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头颈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具有侵袭性的头颈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其证据来源主要为回顾性研究和基于人群的注册性研究。对于头颈腺样囊性癌的治疗,目前主流推荐是手术加术后放疗,不可手术者采用根治性放疗。但因回顾性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放疗在头颈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价值、放疗靶区、放疗剂量、分割模式、放疗新技术以及联合其他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CT在头颈病变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发布的头颈CT检查规范和专家共识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为进一步规范头颈CT检查,同时合理降低辐射剂量,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辐射防护学组联合,组织专业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从适应证、检查技术、辐射剂量优化和图像后处理四个方面对头颈各个部位的CT检查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为全国各级医院放射医师和技师提供参考。

  • 标签: 头颈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静脉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头颈头颈解剖结构复杂,属于重要功能区,深部病变易漏诊误诊,诊治具有一定难度。静脉畸形的诊断需结合各种脉管畸形的鉴别、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综合评定。静脉畸形的治疗以硬化剂注射为主,但也需因人而异。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头颈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脉管疾病 静脉畸形 头颈部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为头颈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主要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激活和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等。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派姆单抗和纳武单抗被批准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肿瘤的二线治疗,其他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需待进一步评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腺样囊性癌具有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疾病特征,原发部位的手术治疗对于腺样囊性癌至关重要。通过术前风险评估、术中合理切除、术后个体化放疗靶区划定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力求原发部位瘤体完整切除,以降低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

  • 标签: 腺样囊性癌/外科学 治疗选择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癌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头颈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30~72岁。总结病理学特点、治疗以及随访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14例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恶性上皮和间叶成分同时存在,1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恶性的上皮区域,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在恶性的间叶组织区域,波形蛋白呈阳性。在治疗上14例患者单纯手术治疗5例,手术后辅助放疗3例,手术后辅助放化疗6例。随访时间为2~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除1例随访21个月后失访外,其余13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4/13;8例死亡,死亡率8/13,5例无瘤生存。Kaplan-Meier法计算得到14例头颈癌肉瘤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57.1%、42.9%。结论头颈癌肉瘤临床罕见,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头颈癌肉瘤预后差,对于癌肉瘤患者应长期随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已在头颈疾病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与预测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提升了诊疗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头颈疾病应用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人工智能研究方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做好产学研成果转化,人工智能才能在临床上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走进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才能真正推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患者。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滑膜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头颈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7~75岁。总结其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镜下多由梭形细胞组成,表现出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部分还可见上皮样细胞形态,形成双相分化的典型病理特征。24例患者中除1例因无法耐受手术仅行活检确诊外,余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术后辅助放化疗8例。随访时间为3.0~1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2个月,失访2例;复发10例,肺转移5例,骨转移1例;死亡12例。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4%、58.9%和39.2%。结论头颈滑膜肉瘤复发率高,常远处转移,预后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尽可能行根治或扩大切除。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滑膜肉瘤 病理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头颈恶性肿瘤为全球七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且多伴发远处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大量运用影像组学对头颈肿瘤进行研究的报道,均提示影像组学在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头颈肿瘤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中的特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像组学在头颈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应对的挑战。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影像组学 预后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质子治疗头颈复发的腺样囊性癌(A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5—2010年间我院质子中心共收治了6例病理证实的局部复发的头颈ACC患者,均给予质子适形照射,剂量54.0~77.5Gy(中位数64Gy)分27~37次,2.0~2.5Gy/次。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质子治疗。总缓解4/6。1、3、5年总生存分别为6/6、5/6、2/6。急性不良反应为6/6,口腔黏膜反应为2/6。晚期不良反应中脑坏死为1/6,失明为2/6。结论质子治疗头颈腺样囊性癌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 标签: 腺样囊性癌/质子疗法 初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颈占位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头颈占位的新生儿病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28 d,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儿中22例以呼吸困难入院,15例因发现口腔或头颈肿物入院,2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合并局部感染者5例。所有患儿均行局部超声及CT或MRI检查;9例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者给予有创通气,其中有创通气超过48 h者6例次,需气管插管接人工鼻者4例次。治疗上行囊肿穿刺2例;行手术切除者31例;保守治疗7例。2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包括软腭成熟畸胎瘤3例,硬腭畸胎瘤1例,(口腔下牙龈)颗粒细胞瘤1例,舌根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1例,(右侧声门)息肉1例,(食管入口)息肉1例,舌根囊肿4例,喉囊肿1例,甲状舌管囊肿2例,淋巴管瘤2例,淋巴管瘤合并冬眠瘤1例,气管囊肿1例,食管囊肿1例,左侧颈部脓肿3例,枕部血管瘤1例,左侧颞顶部脓肿1例。结论新生儿期头颈占位易致气道梗阻,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根据肿物性质不同,治疗方案不尽相同。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呼吸困难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头颈黏膜黑色素瘤(head and neck mucosal melanoma,HNMM)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和口腔。由于头颈解剖结构复杂且肿瘤容易复发及转移,HNMM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手术及辅助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给HNMM的治疗带来令人欣喜的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头颈肿瘤肺寡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SBRT治疗头颈肿瘤肺寡转移患者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鼻咽来源12例,非鼻咽来源12例,共34个肺转移病灶行SBR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9.5个月,SBRT后出现新发病灶者13例,其中9例出现在SBRT治疗1年内。1年实际局控率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5.2个月,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46%;肺转移后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位于鼻咽和原发灶治疗后无瘤间期>1年者有生存优势。全组SBRT后均未观察到>3级放射性损伤,轻度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13%。结论SBRT治疗头颈肿瘤肺寡转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原发肿瘤来源于鼻咽者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治疗结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术后患者的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记录皮瓣面积、分型、供区切口是否裂开和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情况。并应用快速上肢功能障碍简式评分表(quick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对符合纳入肩部、上肢临床功能评价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比锁骨型和肩峰型皮瓣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情况,并选取43例中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30例,供区(观察组)和对侧(对照组)进行双侧对比评价。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取锁骨上皮瓣面积(4~10)cm×(10~18)cm,3例(5%)患者供区缺损宽度为8~10 cm,无法直接拉拢缝合,制取局部皮瓣修复肩部缺损,其他病例均直接缝合;3例(5%)患者术后肩峰区切口裂开,局部换药2周后愈合。随访时间为6~43(27±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外形不满意。43例患者中锁骨型28例(65%),肩峰型15例(35%);肩峰型运动能力值、Quick-DASH值均高于锁骨型[(14.4±4.7)分比(11.8±3.1)分,t=2.105,P=0.048;(16.9±11.6)分比(12.2±7.1)分,t=2.284,P=0.033]。30例同期行双侧颈部淋巴清扫的患者,观察组运动能力值、局部症状值及Quick-DASH值均高于对侧对照组[运动能力值:(13.4±5.8)分比(9.8±4.2)分,t=3.024,P=0.004;局部症状值:(4.1±1.0)分比(3.4±1.0)分,t=2.537,P=0.014;Quick-DASH值:(15.6±14.7)分比(5.2±11.1)分,t=3.106,P=0.003]。结论锁骨上皮瓣术后存在肩功能障碍,且与皮瓣分型相关。

  • 标签: 外科皮瓣 锁骨上动脉 Quick-DASH 供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治疗成为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的最新疗法,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也成为该领域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二者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但其联合增效机制目前未有定论。基础研究涉及免疫细胞和微环境免疫调节,临床研究包括联合治疗时机、放疗部位、治疗模式与剂量及受益人群的选择。文章主要阐述了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在头颈癌基础与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2002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举办全国首届头颈影像学术研讨会,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头颈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历程。20年来,针对头颈影像学存在的问题,通过CT和MRI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显著提升了头颈微小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并积极开展多模态影像学与人工智能在头颈疾病应用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头颈影像学的标准、指南和共识,取得了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一批标志性成果,构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头颈影像学检查、诊断、评估和预测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头颈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疾病 头颈部 影像学 多模态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头颈恶性肿瘤的评估是其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关键。评估内容不仅包含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位置、范围,也应同时涵盖器官功能状态以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的全过程。本文论述了头颈常见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评估方法,着重强调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对不同肿瘤、不同病例进行精准化、个体化的评估,以达到全面认识肿瘤并合理、精准施治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头颈EMP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4~74岁。病变部位位于鼻腔3例,鼻咽部2例,喉部2例,鼻窦1例,口咽部1例,颈部淋巴结1例。根据肿瘤病变范围,能彻底切除(切缘阴性)的首选彻底切除,不能彻底切除的行术后放疗或者单纯放疗。分析EMP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局部阻塞症状及局限性包块。所有患者病理均证实为单克隆浆细胞病变,骨髓穿刺均未发现异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10例患者中,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单纯放疗,2例同时接受了手术和放疗。随访时间为16~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2个月。在随访期间,5例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进展,1例单纯放疗患者及1例术后放疗患者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例术后给予放疗的患者,7年后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迹象。结论头颈EMP预后好,对于可彻底切除的病变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髓外浆细胞瘤 诊断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