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2月1-2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主题"2015年中国周边外交的评估展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外交部亚洲司,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全球战略研究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周边外交 研讨会综述 展望 评估 经济研究所
  • 简介:2015年,南海局势出现了两个于我不利的重要新变化。一是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受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决定,并择期于2016年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二是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对南海问题的关注骤然上升,并首次派遣军舰驶入我南海在建岛礁12海里内。我国的南海维权面临诸多外交、安全及国际法挑战,需要认真对待仔细权衡,特别是需要将南海维权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框架下审慎处置,服务于国家的大战略目标。

  • 标签: 南海 海权权益 美国 中美关系
  • 简介:人文交流有助于各国民众加深了解、沟通顺畅,这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高质量的人文交流是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现状进行梳理,针对目前“16+1”合作机制在人文交流方面存在的挑战和瓶颈加以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 标签: 中东欧国家 中国中东欧 交流现状
  • 简介:2016年8月26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和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AsianCenter,UniversityofthePhilippines,Diliman)共同举办的“中菲关系发展的前景挑战”(ProspectsandChallengesofPhilip-pine—ChinaRelations,MovingForward)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东主楼701会议室举行。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复旦大学 CENTER 国家关系 菲律宾 the
  • 简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对公共外交而言,要进一步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需要集中力量向国际社会讲清楚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条件性贡献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努力平衡好对内对外、'有为''不为'、面向发达国家面向发展中国家这三对关系。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梦 国际社会 理论与实践 外交工作 “有为”
  • 简介:印度尼西亚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近些年,印尼制定了新的海洋发展战略,推出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但印尼要实现发展海洋经济、打造海洋强国的目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中印尼应以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船舶制造、内海航运及相关产业为重点,深化两国的海洋经济合作。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海洋经济 中印尼海洋经济合作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滨海旅游
  • 简介:2016年6月27—28日,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东盟共同体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国际研讨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共同体 研讨会综述 对接 东盟 复旦大学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的质的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未来,中国—东盟需要在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金融合作领域加大对接力度,从而共建中国—东盟共同的经济增长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发展战略 “边界上”合作 “边界后”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近年来,中国成为湄公河流域国家重要旅游客源国,发生在澜湄域内的涉及中国公民的旅游安全事件增多并表现出受侵害程度深和分布地域广的新特征,旅游安全合作成为实现澜湄区域和平发展亟需扩展的领域。面对在旅游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上的缺失和复杂挑战,澜湄合作机制应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下遵循亚洲安全观要求,依托已有非传统安全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旅游安全合作机制,以低敏感领域的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更高层次的安全合作,共同面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形势对澜湄旅游合作带来的挑战。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公民 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湄公河流域 工作组会议
  • 简介:马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地区文明交汇往来的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马木鲁克统治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的马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马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的引入和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马木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崛起则可看作马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的成功转型.事实上,马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马木鲁克制度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埃及的马木鲁克群体和以之为主导的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
  • 简介:20世纪中期以来伊斯兰世界的急剧变化让建立“真正的”伊斯兰国家成为一些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倡议和政治行动,也成为穆斯林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近年来,活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更让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体制和相关概念产生了疑问.本文试以“伊斯兰国家”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伊斯兰国家”及其发展进行探析,指出复兴或重建“伊斯兰国家”的呼声是基于对穆斯林社会政治发展史理想化的解读,在今天一味强调早期穆斯林社会的典范作用,实际上可能会将伊斯兰教的发展带入另外一个困境.

  • 标签: 乌玛 伊斯兰国家 哈里发
  • 简介:阿拉伯的“塞吉阿”韵文,曾散见于贾希利叶时期的演说辞、箴言巫师卜辞.由于它和《古兰经》的密切关系,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初反而受到抑制.后来伴随着书牍文学的兴起,“塞吉阿”韵文传统得以复兴,被广泛应用于书信写作、书籍序言和标题,在伊历四世纪也出现了以韵文描写虚构故事的玛卡梅文体.我国的辞赋传统历史悠久,辞赋的起源和它的早期应用“塞吉阿”颇有类似之处.本文以“塞吉阿”和贾希利叶时期的巫师传统为主线,以中国辞赋的早期发展为副线,比较了“塞吉阿”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后、辞赋在儒教兴起之后的不同命运.本文也试图说明巫文化在韵文的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的特殊意义.

  • 标签: 塞吉阿 辞赋 韵文 演说 巫师 玛卡掩
  • 简介:东亚和平是这个地区所有人憧憬和追求的最大目标。日美同盟升级,日本国会通过安保相关法案,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变数。此外,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以来,南海问题也备受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中日韩合作对维护东亚和平稳定尤为重要。

  • 标签: 日美同盟 南海问题 日本国会 力量对比 国际格局 中韩
  • 简介: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类。结构性因素包括边境冲突、中巴关系、水资源争端和国际地位竞争等;非结构性因素包括贸易不平衡、签证问题、历史认知问题和战略差异等。这两类问题都呈分化、泛化趋势,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和重要性也在变动之中。中印两国应当稳定结构性因素,推动两国在非结构性因素领域的合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空间,以软化、弱化、淡化传统问题对中印关系的障碍,在中印间塑造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

  • 标签: 边境争端 贸易不平衡 西藏跨境水资源 新型大国关系
  • 简介:2016年10月16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西北周边局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挑战进展”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1楼会议室召开。

  • 标签: 丝绸之路 经济带 研讨会综述 中国 局势 北周
  • 简介:从新中国成立迄今,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经历了“初创期”“调整期”“建制期”三大阶段,建立了以“对外传播”和“人文交流”为主要支撑的战略架构,并形成了“主动引导”“内外并重”“依托传统”等鲜明的特点,凸显了中国公共外交含蓄、包容强调合作的内在机理。

  • 标签: 中国外交 历程特点 外交历程
  • 简介:近年来,亚太区域一体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在双边FTA不断增加的同时,多边和跨区域的"超级FTA"初现端倪并加速发展,TPP和RCEP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大大加快了FTA建设的步伐,FTA伙伴地缘范围日益拓展,FTA涉及的领域和议题不断扩大,FTA战略框架初步绘就,国内自贸区试点也为参与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谈判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应着力提升FTA层级,实现FTA网络的查漏补缺和市场开放水平的高低兼容;着眼长远,使FTA建设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拓展和深化相适应;未雨绸缪,提早研判TPP的潜在扩容,努力实现之相向而行;夯实基础,着力强化周边国家和南南伙伴间的FTA建设。

  • 标签: TPP RCEP FTA战略 周边外交
  • 简介:德鲁兹派是叙利亚除阿拉维派之外最重要的伊斯兰少数教派之一,今主要分布于大马士革东南部的苏伟达省.近现代以来的历史经验造就了德鲁兹派对复兴党推行的世俗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强烈认同.阿萨德家族执政以来,德鲁兹派精英在叙利亚政治体制中得到充分整合,同时教派人口结构、德鲁兹社群间的跨国联系以及移民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区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现实利益、教派生存环境、集体认同等诸多考量决定了德鲁兹派总体保持中立立场.2013~2014年,以“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在叙利亚迅速崛起,对叙德鲁兹派的生存产生了重大威胁,迫使后者在继续艰难维持中立的同时转向自卫性军事防御立场.

  • 标签: 德鲁兹派 叙利亚 叙利亚内战 伊斯兰极端主义
  • 简介:2015年,西亚地区进一步延续着剧烈动荡的高危险局面,亟待建立新的有序化的地区安全秩序。当前西亚地区乱局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新常态、无序化的特点趋向,表明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更加激烈化和复杂化。美国在西亚地区的主导权逐步丧失,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下降势头均比较明显。因应西亚地区局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国对西亚外交政策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调整,其中不乏亮点,尤其是介入地区的热点问题解决,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要主动参与西亚地区新秩序构建,统筹好中国、美国、西亚三边关系,把西亚地区打造为中国构筑新型周边关系的新基轴和新支点。

  • 标签: 西亚乱局 中国外交 新型周边关系 新基轴
  • 简介:伴随着1990年代印度对信息管理的放松,美国媒体进军印度市场并终成蔚然大观。通过以社交媒体影响印度'会话方式'、以有线电视对印度进行'认知塑造'并对印度媒体报道框架进行潜移默化的引领,美国媒体在议程设置、内容控制、事件解释等层面拥有了对印度的结构霸权和话语权力。

  • 标签: 话语权力 议程设置 蔚然大观 信息管理 国际传播 内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