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朝核问题的核心是美朝关系问题,美朝之间的博弈影响并左右着六会谈的进程。美国在既定的对朝战略目标下,在国内强硬派和务实派的政策转换中采取不断变化着的对朝策略;热衷朝美直接对话的朝鲜由于其弱势地位,不得不为应对美国变幻不定的政策措施而变换手法。六会谈的多边性地位及其维护谈判的公正性正在受到美朝双方博弈的挑战。

  • 标签: 六方会谈 美朝博弈
  • 简介:朝核问题六会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朝核问题的症结是朝美两国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与互相敌视,使得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六会谈反映了东北亚各国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意愿,增强了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信心。

  • 标签: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前景 地区安全 合作机制
  • 简介: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实力的质疑,“美国衰落”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美国衰落”具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从国家实力的构成看美国并未衰落。之所以产生“美国衰落”,一是美国确实存在某些实力受损的方面;二是源于美国国内的危机与忧患意识;三是国际关系经验和理论的误导。此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倾向也是“美国衰落”一定程度上流行的原因。

  • 标签: 美国衰落论 根源 本质
  • 简介:自斯里兰卡独立以来,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的族群对抗日趋激烈,从早期的议会争斗发展到后期的军事交锋,直至内战结束后才有所缓和。与此同时,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也处于国内纷争的直接威胁之下,深刻影响着斯里兰卡的走向。一直以来,僧伽罗与泰米尔的'族群冲突'始终贯穿于穆斯林的'族群建构'进程中,形成了斯里兰卡所谓的'穆斯林问题'。作为斯里兰卡国内的主要族群,穆斯林并没有被看作利于冲突解决的关键第三,而是沦为边缘化的利益相关。本文认为,斯里兰卡的战后和解与改革,都不能缺少穆斯林的社会参与和政治认同。

  • 标签: 斯里兰卡 族群冲突 摩尔人 穆斯林问题 族群政党
  • 简介:朝核问题六会谈历时5年,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历程。看似回到了原点,但仍不失为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对于建设地区安全机制的一次有益探索。当前,由于有关国家对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特征在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各国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在建设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问题上的认识差距依然很大.但六会谈的基本形式和发展思路仍为各国有识之士所认同。

  • 标签: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地区安全机制
  • 简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南—北"("弱—强")型合作模式成功机率较高。广西与东盟应立足现有基础,联手引进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努力提升"弱—弱"型为主的合作模式,开辟一条借力第三市场、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新路径。如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打好区域性招商组合牌、主动切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体系、加大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引进力度等。

  • 标签: 中国 东盟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欧美 日韩 广西
  • 简介:散文主要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种。抒情散文是通过抒情方法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既有托物言志的,也有以景抒情的,一般都应细腻、清新、真切,甚至要追求诗意。叙事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三种情况,要求人们汰除繁枝密蔓,抓住重点细节,还要求人们以抒情的方式叙事,要有感慨与含蓄

  • 标签: 散文 抒情 叙事 托物言志 以景抒情 含蓄
  • 简介: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历经死敌-好友-伙伴-对手的多般变化。近年来,围绕着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美国在欧洲新建军事基地、欧洲常规力量部署以及能源领域的矛盾冲突,俄关欧三关系复杂,尤其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各方的矛盾表现得更为明显。

  • 标签: 俄罗斯 美国 欧洲 北约东扩
  • 简介:2013年11月,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乌克兰反对派大规模示威,从而导致乌克兰爆发独立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2014年2月22日,基辅政权更迭,中央权力机关由亲西方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把持。

  • 标签: 乌克兰 协调 自由贸易协定 亚努科维奇 民族主义者 政治危机
  • 简介:南唐后主李煜以其杰出的词作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他的词,流传千古。但对李煜其人应该如何评价?千百年来却其说不一,近几十年来,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被不少文章一再重复地称为"贪图享乐"、"荒淫误国"、"懊丧哀叹"甚至"眷念宫女胜于亡国之痛"等等。本文提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李煜--南唐灭亡是历史大势所趋,不能强求李煜。而李煜做为一国之君,他做到了宽待宗室,仁爱百姓,忠于爱情,并能组织抗宋战争,亡国不亡志,身为囚徒而心不屈服。李煜应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

  • 标签: 李煜 亡国之君 人品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公正评价
  • 简介:印度戏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其梵语戏剧和古希腊的悲剧及中国的京剧于近现代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印度古代戏剧起源较早,公元前后产生的戏剧学专著《舞》对戏剧艺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但现存剧本均成于公元之后,四五世纪的戏剧家迦梨陀娑世界闻名。近现代戏剧依然丰富,官方语印地语戏剧家帕勒登杜和伯勒萨德、民间戏剧罗摩本事剧和黑天本事剧等都值得书写。

  • 标签: 印度戏剧 沙恭达罗 本事剧
  • 简介:“核禁忌”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具有感召力的.然而,“核禁忌”理论本身存在诸多矛盾和谬误之处.不使用核武器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禁止性规范,“核禁忌”也无法削弱核威慑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尽管自广岛、长崎之后核武器再也没有被使用过,但许多决策者都有过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只是根据理性分析、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这一选择.而从政治心理学的层面分析,“核禁忌”理论显然夸大了单一规范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尤其在不同的利益相互冲突的场景下,国家安全往往具有压倒性的地位.事实上,冷战后的全球核态势发展并没有受到这种禁忌的束缚,却时而出现倾向于使用核武器的势头.近年来,美国正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并积极研发新型核武器.以美俄为代表的核大国也通过调整自身的核战略为可能实施的核打击大开方便之门.似是而非的“核禁忌”实际上反而增强了核威慑的必要性.虽然“核禁忌”在推动一系列核军控条约以及扩大无核武器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单纯依靠观念的力量并不能引领人类走向无核世界.只要引发地区冲突和安全困境的政治根源得不到化解,核武器作为战争的工具之一就有可能被使用.而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稳定,核威慑的必要性在短期内仍然无可替代.

  • 标签: 核禁忌 核威慑 核伦理学
  • 简介:从事越南研究工作的学者都耳濡目染过'汉越词'、'汉越语'、'汉越音'等现象,有的同志还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成绩可喜.然而并不意味着此类问题无堂奥可入了.笔者认为可以把'汉越词'、'汉越语'、'汉越音'等问题扩大为'汉+越→X'现象来研究.拙文拟对'汉+越→X'现象的界说及其内容、成因、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同仁方家.

  • 标签: 越南 “汉越语” “汉越词” “汉越音” 汉文化
  • 简介: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 标签: 政治发展 新加坡 政治现代化 集权政治 现代型 政治民主化
  • 简介:选题策划在编辑工作中十分重要。要成功地进行选题策划,编辑人员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政策观念,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确立创名牌出精品的意识,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学识水平,又要精通编辑的业务技术。在选题策划的操作过程中,编辑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要广泛搜集信息,优化选题结构,突出自身强项,把握生产规模;要看准时机,不懈竞争,勇于创新

  • 标签: 编辑 选题 策划 素质 原则 方法
  • 简介:《奉俄协定》是苏联政府为了落实其在《中苏协定》中关于共管中东铁路权益,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集团所签订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不仅开了苏联与中国地方当局订立协约的先河,同时对中苏关系乃至整个远东地区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奉直两个军阀集团之间的关系走向直接影响了奉苏交涉谈判进度和《奉俄协定》的签署,但该协定作为主权国与地方当局签订的协约有违于国际法的规定.

  • 标签: 奉俄协定 苏联 张作霖
  • 简介:印度的粮食问题文富德ONINDlA’SFOODPROBLEM¥WenFudeThepapermakesadetailedstudyofIndia’sfoodissue,itssourcesanddevelopment,andthepolicyste...

  • 标签: 粮食问题 粮食收购 印度政府 粮食生产 进口粮食 粮食供应
  • 简介:自2017年年初至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一系列事件(诸如金正男遇刺、蒂勒森出访东北亚三国、美韩军演、“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上任)的综合作用下显得愈发扑朔迷离。另一面,白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之后,朝鲜核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诸如六会谈的一些区域性的制度构建也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在东北亚地区建立长久稳定、强制有效的安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中国崛起和东北亚地区两极格局的回归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并且在文末处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建设尝试,即以中美两大国协同为前提.包括朝韩两国在内建立制度化的四会谈.以消除朝鲜半岛上不断升级的核安全困境。

  • 标签: 中国崛起朝核六方会谈 区域安全制度 东北亚区域秩序 霸权转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