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本科生《心理统计》课程的学习经验进行调查,其结果为:(1)在该课程的学习经验和考试成绩上男、女生差异显著,它表现在学习态度层面的有用性和成就态度,投入动机层面的自我投入上女生均优于男生;研究还发现,考分低则焦虑水平较高;(2)学习焦虑、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考试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焦虑与成绩呈负相关,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成绩呈正相关;(3)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均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仅受到学习焦虑和投入动机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学习态度等因素的间接影响。

  • 标签: 学习态度 学习焦虑 学习经验 动机 学习成绩 考试成绩
  • 简介:随旅游团去了日本。上海的导游把我们带到成田机场,就交给了“地陪”。一个在日本拿到永久居住证的中国人。我们的旅游团固定一辆旅游车,前3天由1名中年日本司机开车。最后1天,他另有任务,要回东京,全车人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他只是笑笑,躬身致谢,然后以几天来一贯的动作,快速下车,钻到车身的行李仓中,

  • 标签: 旅游团 日本 中国人 居住证 旅游车 导游
  • 简介:本研究针对119名大学生,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LAT)和相应的外显报告法,考察大学生针对不同职业的内隐与外显年龄偏见。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职业年龄偏见是双向的,即有的职业偏好年轻人,有些职业偏好年长者;而且有些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存在不一致性。

  • 标签: 内隐 内隐联想测验 年龄 偏见
  • 简介:<正>目前儿童性别差异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而且也为儿童进行有差异的、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那么,如何根据儿童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弥补男女儿童心理因素中各自的弱点,发展各自的优势,使我们对儿童的教育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问题就更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一、了解儿童心理的性别差异是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基础国内外许多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男女儿童在感知、言语、思维、情感、气质、性格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教育学家 国内外 兴趣 性别差异 抽象思维
  • 简介:通过开放式问卷,自我评价等方法对小学、初中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关系的纳入在儿童儿目中的友好行为中占主导地位,达54.14%,通常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只占20.24%,将友好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区分开来是非常必要的。友好行为的年龄发展趋势:从4年级到6年级,三类友好行为的自评分数均呈上升趋势,从6年级到8年级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儿童 友好行为 亲社会行为 儿童 关系纳入 年龄发展趋势
  • 简介:采用年龄认同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64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年人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的人数比例为55.7%,平均年轻4.07年。实际年龄和自评健康对老年人的年龄认同有显著影响。(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等变量后,年龄认同仍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对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其生活满意度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我国老年人年龄认同存在年轻化偏向。而且这种年轻化偏向程度越强.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可以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促使老年人保持年轻化的年龄认同.这可能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年龄认同 心理健康
  • 简介: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 标签: 框架效应 目标框架 风险选择框架 大五人格 年龄
  • 简介:以毕生发展为研究视角,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群体被试,探讨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各变量都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在不同年龄群体里,神经质和开放性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且预测值随着年龄而增大,而外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存在年龄差异;(3)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60岁之后其解释率上升;(4)年龄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大五人格 主观幸福感 年龄 毕生发展
  • 简介:<正>关于智力差异的原因,经过长期争论,现在已有渐趋一致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一切差异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支配下,经由成熟与学习交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比较多的是从亲子间与同胞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同智力

  • 标签: 智力差异 遗传性 性指数 血缘关系 环境 智力发展
  • 简介:本研究采用Spence&Helereich的个人特征问卷(PAQ)对山东大学的1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工具性一自我坚持特质,但男女大学生在情感一人际关系特质上表现出趋同的趋势;(2)男女大学生在对各自性格的理想模式上表现了更强的趋同的趋势;(3)男女大学生所共同期待的性格模式是:男女性都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质,即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而且女性男性化的愿望更加强烈。

  • 标签: 差异研究 学生性格 男女 当代 女大学生 人际关系
  • 简介: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有或无外部特征的不同性别面孔照片为材料,研究面孔记忆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有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的记忆成绩均好于男性被试;无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的记忆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2)比起男性照片,女性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表明女性在面孔记忆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也是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存在反向的性别偏向;(3)无论被试性别和照片性别,均是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照片的记忆效果更好;有外部特征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性别偏见更明显。

  • 标签: 面孔加工 性别差异 自我性别偏见 记忆能力
  • 简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验验证短时距守恒性的存在,并考察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短时距守恒性判断上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本研究提出了衡量儿童短时距守恒性判断发展水平的参照指示。结果显示:(1)儿童在短时距时间守恒性判断上有年龄特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连续发展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儿童短时距守恒有三个发展水平,5-8岁为第一水平,9-10岁为第二水平,11-12岁为第三水平,各水平儿童使用的策略不同。(2)各组儿童所采用的认知策略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不断进步,在时距守恒中各认知策略出现的顺序为:恒等性———同时性———互补性———逻辑性。(3)儿童时间守恒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要迟于、难于空间守恒能力。

  • 标签: 儿童 短时距守恒 年龄特征 认知策略
  • 简介:心理差异的检验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确定心理差异是否存在,所用方法是平均数的差异检验和变异率;一类是确定心理差异的大小与重要性,所用方法是效应值。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广泛使用的变异率和三种效应值检验方法:ω2、d、BESD,这类方法弥补了方差检验中的某些弱点,它能显示出差异的方向与大小,并能比较、整合不同样本的差异

  • 标签: 变异率 效应值
  • 简介:以35名幼儿园大班儿童为被观察对象.采用录像观察法考察了幼儿自由游戏行为的类型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在儿童的社会参与范畴游戏中,平行游戏最多,其次是集体游戏和单独游戏,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儿童的认知游戏中自多到少依次为建筑游戏、表演游戏、机能游戏和规则游戏,而且在机能游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儿童的同性别的社会互动对象显著多于异性别的社会互动对象。这说明儿童的自由游戏行为与其性别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幼儿 社会参与范畴游戏 认知游戏 性别差异
  • 简介:<正>年龄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普遍的中心课题是有关心理的发生问题、内部结构问题,接触群体(小群体)内部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集体等问题。所谓集体,即当这些接触小群体中以活动为中介的相互关系的发展及其价值定向的一致性达到一定阶段时,这些群体就具有集体的品质。苏联科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就教育与心理学的深度而言,A.C.马卡连柯的著作和充

  • 标签: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大学生群体 教育学 集体 内部相互作用 相互关系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就视觉系统能否像计算平均数那样高效地计算其他统计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保持—组圆的平均大小不变而改变众数,考察平均数估计是否受众数变化的影响;实验二采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刺激,直接考察被试估计众数的绩效。结果发现:(1)对平均数的估计不受总体众数变化的影响;(2)对众数的估计往往不如对平均数的估计准确,估计值受平均数变化的影响;(3)在估计众数的任务中,被试成绩受总体极大值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视觉系统不存在针对众数的自动化加工机制。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推测,视觉系统并非对所有统计量都可做高效加工,而可能存在针对平均数的特异加工机制。

  • 标签: 统计属性表征 平均数 众数
  • 简介:为了探讨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内隐与外显偏好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本研究以14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伴侣品质偏好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测量工具,结果发现:(1)个体对于伴侣品质具有内隐偏好,更倾向于将伴侣与积极的个人品质相联系;(2)个体对于理想伴侣品质的外显偏好与内隐偏好之间具有差异性,其中男性在9个伴侣品质的内隐一外显偏好上达到显著差异.女性在18个伴侣品质上达到显著差异。从对理想伴侣品质期待程度来说.女性对于理想伴侣品质追求更高于男性。

  • 标签: 理想伴侣 伴侣品质 内隐联想测验 择偶偏好
  • 简介:为探讨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识别的差异,采用独立呈现范式呈现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控制呈现时间和提示线索位置,并利用眼动仪记录识别过程中的眼动指标。结果发现:(1)在识别速度和正确率上,加工积极面部表情图片高于加工消极面部表情图片,显示出积极表情优势。(2)呈现时间没有改变正负效价表情图片加工之间的差异。(3)存在提示线索位置效应,即提示线索在嘴部有利于面部表情识别。(4)面部表情识别遵循“眼部-嘴部-眼部”的规律。结果提示不同性质面部表情的加工机制不同,加工深度作用小于线索作用。

  • 标签: 面部表情 效价 呈现时间 提示线索 眼动
  • 简介:采用眼动实验方法,研究大学生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四个变量在句子阅读中所产生的字词识别效应,以及效应作用的时间进程.对这四个变量与词阅读的首次注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进行多元重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词频和熟悉度在词识别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获得年龄对词识别的早期加工过程敏感,具体性对各个阶段的词识别影响不显著.

  • 标签: 词频 具体性 获得年龄 熟悉度 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