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砷酸钠(NaAsO2)致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纤维化及自噬相关的DNA甲基化位点,筛选与纤维化及自噬相关的特异性甲基化基因。方法采用DNA甲基化芯片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BeadChips(850K甲基化芯片)对LX-2细胞(对照组)及NaAsO2干预(低、中、高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 μmol/L NaAsO2,干预48 h)致LX-2细胞纤维化及自噬模型进行全基因组DNA检测,寻找差异甲基化位点。对筛选出的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了解基因功能。结果高剂量组细胞纤维化及自噬模型构建成功。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存在25 817个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高甲基化位点12 083个、低甲基化位点13 7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蛋白结合、离子结合、催化活性、酶结合。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包括代谢通路、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内吞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进一步在启动子区,筛选出11个与纤维化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和29个与自噬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结论NaAsO2诱导LX-2细胞纤维化及自噬过程中存在大量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出与纤维化及自噬相关的特异性甲基化基因。

  • 标签: 亚砷酸盐类 人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自噬 D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云克)联合氯化锶(89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云克组37例采用单独云克治疗、89SrCl2组29例采用单独89SrCl2治疗,联合组29例采用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三组均治疗5 d,每月为1疗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云克组、89SrCl2组、联合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7.6%(25/37)、69.0%(20/29)、79.3%(23/29),联合组疼痛缓解率高于云克组(χ2=4.25,P<0.05);联合组骨转移灶有效率为41.4%(12/29),高于云克组的0.0%(0/37)、89SrCl2组的17.2%(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0.54,均P<0.01)。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云克联合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明显优于单独89SrCl2及单独云克治疗,且安全。

  • 标签: 肿瘤转移 骨转移癌 骨痛 亚甲基二磷酸盐 氯化锶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蓝对比染色法在黑色素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存档的黑色素瘤组织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对比染色后,用甲基蓝染液对比染色(实验组)和未用甲基蓝对比染色(对照组)2种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Melan A、HMB45、S-100蛋白、SOX-10和Ki-67的表达,分析2种方法对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结果判读的影响。结果经甲基蓝对比染色处理后黑色素被染成了墨绿色,与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的棕黄色对比鲜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定位准确,易于判读。黑色素和肿瘤细胞染色对比度和染色清晰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织完整度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少量黑色素含量的组织中,Melan A、HMB45、S-100蛋白、Ki-67和SOX-10的免疫染色中黑色素与DAB的区分度均较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富含大量黑色素的组织中,因为黑色素与DAB的显色相互重叠,区分度有限,其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蓝对比染色法是一种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对比鲜明、不影响抗原表达及不破坏组织结构等优点的具有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的处理黑色素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少量黑色素含量肿瘤组织中推荐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颅内动脉瘤(SI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SIA患者120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SIA患者15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677T和A1298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SIA分布、形态、破裂、大小及数量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并采用Logistic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SIA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χ2=13.703、11.016,P<0.05),但A1298C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2.851、1.560,P>0.05);MTHFR C677T位点CT+TT基因型{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1.792(1.107~2.900),P<0.05}及T等位基因[OR(95%CI)=1.775(1.216~2.593),P<0.05]是SIA的独立危险因素;C677T位点CT+TT基因型是SIA病灶增大[OR(95%CI)=3.077(1.376~6.880),P<0.05]和多发[OR(95%CI)=2.946(1.337~6.490),P<0.05]的危险因素。结论SIA发病与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明显相关,与MTHFR A1298C位点多态性无关。

  • 标签: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是发生在腺苷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mRNA上最普遍的内部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可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侵袭和凋亡等过程。m6A被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安装,被m6A去甲基化酶除去,被甲基结合蛋白识别,继而调节RNA代谢,包括翻译、剪接、输出、降解等。m6A水平的改变通过调控CDCP1、MYC、MZF1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6A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肾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肾肿瘤 N6-甲基腺嘌呤 基因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凶手。近几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患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家族史和基因变异。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DNA的修饰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DNA甲基化 羟甲基化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是高等生物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其通过3种不同的酶动态调控细胞代谢及各种生物学过程,参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m6A在风湿病中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研究发现m6A可通过调控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本文将对m6A甲基化及其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免疫反应 关节炎 m6A甲基化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苷(m6A)是目前最常见的真核mRNA甲基化修饰类型之一,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并参与控制基因表达重要调控机制。在相关甲基化修饰酶和蛋白的参与下,m6A通过影响mRNA“生命周期”进而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相关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将就mRNA m6A甲基化修饰对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作用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发育 生命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N-甲基硝基脲(MNU)诱导膀胱癌大鼠模型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组织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6~7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造模组和抑制剂组使用MNU诱导膀胱癌大鼠模型,抑制剂组给予PI3K抑制剂,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三组大鼠的膀胱形态学,对膀胱组织进行TUNEL染色,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AKT、mTOR、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抑制剂组的大体标本肿瘤体积和肿瘤数量均较造模组改善;TUNEL染色结果显示,抑制剂组的阳性细胞评分高于对照组和造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抑制剂组的p-AKT、p-mTOR蛋白表达含量较其他两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抑制剂组的Bcl-2/Bax比率较其他两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NU诱导膀胱癌大鼠模型中肿瘤组织的凋亡可能与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膀胱肿瘤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甲基亚硝脲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与黑素瘤相关的DNA异常甲基化位点,初步构建黑素瘤特异性甲基化谱。方法采用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 450K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对6例黑素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标本进行全基因组DNA检测,得出差异DNA甲基化位点。采用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KEGG_Pathway分析了解基因功能。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黑素瘤组织与瘤旁组织存在差异甲基化位点,共27 779个,其中16 673个为高甲基化位点,11 106个低甲基化位点。提高筛选条件为P < 0.01、︳Δβ︳> 0.2,过滤掉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探针、位于XY染色体上的探针以及交叉反应的探针,共筛选得到4 883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1 459(30%)个位于启动子区(包括TSS1500、TSS200、5′UTR、1st Exon)。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生长、分化、黏附、运动迁移、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等。KEGG_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黏着斑、癌症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黑素生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黏合连接、钙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基于"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位点对应的前16个基因、出现甲基化频率最高(CpG位点≥ 7)的基因、具有一定的功能或参与某条信号通路"条件,选出8个基因(KAAG1、DGKE、SOCS2、TFAP2A、GNMT、GALNT3、ANK2、HOXA9)作为黑素瘤候选生物标志物。结论黑素瘤组织存在较多高甲基化基因,8个差异甲基化基因有可能作为黑素瘤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表观基因组学 DNA甲基化 芯片分析技术 生物学过程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R损伤)是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它是由短暂的血流减少或停止再灌注引起的。I/R损伤可导致急性细胞死亡、组织损伤,甚至永久性器官功能障碍。肾脏I/R损伤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待深入的研究。RNA甲基化是一种新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转移、干细胞更新、脂肪分化、昼夜节律、细胞发育分化和细胞分裂等。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丰富的RNA分子修饰,m6A的研究已经证实它们参与了肾脏I/R损伤的调节。本文就m6A甲基化在肾脏I/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RNA甲基化 N6-甲基腺苷
  • 简介:摘要适应环境刺激的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6-甲基腺苷(m6A)是最具代表性的可逆性mRNA甲基化修饰之一。m6A通过影响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激酶B-胰岛十二指肠同源盒1信号通路,在胰岛β细胞的细胞周期和胰岛素分泌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近年来m6A及其甲基化调节蛋白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 标签: mRNA甲基化 N6-甲基腺苷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 作者: 吴汉生 黄树杰 庄伟涛 丁宇 高枕 乔贵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51504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州 510515,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系 51503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的生物学作用已被逐渐深入研究,在肿瘤中显示出越来越高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对表观遗传学在RNA修饰方面的深入研究,诸多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在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6A相关修饰蛋白具有成为肺癌临床诊治靶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m6A R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液中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水平以及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和去甲基化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40例AD患者作为患者组,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血样,提取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以及m6A甲基化定量等实验对METTL3、FTO和m6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被试血浆METTL3、FTO蛋白浓度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22.33±3.01)ng/mL,(25.63±1.70)ng/mL,t=6.055,P<0.01;FTO:(63.51±4.95)pg/mL,(69.60±4.60)pg/mL,t=5.704,P<0.01]。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ETTL3、FTO蛋白条带灰度值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0.399 5±0.028 7),(0.676 6±0.053 3),t=7.935,P=0.001;FTO:(0.439 4±0.017 8),(0.782 6±0.087 6),t=6.652,P=0.003]。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中METTL3、FTO表达水平比较,AD组均小于对照组[METTL3:(0.387 8±0.020 3),(1.010 0±0.177 0),t=6.041,P=0.004;FTO:(0.442 8±0.037 1),(1.003 0±0.090 4),t=9.931,P=0.001]。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中m6A水平比较,AD组小于对照组[(0.000 571±0.000 167)%,(0.002 514±0.001 284)%,t=6.041,P=0.004]。结论AD患者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ETTL3、FTO和m6A甲基化水平均下降,表明mRNA N6-甲基腺苷甲基化与AD的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阿尔茨海默病 甲基转移酶3 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 信使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与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盛泽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其中DN患者81例[男41例,女40例,年龄(61.5±14.2)岁]、糖尿病无肾病(DM)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57.7±10.8)岁];另纳入健康对照(NC)者77名[男39名,女38名,年龄(58.2±16.3)岁]。分别用酶循环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和FOL;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分析MTHFRC 677T&A1298基因多态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组间血清HCY、FOL水平,应用χ2检验分析各组间MTHFR基因分布差异。结果DN组HCY水平[(19.76±7.81) μmol/L]与DM组[(15.62±5.01) μmol/L]、NC组[(8.09±3.74)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1.738,P<0.001);DN组FOL水平[(12.18±3.01) μg/L]与DM组[(13.50±2.71) μg/L]、NC组[(15.43±2.95) 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978,P<0.001)。DN组677T等位基因频率[51.2%(83/162)]、677TT/1298AA纯合突变型频率[25.9%(21/81)]均高于DM组[33.1%(53/160);11.2%(9/80)]和NC组[33.8%(52/154);10.4%(8/77)] (χ2值:10.821、9.099,均P<0.05);1298C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21.6%(35/162)]、DM组[16.9%(27/160)]和NC组[18.2%(28/1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9,P>0.05)。677TT/1298AA纯合突变型个体HCY水平、FOL水平与其他基因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12.955、15.504,均P<0.05)。结论MTHFR 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所致HCY与FOL代谢异常可能为2型DN的遗传风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半胱氨酸 叶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 多态现象,遗传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等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行为障碍。目前,临床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有效率较低。(2R,6R)-去甲基氯胺酮(HNK)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关键代谢产物,既可以发挥快速持久地抗抑郁效应,又没有氯胺酮致幻、成瘾等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发现,(2R,6R)-HNK的抗抑郁效应与谷氨酸受体的调节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此外,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上调,真核延长因子2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的去磷酸化,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均在该药物抗抑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这些分子靶点在(2R,6R)-HNK抗抑郁效果中的作用机制,对开发新型、快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抑郁症 (2R,6R)-去甲基氯胺酮 谷氨酸 抗抑郁
  • 简介:摘要m6A甲基化可以调节机体RNA的代谢,参与乳腺癌的发病过程。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m6A结合蛋白共同调节m6A甲基化修饰的动态可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TL)3、MELLT14、KIAA1429、去甲基化酶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YTH结构域家族蛋白1~3等相关因子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m6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靶点。

  • 标签: 甲基化 乳腺肿瘤 调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甲基化芯片与生物信息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细颗粒物(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的差异甲基化位点及其包含的基因和通路,为进一步研究PM2.5对HBE细胞毒理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用10 μg/ml和50 μg/ml PM2.5水溶物染毒HBE细胞24 h,即PM2.5 10 μg/ml染毒组(低剂量组)和PM2.5 50 μg/ml染毒组(高剂量组);用未染毒的HBE细胞作为对照组,将DNA片段与芯片进行杂交,芯片扫描读取数据后分析数据,筛选差异甲基化位点,进行差异甲基化位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功能表观遗传模块(FEMs)分析整体差异甲基化位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共筛选出127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包含89个基因,其中甲基化水平升高的有55个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的有72个,甲基化差异位点主要集中在Body区域和UTR区域。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共筛选出238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包含168个的基因,其中甲基化水平升高的有127个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的有111个,其差异位点也主要集中在Body区域和UTR区域。通过FEMs分析,筛选出8个相互作用最多的基因,其中6个基因有明显甲基化水平变化。在低剂量组的甲基化差异位点中找到与细胞凋亡相关的MALT1基因;在高剂量组的甲基化差异位点中找到与癌变相关的PIK3CA、ARID1A基因;在FEMs分析结果中找到与肿瘤抑制相关的TNF基因。结论PM2.5染毒HBE细胞后,引起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变化,筛选出细胞凋亡和癌变相关基因,提示PM2.5致癌致突变作用可能与DNA甲基化有关。

  • 标签: 甲基化 细颗粒物 基因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DNA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最常见的RNA表观遗传修饰,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TL14)是催化m6A修饰的主要甲基化酶之一,参与调节RNA剪接、翻译及降解等生物学进程。最新研究表明METTL14不仅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预后及抗肿瘤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深入了解METTL14在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基于m6A修饰的肿瘤防治提供新的临床标志物及药物治疗靶点。

  • 标签: 肿瘤 N6-甲基腺嘌呤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 信号通路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诊治的6例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资料、基因测序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儿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4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Ⅰ型,2例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Ⅵ型伴感音性神经耳聋、脑病及Leigh样综合征。5例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4例患儿尚未发病,2例已发病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和2日龄,均在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及呼吸异常等症状。6例患儿尿3-甲基戊烯二酸浓度为22.38~77.09 mmol/molCr,均高于正常切值。检测到2种基因11种变异,其中10种变异未被报道。4例患儿检测到7种AHU基因变异,分别为c.656-2delA、EX5-EX6 Del、c.942+3A>G、c.373C>T p.(R125W)、c.895-3C>G、c.667C>T p.(R223X)和c.894+5G>A,均未报道;2例患儿检测到4种SERAC1基因变异,包括c.548G>A p.(R138Q)、c.442C>T p.(R148X)、c.1339C>T p.(R447X)和c.973dupA p.(M325Nfs*5),仅c.442C>T p.(R148X)为已报道变异。经限制亮氨酸饮食及左卡尼汀治疗后,4例AUH基因变异患儿效果较好,2例SERAC1基因变异患儿治疗效果较差。2例已发病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和(或)智力落后,其余患儿发育正常。结论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患儿临床异质性明显、病情轻重不一,基因变异多为剪接变异,其次为无义变异、错义变异及移码变异,无亮氨酸饮食及口服左卡尼汀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基因 新生儿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