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形态评估是人类体外受精胚胎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在受精之前的卵母细胞阶段、受精后的原核期阶段、胚胎分裂后的卵裂期阶段以及囊胚期阶段对胚胎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质量进行分级,选择发育潜能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或者冷冻。胚胎形态评估虽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且缺乏动态连续观察等缺点,但是其对胚胎无损伤、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的优点使其在胚胎实验室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人类胚胎形态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形态学评估 卵母细胞 原核 卵裂期 囊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神综合征的形态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科就诊的7例形态诊断为海神综合征患者,对其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对比检测结果阳性及阴性者的形态及组织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遗传诊断为海神综合征者5例,不支持该诊断者2例。海神综合征患者的形态具有以下特点:非对称性进行性过度生长;病变存在脑沟回样结缔组织病损;上述病变部位累及多个手指/足趾,甚至全手/全足或更大范围;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疾患。组织学上可见来源于骺软骨或关节软骨的白色类圆形特征性肿物。结论海神综合征现有的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我们认为具备前述特点可初步诊断为海神综合征,但有误诊可能,确诊仍有赖于基因检测;海神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更精确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遗传学 诊断 海神综合征 过度生长 形态学特征
  • 简介:摘要以骨髓涂片为主和/或血片进行的血液病形态检查,需要与时俱进。几种形态方法之间需要进行优化互补,四片(骨髓涂片、血片、骨髓印片和骨髓切片)联检即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整合模式,与有意义的形态新检验项目一起,可以明显地提升形态的可靠诊断。同时在诊断思路上也需要进行扩展与深化,整合临床、免疫表型和遗传思路,并以诊断证据与规则为标尺,已是现代形态检验诊断的主旋律。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四片联检 整合诊断思路
  • 简介:摘要Schlemm管是房水外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围绕前房角的环形管道,内壁由1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目前的研究认为,Schlemm管是房水流出阻力的主要部位,对眼压调节起着重要作用。Schlemm管塌陷会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眼底损伤,引起青光眼的发生。随着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发展进步,Schlemm管成为抗青光眼手术的重要部位。因此,对Schlemm管形态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其中主要是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发展,对Schlemm管的研究已经从最初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离体眼的组织研究,发展到活体内对Schlemm管的影像观察。本文就Schlemm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离体和活体组织Schlemm管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Schlemm管 房水流出阻力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肱骨远端的CT解剖形态特征及性别差异,为肱骨远端植入物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中选取121例正常肘关节CT图像,于AW4.5工作站中进行重建和测量。通过屈戌轴和肱骨干确定冠状面和水平面,与屈戌轴垂直的面确定为矢状面。于冠状面上测量肱轴角;取四个不同的矢状面测量肱骨小头高度、外侧滑车缘高度、滑车沟高度、内侧滑车缘高度;于水平面上测量肱骨小头宽度、肱骨小头前距、外侧滑车缘前宽、外侧滑车缘后宽、滑车宽度、内侧滑车缘前宽、内侧滑车缘后宽、滑车沟前后距、外侧滑车缘前距、外侧滑车缘后距、内侧滑车缘前距、内侧滑车缘后距、肱骨远端宽度。分析测量参数的性别差异、数据间的相关性及肱轴角与90°的差异。结果男性肱骨小头高度为(21.5±1.3)mm、肱骨小头宽度为(17.5±1.1)mm、肱骨小头前距为(10.8±0.9)mm、滑车宽度为(25.1±2.2)mm、滑车沟高度为(17.3±1.5)mm、滑车沟前后距为(17.5±1.4)mm、外侧滑车缘前宽为(7.7±1.2)mm、外侧滑车缘后宽为(12.5±1.6)mm、内侧滑车缘前宽为(12.4±1.6)mm、内侧滑车缘后宽为(9.8±2.0)mm、外侧滑车缘前距为(10.0±0.8)mm、外侧滑车缘后距为(16.3±1.4)mm、内侧滑车缘前距为(12.9±1.4)mm、内侧滑车缘后距为(13.2±1.4)mm、外侧滑车缘高度为(20.6±1.3)mm、内侧滑车缘高度为(25.0±2.4)mm、肱骨远端宽度为(42.6±2.5)mm,女性分别为(18.7±1.1)mm、(15.3±1.1)mm、(9.5±0.6)mm、(21.7±1.5)mm、(15.4±1.7)mm、(15.6±1.5)mm、(6.8±1.3)mm、(10.7±1.4)mm、(10.6±1.4)mm、(8.5±1.4)mm、(8.9±0.8)mm、(14.5±1.1)mm、(11.4±1.1)mm、(11.5±1.0)mm、(18.1±1.4)mm、(21.6±1.4)mm、(37.0±1.8)mm,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肱轴角(男87.4°±3.5°,女87.8°±3.3°)、肱骨小头宽度与肱骨小头高度比(男0.8±0.1,女0.8±0.1)、滑车宽度与肱骨小头宽度比(男1.4±0.2,女1.4±0.1)、内外侧滑车缘高度比(男1.2±0.1,女1.2±0.1)、内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内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4±0.1,女0.4±0.1)、外侧滑车缘前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3±0.0,女0.3±0.1)、外侧滑车缘后宽与滑车宽度比(男0.5±0.1,女0.5±0.1)的性别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项参数除肱轴角外均与肱骨远端宽度呈正相关,随肱骨远端宽度的增大而增大(r值0.335~0.928,P<0.05)。肱轴角(87.6°±3.4°)与90°的差异有统计意义(t=-7.287,P<0.05)。结论男性肱骨远端尺寸略大于女性,但形状无差异。关节宽度可以作为一个衡量肱骨远端大小的指标,肱骨骨干更偏向于桡侧。

  • 标签: 肱骨 关节成形术,置换,肘 假体设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植入前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周期中,卵裂期(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活检时间、囊胚扩张程度、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评分及囊胚滋养层(trophectoderm,TE)评分对其整倍体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255个行PGT助孕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囊胚相关形态参数与整倍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①977枚囊胚进行活检,共937枚囊胚成功获得染色体结果(95.9%),其中整倍体396枚(42.3%),非整倍体541枚(57.7%)。②在夫妻双方有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633枚囊胚整倍体率与女方年龄未呈现明显相关趋势,无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304枚囊胚整倍体率随着女方年龄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0 1)。③校正女方年龄及不同周期的影响后,第6日、第7日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第5日活检囊胚(OR=0.7, 95% CI=0.5~0.9, P=0.009 1;OR=0.4, 95% CI=0.1~0.6, P=0.001 2);ICM级别为B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3~0.7, P=0.000 1);TE级别为C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2~0.7, P=0.000 4)。但囊胚扩张程度及已经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对囊胚整倍体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扩张程度与囊胚整倍体状态无关,活检时间、ICM级别及TE级别与整倍体状态显著相关。

  • 标签: 囊胚 整倍体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活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探讨其颅底的形态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料,根据Pruzansky-Kaban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及Ⅲ型共4组,应用Mimics 17.0软件对其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颅底线性测量指标包括:鞍结节至视神经管(OT)、圆孔(FrT)、卵圆孔(FT)、内耳道(IT)、舌下神经管(HT)的距离及前床突至蝶骨小翼(ClS)、颞骨岩脊(ClP)的距离;颅底角度测量指标包括:前颅角、中颅角、后颅角及岩脊角。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分型组内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分型组间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果共收集HFM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15岁;每组10例。颅底的角度测量结果显示,Ⅰ型HFM健侧中颅角明显大于患侧,Ⅲ型HFM健侧中颅角及岩脊角明显大于患侧,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Ⅱa及Ⅱb型HFM健侧及患侧颅底角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颅底的线性距离测量结果显示,Ⅰ型HFM健侧FrT、HT大于患侧,Ⅱa型HFM健侧FrT、IT、HT、ClP均大于患侧,Ⅱb型HFM健侧IT、HT及ClP均大于患侧,Ⅲ型HFM健侧HT大于患侧,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4组HFM颅底FrT及ClP的测量值比率(患侧/健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HFM的患侧与健侧颅底形态具有差异,颅底角度方面差异主要集中于中颅角,Ⅰ型及Ⅲ型具有相似性,患侧中颅角明显小于健侧;线性测量方面差异主要位于舌下神经管,各型HFM患侧舌下神经管至鞍结节距离均明显短于健侧,表明患侧颅底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颅面骨畸形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颅底 测量
  • 简介:摘要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形态课程的实验考试,仍采用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或PPT考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介绍了在局域网基础上以B/S架构搭建系统,建立实现用户管理、在线考试题库更新、自由组卷、考试运行、自动阅卷等功能的考试系统。通过近几年在成都医学院组织、病理学等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改善了实验课程学风,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但也存在投入成本较高、考场易受限等问题。

  • 标签: 医学形态学 在线图片 考试系统构建
  • 简介:摘要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阐明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甲状腺癌的基因谱。本文对分化性甲状腺癌(DTC)形态谱系和分子生物特征进行综述。目前已有基因数据揭示,DTC在体细胞突变负荷和肿瘤分化上呈特征性基因-形态表型。这些新的发现,可进一步洞悉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效地将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和基因特征相结合,以指导DTC的临床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它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负担,避免主观化,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其主要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图像获取、图像分割、细胞识别与分类等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近年来,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算法都进展迅速,这使得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从数字图像采集、白细胞分割到细胞特征提取、分类等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发展。其中,相对于传统的机器学习而言,深度学习技术在血细胞形态识别方面的应用尤其值得关注。此外,显微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的不断涌现也为各种算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了解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关键技术进展将有利于推进其不断发展,更好地走向临床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从“传统的机器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不再依赖于人工提取特征,而是依靠其自动抽取数据的能力来实现。与国外血细胞图像数据库相比,国内数据库还有较大差距,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 标签: 白血病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痉挛型偏瘫患儿手节区(HKR)形态变化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并行头颅MR检查的痉挛型偏瘫患儿14例为病例组,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3.9±2.1)岁;MRI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1例,脑灰质损伤4例,其中1例白质灰质均有损伤。另纳入2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2.0)岁,其年龄、性别构成和双侧半球HKR类型均与病例组相匹配。基于MR 3D-T1WI数据,在HKR的最佳评估层面(以在T1WI轴位影像上观察到双侧额上沟位于双侧半球前中部、中央沟深达同侧半球内1/3处,同时可良好观察到HKR形态的层面为最佳评估层面)测量及计算2组受试者两侧半球HKR皮层厚度、高度、基底宽度、白质高度、高度与皮层厚度之比和高度与基底宽度之比等形态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各指标观察结果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观察者间、观察者内测量的一致性。结果2组儿童年龄、性别和双侧HKR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患儿受累侧HKR高度/皮层厚度(3.41±1.03)和HKR白质高度/皮层厚度(2.41±1.03)均小于未受累侧半球HKR(分别为3.96±1.17和2.96±1.1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2.49、2.49,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患儿受累侧半球HKR高度(7.13±1.40)mm、HKR白质高度(4.89±1.47)mm、HKR高度/皮层厚度(3.41±1.03)和HKR白质高度/皮层厚度(2.41±1.03)均小于对照组相对应一侧[(8.65±1.01)mm,(6.77±0.99)mm,4.70±0.79和3.70±0.79],差异有统计意义(t=2.91、3.58、3.71、3.71,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结论痉挛型偏瘫患儿受累侧半球HKR皮层厚度、基底宽度改变不明显,但白质高度减小。

  • 标签: 脑性瘫痪 手节区 白质 皮质 儿童 结构性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作者在文献复习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轴型皮瓣及choke血管理论,探讨跨区供血皮瓣结合部的改造与重建,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表明:(1)基于血管体区或穿支体区均可设计跨区供血皮瓣,其区别在于血管蒂与轴线;(2)如果各供区间的choke血管为端端吻合,呈串联排列,可获得超长皮瓣,而侧侧吻合呈并联排列,则可获超宽皮瓣;(3)Choke血管区的改造与重建可延长皮瓣轴线,使其转移距离和修复范围明显增大;(4)皮瓣切取范围可参考现有的解剖资料及术前与术中检测综合评估。提出跨区供血皮瓣的choke血管区改造与重建,以及如何明确跨区切取范围与提高皮瓣远端成活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整形外科 choke血管
  • 作者: 吕振 李建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功能重建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科学所,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所,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不同水平脊髓损伤后盆底肌纤维类型及电镜下形态观察,为脊髓损伤盆底肌张力异常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雌性成年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骶髓上脊髓损伤组(SS组)、骶髓下脊髓损伤组(SC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脊髓离断法分别制作骶髓上和骶髓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耻尾肌Ⅰ型肌纤维含量、HE染色和电镜下形态变化。结果SS组和SC组大鼠的Ⅰ型肌纤维含量分别为(12612.4±795.0)和(4963.0±1526.3)像素,显著低于对照组[(30625.8±1257.0)像素],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F=1720,P<0.05),且SC组的Ⅰ型肌纤维含量显著低于SS组(P<0.05)。HE染色中,SS组肌纤维走形迂曲、细胞核增生严重,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而SC组肌纤维严重断裂,排列紊乱,细胞核呈球状改变伴轻度增生。电镜下,SS组肌小节溶解、断裂严重,但肌小节结构保留,伴轻度线粒体增生;SC组肌小节溶解、断裂更严重,完全丧失肌小节结构,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无明显线粒体增生。结论骶髓上脊髓损伤后耻尾肌Ⅰ型肌纤维部分减少,以肌萎缩伴肌纤维结构基本保留为特点;而骶髓下脊髓损伤后耻尾肌Ⅰ型肌纤维显著减少,以肌萎缩伴肌纤维结构严重破坏为特点。

  • 标签: 脊髓损伤 盆底肌 耻尾肌 肌纤维类型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肾上腺的大小、密度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COVID-19患者(简称新冠组)和70例正常对照组的肾上腺CT平扫图像。新冠组根据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重型两组。测量对照组(单时相)和新冠组(多时相)的肾上腺厚度和CT值,并计算肾上腺/竖脊肌CT密度比值。结果双侧肾上腺的体部、内外侧支厚度在新冠组入院、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新冠组大于对照组;肾上腺/竖脊肌CT值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右侧肾上腺内侧支最大厚度作为诊断标准所得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81)。新冠组患者双侧肾上腺体部、内外侧支厚度和肾上腺/竖脊肌CT值比在不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COVID-19患者双侧肾上腺轻微肿胀,体部、内外侧支厚度略大于正常肾上腺,密度无异常,在病程中无明显动态变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上腺
  • 简介:摘要脉络膜变薄是高度近视眼的重要特征之一,且与近视程度相关。但因脉络膜显像技术具有局限性,有关脉络膜厚度及微血管系统改变的具体特征尚不清楚。近年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发展以及脉络膜厚度和微血管变化客观量化指标出现,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探讨高度近视眼的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近视眼并评估预后提供新途径。本文综述近年来OCT和OCTA在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形态改变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并讨论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进行脉络膜显像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59-464)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变化的相关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重要复检手段。人工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检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但存在的不足明显限制了其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检查具有检验效率高、重复性好、便于结果审核和确认等性能特点,但该技术方法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在应用时需要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检验流程和操作程序。为此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等3家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结合文献学习和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临床工作总结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术语和定义、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染色、临床应用范围、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阅片方式和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和报告、数据保存共享和再利用、检验人员的能力要求、标准化共10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28条专家建议。

  • 标签: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自动化 性能评价 结果报告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的病理形态特征,并总结相应的假性浸润模式。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病理科4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5例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的病例,共计9例,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有蒂腺瘤8例,黏膜下层可见肿瘤性腺体,类似浸润性腺癌。黏膜下层腺体结构和细胞形态与黏膜内肿瘤相同,局部黏膜下层肿瘤与黏膜内肿瘤有连续性。黏膜下层肿瘤呈推挤式的分叶状或巢团状,腺体轮廓平滑钝圆,腺体周围少量间质组织类似于黏膜固有层间质,部分病例腺体外围黏膜肌错综增生,并常见黏膜肌包绕腺体。有些病例黏膜下层腺体扩张、间质内黏液结节形成及含铁血黄素沉积。1例为发生在直肠的广基隆起型腺瘤伴局部高级别异型增生累及集合淋巴小结形成淋巴腺复合体,并陷入黏膜下层,类似浸润性腺癌周围被淋巴组织包绕。淋巴腺复合体内的肿瘤腺体和黏膜内病变相延续,并且组织形态相同,肿瘤前缘可见腺体轮廓呈推挤式类圆形,以及不连续的黏膜肌,无典型浸润性腺癌所有伴有的纤维间质反应、肿瘤出芽、腺体锐角分支及脉管浸润等形态特征。结论结直肠腺瘤伴黏膜下层假性浸润可总结为两种独特的形态模式,模式一为分叶状,缺少淋巴组织反应;模式二为淋巴腺复合体样。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黏膜下层肿瘤和黏膜内肿瘤形态相同,并有连续性,推挤式的腺体周围伴固有膜间质和黏膜肌包绕,并且无典型浸润性腺癌的形态特征。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复合体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哺乳动物耳蜗Kölliker器退化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噬现象。方法以P1~P14的SD大鼠耳蜗为研究对象,运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Kölliker器在耳蜗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显微和亚显微形态改变,并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分子生物实验观察自噬标记物LC3、Beclin1、P62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利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大鼠耳蜗Kölliker器支持细胞的形态从底回向顶回逐渐由假复层柱状上皮转变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层数和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形成成熟的内沟区域,并观察到自噬小体。免疫组化耳蜗Kölliker器支持细胞LC3-II、Beclin1、P62呈阳性。Western blot观察到P3~P10自噬相关蛋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哺乳动物耳蜗Kölliker器退化过程中存在时间依赖性的自噬现象。

  • 标签: 哺乳动物 耳蜗 Kölliker器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眼外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患者9例,招募健康志愿者10名。采用MRI连续冠状扫描观察和计算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肌肉体积的变化。根据检查结果分组:A组为双眼对称性DVD组,B组为非对称性DVD组,C组为健康志愿者组。将A组分为主视眼(A-D)和非主视眼(A-nD),B组分为显著DVD眼(B-s)和非显著DVD眼(B-m)进行分析,分别与C组眼外4条直肌和上斜肌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5例(10只眼),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2±4)岁;B组患者4例(8只眼),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8±8)岁;C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5±6)岁;3组间年龄(F=0.45,P=0.648)和性别(χ2=0.78;P=0.833)差异均无统计意义。3组间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F内直肌=0.52,F外直肌=0.62,F上直肌=0.72,F下直肌=1.16;均P>0.05)。眼外肌4条直肌中,A组和B组内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62.8±64.4)、(560.6±53.2)、(557.0±48.7)、(551.5±45.8)mm3]、外直肌[A-D、A-nD、B-s、B-m分别为(519.8±44.5)、(511.0±49.4)、(501.0±35.6)、(498.3±45.3)mm3]和上直肌[A-D、A-nD、B-s、B-m分别为(472.8±66.9)、(449.4±41.7)、(433.0±60.8)、(412.5±54.5)mm3]体积均大于C组[内直肌:(423.3±51.9)mm3,外直肌:(439.7±35.3)mm3,上直肌:(328.1±36.5)mm3],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A-D和B-m下直肌体积与C组相比[A-D、B-m和C组分别为(453.8±46.8)、(463.0±16.6)和(380.4±59.7)mm3],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DVD患者眼外4条直肌Pulley位置基本正常,但内直肌、外直肌和上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而对称性DVD主视眼和非对称性DVD非显著DVD眼下直肌体积大于健康人。

  • 标签: 斜视 动眼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盘结构改变以及与眼底形态标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患者90例15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1例52只眼,女性59例103只眼;年龄(57.1±14.2)岁;眼轴长度(AL)(28.5±2.6) mm。患者均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依据近视性黄斑病变分型将患者按照病变类型和程度分为非病理性近视组、轻度牵拉型病变组、重度牵拉型病变组、新生血管型病变组,分别为35、58、41、21只眼。通过数字化眼底照片和ImageJ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患眼视盘水平、垂直、最大、最小直径,视盘旁萎缩弧中δ区和γ区水平和垂直直径,椭圆指数,颞上动脉血管弓最上点和颞下动脉血管弓最下点之间垂直距离(VDA),颞侧动脉血管弓和视盘间夹角(Kappa角),视盘中心和黄斑中心凹之间距离(DFD),以及视盘水平轴和视盘中心至黄斑中心凹连线间夹角(DFA)。视盘直径和其他参数之间行相关性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视盘水平直径与δ区水平直径(r=0.300,P<0.001)、Kappa角(r=0.260,P=0.003)、椭圆指数(r=0.650,P<0.001 )呈正相关;与DFD呈负相关(r=-0.190,P=0.030)。视盘垂直直径与视盘水平直径(r=0.280)、δ区水平直径(r=0.330)和垂直直径(r=0.460)、γ区水平直径(r= 0.430)和垂直直径(r=0.390)、DFD (r=0.390)呈正相关(P<0.001 );与DFA (r=-0.210,P=0.001)、Kappa角(r=-0.210,P=0.004)呈负相关。与非病理性近视组比较,重度牵拉型病变组患眼视盘水平、垂直直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其中,水平直径差异不依赖眼轴和年龄差异;垂直直径差异由眼轴差异引起。与非病理性近视组比较,新生血管型病变组患眼视盘水平直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且不依赖眼轴和年龄差异;视盘垂直直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视盘结构与多个眼底形态标记相关,并根据高度近视患者年龄、眼轴及病变程度不同而呈现差异化。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盘 形态学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