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五四文学的研究兴趣将越来越转向文学自身。郭沫若《女神》留给后世的启示性意义,也许将主要在新诗形式方面。新诗在韵律节奏探索上的一系列尝试和突破表明,新诗中“自由派”与“格律派”之争并非文学史描述中的那种两军对垒,而与诗人创作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郭沫若《女神》 新诗形式探索 诗人创作个性
  • 简介:安部公房是日本现代派代表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的特色是运用超现实的寓意表现揭示现代人的种种生存困惑,探索人的存在意义。他在作品中常常通过“封闭的空间”、“流动之物、变形之物”、“荒漠”来象征性地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孤独、苦闷和无家可归的感觉,督促人们反观自我,认清自身所处的社会的荒谬,从而奋起与命运抗争。因此,读来不仅不觉其荒诞,反而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这一艺术特色正是安部公房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 标签: 安部公房 存在主义 超现实主义 寓意表现 变形 荒诞
  • 简介:莱蒙托夫是俄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蕴涵着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关系的思考。在他的创作中,主张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要融入大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开了早期的生态文学的先河。结合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解读和诠释莱蒙托夫的作品,对我们深有启迪。

  • 标签: 莱蒙托夫 高加索 生态文学 俄国
  • 简介:一些论著多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狭窄”,“缺乏深广的现实内容”。其实,归有光散文创作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相当广泛;其回忆往事,悼念亲人之抒情记叙小品文恰恰是对我国传统散文题材领域的创新、拓宽和发展;此外,归氏在文艺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

  • 标签: 归有光 散文 题材 “狭窄” 拓宽与创新
  • 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杰出的阿塞拜疆诗人尼扎米·占贾维的终身文学成就。他作品中独特而富有诗意的文学创造与普世性的文学主题,跨越了阿塞拜疆的边界,影响了世界文学。本文重点关注《五卷诗》中的五篇叙述长诗,包括《秘密宝库》、《霍斯鲁与西琳》、《莱伊拉与马季农》、《七美人》和《亚历山大之书》。尼扎米·占贾维的代表作为阿塞拜疆文学带来了口头史诗风格。本文还讨论了尼扎米·占贾维的出身与国籍问题,文中介绍的所有历史事实均表明尼扎米·占贾维是伟大的阿塞拜疆籍诗人。

  • 标签: 尼扎米·占贾维 《五卷诗》 阿塞拜疆文学
  • 简介:民族行为差异是民族心理差异的体现。不同民族在修辞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与其民族心理具有对应性。俄汉两个民族受自身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民族心理认知方面存在差异,这也体现在比喻喻体的使用上。

  • 标签: 民族心理 比喻 俄语 汉语
  • 简介: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渗透,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示下,心理战略委员会特别成立了一个东南亚计划小组来负责制定编号为PSBD-23号的东南亚心理战略计划。但是,在PSBD-23号文件筹划过程中,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对如何扩大在东南亚的心理战略计划有不同的看法,使得该文件的制定过程颇多磨难。虽然经过妥协,该计划最终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但其实施效果却不应过分夸大。

  • 标签: 美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东南亚 泰国 心理战
  • 简介: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对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对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信任 权力格局失衡 心理调适
  • 简介:冷战期间,美国为将南越建构成反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在南越积极利用越南文化实施了大规模的心理战,其中利用越南"丧葬文化"实施的"游荡的鬼魂"计划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1961-1972年期间,为了平定南方的"叛乱",美方利用越南人"灵魂不死"观念及死后讲究体面葬礼、希望葬入祖坟并得到永久祭祀的传统开展心理攻势,不断借助宣传媒介暗示对手必然会"客死他乡",既没有坟墓,也没有葬礼,更得不到子孙的永久祭祀,他们的灵魂将会四处游荡,永远得不到安息。这种心理攻势唤起了在南越境内艰苦环境下开展斗争的越共、北越士兵的心理恐惧以及对前景的担忧,极大消解了他们的斗志,导致大量士兵投降,彰显了传统文化作为心理战武器的强大功效。

  • 标签: 丧葬文化 美国 越南 心理战 越战
  • 简介:<正>印度在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深受西方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在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西方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反映在诸多方面。同时,印度又是一个传统凝聚力极强的民族。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宗教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多语言多民族的排他性,种姓等级制度的顽固,都在表明传统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

  • 标签: 现代化进程 印度教 传统主义 西化 印度社会 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