,女性5 089例,汉族7 804例(73.04%),维吾尔族2 357例(22.06%),其他民族523例(4.90%)。10 684例肾活检病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终末期肾病、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和移植后肾小球病变分别为8 533例(79.87%)、1 740例(16.29%)、229例(2.14%)、121例(1.13%)、46例(0.43%)和15例(0.14%),汉族、维吾尔族、其他民族(除汉族和维吾尔族以外的本地区其他民族)的肾脏疾病类型分布特点与总体肾脏疾病分布特点相同。汉族与维吾尔族间、汉族与其他民族间及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间疾病类型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8 533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排名前5位的病理类型分别为IgA肾病[3 095例(36.2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 008例(23.53%)]、膜性肾病[1 503例(17.61%)]、肾小球微小病变[567例(6.64%)]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494例(5.79%)],其中汉族与维吾尔族间、汉族与其他民族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5种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5种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在1 74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排名前5位的病理类型分别为狼疮肾炎[517例(29.7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4例(17.47%)]、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85例(16.38%)]、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96例(11.26%)]和系统性血管炎[101例(5.80%)]。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以及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5种病理类型分布特征不同。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脏疾病的79.87%,IgA肾病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次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狼疮肾炎,其次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本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及其他民族间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前5种病理类型不同。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流行病学 病理学,临床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对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额敏县27所中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3所学校作对照组,余24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根据4种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手册、高血压班报及三者联合形式)及教育频次(每学期分别1、2、3次)随机分成12组,每组2个学校开展为期3年的高血压知识教育。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健康教育。干预3年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的概念、不良后果、危险因素、患高血压后的健康行为)知晓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3 402名学生,干预组11 333名,对照组2 069名。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概念的知晓率[41.8%(4 738/11 333)比24.6%(511/2 069), χ²=154.86]、不良后果的知晓率[85.8%(9 735/11 333) 比75.4%(1 561/2 069),χ²=25.80]、危险因素知识的知晓率[84.3%(9 564/11 333)比72.5%(1 501/2 069),χ²=12.83],患高血压后的健康行为的知晓率[84.9% (9 629/11 333)比 67.7%(1 402/2 069),χ²=187.24]均较高(均P<0.01)。高中生与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不良后果知晓率[94.4%(2 019/2 138)比81.6%(3 829/4 690)、86.3%(3 887/4 505),χ²=199.31,P=0.001]、危险因素知晓率[86.8%(1 857/2 138)比86.1%(4 038/4 690)、81.4%(3 669/4 505),χ²=49.96,P=0.001]、患高血压后的正确行为[89.9%(1 923/2 138)比86.1%(4 037/4 690)、81.4%(3 669/4 505),χ²=89.77,P=0.001]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干预组中95.9%(10 868/11 333)的学生表示喜欢学校开设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课程。结论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为依托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高中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较小学生和初中生更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学生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SLE患者的抑郁状况。方法收集2020年8月16日至2020年9月2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及各地州SLE患者和健康人群(对照组)信息,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抑郁和睡眠质量评估。非正态分布数据用M(P25,P75)表示,2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连续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等级变量或分类变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SLE组抑郁患病率为41.9%(62/14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1%(3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2,P<0.01),SLE组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1.8%(47/14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61%(3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5,P=0.049)。VAS(OR=1.366,P<0.01),PSQI总分(OR=1.198,P<0.01)为SLE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疫情隔离期间SLE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非疫情期间SLE患者高,疼痛、睡眠质量差为独立危险因素,需要积极关注SLE患者的心理状况。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抑郁 睡眠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新疆CDC保存的1960-2019年流脑发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分离培养和荧光PCR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开展健康人群带菌调查。采用玻片凝集和荧光PCR方法检测菌株的血清群,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分子分型特征。结果1960-2019年新疆流脑年发病率为0.02/10万~81.32/10万,病死率为1.05%~20.78%。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与和田地区发病数位居前5位。1990年以前,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均以A群为主(81.82%);1990年以后,出现B、C、W和Y群病例(14.00%),密切接触者没有明显优势的血清群,B、A、W、Y、C群分别为23.28%、18.53%、15.52%、9.91%、7.33%。健康人群带菌率为15.50%,16~岁带菌率最高(25.53%),菌株主要血清群为B(52.11%)、W(20.66%)、C(12.21%)和Y(9.39%)。MLST分子分型结果显示,新疆Nm菌株主要克隆群为ST-4821、ST-175和ST-5克隆群,病例Nm菌株以ST-5和ST-4821克隆群为主。结论1960-2019年新疆流脑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健康人群带菌率高,Nm菌株血清群正在发生变迁。应在重点地区加强流脑疫情的防控,防止流脑的暴发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血清群 克隆群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