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对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的操作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操作台面不同方位,不同斜度水平及男女性别对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均有影响,研究结果为操作台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 标签: 操作速度 操作台面 方位 斜度 选择反应时 操作区间
  • 简介:个体行动认知表征水平是与个人的行动而非一般心理功能具有特定关联的思维风格.它是一个80年代后兴起的研究领域.本文围绕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研究的背景、认知表征水平与行动的交互作用以及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的个体差异展开介绍.文章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不足.

  • 标签: 行动识别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行动认知表征水平 认知心理学
  • 简介:通过对361名具有不同的学科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被试进行学习观的测查,发现不同经验群体在学习的可控性、学习的速度、知识的组织性以及知识的稳定性等学习观的四个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 标签: 不同经验群体 学习观 从业者 大学生 学习能力
  • 简介:本文针对儿童对图画中隐喻情绪的识辨和理解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跨文化研究。旨在探索儿童对图画喻意的敏感性的发展规律以及不同教育方式对儿童图画认知发展的影响。360名4岁到20岁的中英被试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在识辨作品任务及口头评价中,中国儿童比英国同龄儿童更早理解图画的情绪喻意,并很少对图画的悲伤喻意持忽略态度。提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对图画喻意的理解存在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中国的幼教方式也许促进了儿童对图画喻意理解的发展。

  • 标签: 图画喻意 敏感性发展 跨文化研究
  • 简介: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并导致医患关系的相应改变,对医疗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比较了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及其变化,指出了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人本主义内涵。

  • 标签: 医学模式 医生 角色定位 个性特征 患者
  • 简介:<正>企业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企业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竞争,竞争是在许多层面上进行的,比如产品的竞争、战略的竞争、资金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但许多企业家常常忽略了一个特殊的竞争层面--健康竞争。日本一位企业家曾说"我最终战胜了对手,是因为我比对手更健康,精神更旺盛,我的成功不

  • 标签: 健商 市场经济社会 基本组成单位 企业团队 企业经营 业余爱好
  • 简介:采用分层抽样法,从省会城市、县城和农村三种社经层面上共抽取初中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895人,男女大致各半。对被试施以父母教育方式量表,以省城和县城被试为城市样本,对城乡父母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中,父母双方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父母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与农村青少年的父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但同时,其对子女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也多于前者;与农村青少年的母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母亲对子女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更多,但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不存在差异。3.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差异,但在两种文化背景中这种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 标签: 父母教育方式 青少年 城乡
  • 简介:本文对荣格与罗杰斯的理论的背景渊源,他们人格理论中的意识、无意识、自我及前者的自性化或后者的自我实现的潜能,他们的治疗目标、态度及方法作了一个浅显的比较,以期在共性与个性之中有所发现。

  • 标签: 集体无意识 自我 自性化 无条件积极关注
  • 简介:采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中国和英国近万名(中国8937名,英国1035名)中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国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英国儿童积极。(2)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女孩比男孩对待欺负的态度较积极;小学儿童对待欺负的态度比初中儿童积极。(3)儿童在欺负/受欺负关系中的角色与其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有联系。未参与者对欺负的态度最积极,其次是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而欺负者对待欺负的态度最消极;(4)儿童对受欺负者的同情多,而去帮助受欺负者的行为倾向少。

  • 标签: 欺负 受欺负 态度
  • 简介:以578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教学策略量表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其教学策略水平存在着差异,新手型教师比熟手型教师更重视课前策略,但课中策略上显著低于熟手型教师,课后策略上二者没有差异;熟手型教师在教学策略三个维度上都显著低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表现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有效的反思能力.

  • 标签: 教学策略 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 中学教师 不同类型 反思能力
  • 简介:<正>自从80年代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和非独生儿童在认知和个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是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E.W.Bohanno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Falbo对自1925年至1984年间发表的200多篇文章,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发现,在个性特征上,一般看来,独生与非独生儿童没有差别,而在智力和成就上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比较研究 独生子女政策 认知能力 非独生儿童 个性特征 美国心理学
  • 简介:<正>一、实验目的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动机对工作效果或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动机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他们多是对成人和中小学生动机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幼儿的动机水平对其学习成绩或活动效果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搞清

  • 标签: 学习成绩 幼儿教师 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 中小学生 教学内容
  • 简介:该研究运用窗口阅读及命名探测技术.对即时与延迟状态下合适与不合适背景信息的激活模式进行了探讨。被试阅读含有精细阐述错误信息的语篇,并对合适或不合适的探测词进行命名反应。结果发现,虽然即时条件下,受精细阐述的不合适探测词激活水平高于合适探测词,但当延迟时间为1500ms时,原有的激活模式发生了逆转。这种激活模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合适的背景信息随时程延长激活水平得到提升所致。

  • 标签: 篇章阅读理解 先行信息通达 窗口阅读 精细阐述
  • 简介:本研究采用SCL-90和EPQ对153名汉族大学生和157名蒙族大学生进行测查,借鉴跨文化研究方法,对形成蒙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做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蒙汉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超出全国常模。蒙族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于汉族大学生,并在人际敏感、敌对性等8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来自牧区和农村的蒙汉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蒙汉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蒙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汉族 蒙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跨文化比较 心理卫生
  • 简介:对两个西方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Rosenberg的和Bradburn的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的比较.被试取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1142人.两个分研究的结果均表明: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都好于.作为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在多数情况下比更有效.

  • 标签: 心理健康 自尊量表 情感量表 心理测量指标
  • 简介:弗洛伊德的ego和罗杰斯的self译成中文都是“自我”。文章对弗洛伊德和罗杰斯的有关“自我”的致病机制作了分析比较。作者指出,两者有相似之处:心理疾病都是由于自我不能使人格结构得以协调而导致的。不同之处:自我的作用方式不同。

  • 标签: 弗洛伊德 罗杰斯 “自我” 心理疾病 人性观
  • 简介:本研究采用2(空时距、实时距)×8(1秒~8秒)的实验设计,以2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时距估计特点,结果发现:(1)时距类型在时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秒~8秒条件下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准确;(2)时距长度在时距估计中存在主效应,时距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距长度的增加而增大;(3)时距类型与时距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实时距、空时距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时距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45052秒之前实时距估计比空时距准确,之后空时距估计比实时距准确,两类时距估计曲线的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

  • 标签: 大学生 实时距估计 空时距估计 时距长度 时距类型
  • 简介:目的:了解军校学员与部队政工干部自我和谐性的差异。方法:对388名军人运用自我和谐量表进行测定,所得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者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有显著差异(P<0.01),在“自我的灵活性”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军校学员与部队政工干部自我和谐性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军校 学员 部队 政工干部 自我和谐性 比较研究
  • 简介:用内隐联想测验对40名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责任判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辨别攻击词以及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时短;工读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快,而普通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要慢;工读学生在'责任在他-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的联合辨别反应时上比普通学生短.这些反应时的差异反映了工读学生存在着敌意归因与对攻击信念的内隐联想.

  • 标签: 工读学生 普通学生 攻击行为 内隐联想 责任归因
  • 简介:借鉴Lemaire与Siegler提出的儿童认知策略的一般概念框架,运用自编的估算题目对210名小学六年级儿童的估算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六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只是所给估算答案明显受到数字类型和运算规则的交互影响;他们会运用多种估算策略,但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执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儿童估算策略的评估做了深入讨论.

  • 标签: 儿童 估算水平 小学 运算规则 数字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