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固定联合部分切除治疗双眼不对称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后固定治疗双眼不对称亢进3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轻侧行后固定,严重侧则行部分切除,观察术后水平、垂直斜视度、V征、双侧亢进功能及其不对称性的变化,随访5~10个月。结果30例中有27例(90.00%)治愈,手术后垂直斜视度由术前的(11.70±3.97)PD改善为(1.90±2.30)PD(t=18.326,P<0.001),功能亢进严重侧由3.00(3. 00, 3.25)级减弱为0.00(0.00, 1.00)级(Z=-5.106, P<0.001),轻侧由2.00(1.00, 2.00)级减弱为0.00(0.00, 0.00)级(Z=-4.964, P<0.001),手术后下功能亢进双眼之差由术前的1.50(1.00, 2.00)级减小为0.00(0.00, 1.00)级(Z=-5.069, P<0.001)。结论后固定联合部分切除治疗双眼不对称亢进效果良好,术后眼球运动趋于对称而协调,原在位垂直斜视矫正好。

  • 标签: 固定术,后,切除术,部分,下斜肌 亢进,下斜肌,不对称 斜视,垂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肾部分切除被更多地应用于复杂肾肿瘤的治疗。本文分别对大体积肾肿瘤、完全内生型肾肿瘤、肾门/肾窦肿瘤,以及特殊组织类型的肾肿瘤展开述评,并对复杂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的现状、技术难点和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复杂肾部分切除

  • 标签: 肾肿瘤 复杂型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部分切除(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在脾良性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脾脏良性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PS组和腹腔镜全脾切除(laparoscopic total splenectomy, LTS)组。结果4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LPS组21例,LTS组25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输血率、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及1个月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及第5天血小板计数、术后并发症(出血、发热、脾窝积液、胰瘘、静脉血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LPS组术后第5天白细胞计数、术后1个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均低于L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2.146,-2.089,χ2 =4.293,均P<0.05)。结论LPS能为脾脏良性实体肿瘤患者获益,符合精准外科发展理念。

  • 标签: 脾脏肿瘤 脾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固定(IOBT)在伴有轻中度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IOBT或者部分切除的外V征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IOBT组和部分切除(IOMYE)组,各20例。IOBT组行双眼IOBT+水平斜视矫正,IOMYE组行双眼IOMYE+水平斜视矫正。比较2组手术前后水平斜视度(HD)、V值、黄斑视乳头夹角(FDA)及功能(IOA)等变化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IOBT组17例(85%)治愈,IOMYE组14例(70%)治愈。IOBT组手术前后FD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3,P=0.205)。2组间手术前后FDA、IOA、V值变化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88,P<0.001;t=-3.701,P=0.001;t=-8.519,P<0.001)。IOBT组术后无一例过矫为A征。IOMYE组6例V征过矫为A征,IOA轻度不足8例。结论:IOBT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伴轻中度亢进的外V征,是传统减弱的补充。

  • 标签: 下斜肌后固定术 V征 下斜肌功能亢进 下斜肌功能不足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目前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但是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低。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和放疗技术的发展,以膀胱部分切除(partial cystectomy,PC)为主的保膀胱综合疗法重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综述PC目前的应用现状和治疗进展。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保留膀胱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瓦合眼轮匝瓣用于眼袋切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接受眼袋切除患者100例[男25例,女75例,年龄20~60(38.39±3.3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睑皮肤入路眼袋切除,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红肿、小血肿、少量分泌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89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62,P<0.05)。结论双层瓦合眼轮匝瓣用于眼袋整形可达到较满意效果,安全性较好。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 眼袋切除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式对喉部分切除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吞咽功能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9月某三甲医院行喉部分切除的首诊喉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患者25例(垂直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患者12例(水平组)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17例(SCPL组)。观察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行X线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改良误侵误吸计分量表(MPAS)评估,术后15、20、30 d采用吞咽评估量表(GUSS)评估3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3组患者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 GUSS、VFSS+MP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时间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460.693,P<0.001,时间对GUSS评分有影响;以手术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218.387,P<0.001,手术方式对GUSS评分有影响;时间与手术方式交互时F=164.033,P<0.001,3组式不同时间点的吞咽功能发展趋势不一样。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对吞咽的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和SCPL对吞咽功能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内不能依赖残喉自身的括约肌功能获得较好的代偿,且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周期。

  • 标签: 喉肿瘤 喉部分切除术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镜部分切除与肾根治性切除治疗T1b期肾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肾部分切除组(49例)和肾根治性切除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后血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肾部分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肾根治性切除组,中出血量少于肾根治性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Scr和BUN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肾部分切除组的Scr、BUN水平均低于肾根治性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 vs.4.1%、1.9% vs. 2.0%,均P>0.05);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94.3%)vs.47例(95.9%),P>0.05]。结论后腹腔镜部分切除与肾根治性切除治疗T1b期肾癌的短期疗效、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相似,但后腹腔镜部分切除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皮瓣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皮瓣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皮瓣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皮瓣携带部分背阔修复上述缺损,即切取皮瓣时远端自背阔深层分离,组织瓣携带部分背阔,其大小视硬脑膜缺损大小而定。结果8例患者的创面面积为12 cm×8 cm~17 cm×15 c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例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 d组织瓣远端出现水泡和瘀斑,经换药10 d后痊愈。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均存活,术后背部供区少许瘢痕增生,复查肩关节活动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皮瓣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斜方肌 背阔肌 头皮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固定治疗伴有功能亢进的轻度非共同性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轻度垂直斜视1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伴有单眼下+1级~+3级功能亢进。所有患者均接受后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手术后垂直斜视度、功能及黄斑视盘夹角(FDA)的变化。结果手术后垂直斜视度由手术前(5.76±1.71)PD改善为(0.12±0.49)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1, P<0.001);功能分级由(1.82±0.64)级减少为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23, P<0.001);手术后FD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9, P=0.199)。随访期间亢进、垂直斜视度、代偿头位均改善,无过矫。结论后固定治疗伴有功能亢进的轻度垂直斜视安全而有效。

  • 标签: 后固定术,下斜肌 垂直斜视,轻度 功能亢进,下斜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部分切除治疗锁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成人锁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旷置组(21例,单纯行锁骨部分切除)和重建组(21例,患者行取自体髂骨的锁骨重建)。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及美国肩肘外科学会(ASE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 12.0±3.5)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时,旷置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 82.81±3.70) %,ASES评分为(83.10±3.82)%;重建组分别为(83.14±5.15) %、(82.33±4.35)%,两种手术方式的肩关节活动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811、0.550)。结论锁骨部分切除与重建式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别,是治疗锁骨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锁骨 骨髓炎 外科手术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早期肺癌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亚肺叶切除逐渐受到胸外科医生的重视。但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院自2014年提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APL)"理念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总结,为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外科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管理和护理措施,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率、医疗成本的原则,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实现缩短住院时长、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一种加速康复理念。国内外学者已提出ERAS理念在多个临床专科的应用,但在泌尿外科手术,尤其是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本文概述ERAS在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现状并提出思考与展望。

  • 标签: 肾切除术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部分切除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广泛开展于临床,并运用于部分合适T2a肿瘤手术的治疗中。肾脏血流控制技术是该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既关乎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又影响到术后患肾功能的远期预后。本文现对腹腔镜部分切除中肾血流控制技术的发展、运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射频消融与肾部分切除对于小肾癌(直径不超过4 cm)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后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小肾癌患者60例记作实验组;另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和随访情况。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后腹腔镜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为(52.92±6.11) min,短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组[(65.92±7.22) min,t=10.6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22±1.42) d,短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组[(10.87±2.61) d,t=14.7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射频消融组中失血量为[(20.71±7.25) ml],少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组[(51.05±10.82) ml,t=18.0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组(15.00%,χ2=4.9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小肾癌可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随访效果与肾部分切除类似。

  • 标签: 小肾癌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 射频消融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球结膜部分切除治疗球结膜松弛症患者溢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确诊为结膜松弛症并伴有溢泪症状,接受部分结膜切除手术治疗且完成随访的27例(27眼)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结膜松弛症均为Ⅲ级或以上,接受球结膜部分切除后,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及结膜脱垂体征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变化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泪河高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的溢泪症状均消失。拆除结膜缝线后未见切口处的结膜裂开。至术后平均15个月的随访期间,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见结膜松弛症复发。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均显著提高(P<0.001),术后12个月下泪河高度较术前提高(t=-14.642,P<0.001)。结论:切除松弛脱垂的球结膜,间断缝合球结膜切口,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可有效避免手术中结膜撕裂和术后结膜切口裂开等手术并发症,能够改善患者的溢泪,一定程度上稳定泪膜,且安全、有效。

  • 标签: 结膜松弛脱垂 溢泪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