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腔肠系膜间隙与结肠旁沟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治疗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甘肃省其他5家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70例手术治疗左侧PH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包括男43例、女27例;28例行经腹腔肠系膜间隙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42例行经腹腔结肠旁沟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结果。结果7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完成,肠系膜间隙组手术时间短于结肠旁沟组[(26.7±8.8)比 (38.9±7.1)min,P<0.001)],失血量少于结肠旁沟组[45(30,50)比 50(40,60)ml,P=0.042],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0)比 (4.5±1.0)d,P=0.669)]。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电解质及醛固酮肾素比值均正常,53例(75.7%)患者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经腹腔肠系膜间隙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安全可行,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

  • 标签: 腹腔镜 肠系膜入路 结肠旁沟入路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前RARP)和机器人辅助膀胱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后RARP)的术后结果和尿控恢复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92例进行RARP的低、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临床TNM分期≤cT2bN0M0,Gleason评分≤7]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施行前RARP(前组),40例施行膀胱后筋膜内RARP(后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感染、术后漏尿、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手术效果(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尿控恢复时间)。结果9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前组手术时间(103±23) min,后组(130±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中出血(100±54) ml,术后感染率为5.8%(3/52),术后漏尿率为3.8%(2/52);后组则分别为(103±64) ml、5.0%(2/40)、2.5%(1/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组切缘阳性率为7.7%(4/52),后组切缘阳性率为12.5%(5/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尿控恢复率比较,后组均优于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6个月尿控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后RARP术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控制,术后早期尿控恢复较传统前RARP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选式。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后入路 前入路
  • 简介:摘要鞍区解剖结构复杂且容易发生变异,经蝶窦手术可能导致颈内动脉损伤等重大并发症,其后果最为严重,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应得到临床重视。与颈内动脉损伤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病变位置和性质、鞍区解剖变异及者的手术经验等。进行完备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中准确定位并小心仔细操作是预防颈内动脉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饮食、活动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肾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提供规范、系统的护理,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肾肿瘤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接受"后、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方式,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从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清扫、住院时间等,分析探讨"后、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方式的优势。结果使用"后、钩突先行、动脉优先"200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显露良好,总手术时间(260.2±50.1) min,标本切割时间(86.6±18.7) min,中出血量50(50~100) 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9.2±7.4)个,术后住院时间(17.9±9.9) d。结论"后、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方式不但可以保护变异肝动脉血管,而且可以早期探查SMA,明确肿瘤与SMA的位置关系,实现R0切除,并且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在临床中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6例实施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皮质瘤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后腹腔镜 上腺肿瘤 围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对患者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与观察组(局麻切除)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相对安全、痛苦少,但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109例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2例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A组),57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平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B组短,A组疼痛情况较B足轻。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临床工作中可靠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作者: 鲁来兴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肌松药+面罩给氧,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硬膜外麻醉+闭孔神经阻滞麻醉。结果: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轻微闭孔神经反射,但未造成膀胱穿孔,3例出现严重闭孔神经反射,其中1例需要进行膀胱修补术。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闭孔神经反射,均未造成膀胱穿孔,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抑制闭孔神经反射效果较差,肌松药的应用虽可抑制膀胱肌肉收缩,但应严格注意用药剂量以及维持时间。闭孔神经反射较易导致膀胱穿孔,故注意调整手术方法并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以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以此预防闭孔神经发射的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全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切除腰椎哑铃型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到2019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经皮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切除的12例腰椎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den分型,12例中Ⅲ型5例,Ⅳ型7例。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全部一期全切除,病理学诊断全部为神经鞘瘤(世界卫生组织Ⅰ级),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JOA评分明显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及脊柱不稳定。随访4~20个月,平均14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脊柱不稳定。结论在腰椎哑铃型肿瘤治疗中,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是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不仅可以一期切除腰椎椎间孔内外肿瘤,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脊柱正常结构的损伤,避免脊柱不稳定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腰椎椎管肿瘤 微创手术 全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除和阴式子宫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88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每组44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阴式组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经济情况及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兼顾微创、廉价而安全的阴式子宫全切除

  • 标签: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LAV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TAH)的手术效果,探讨子宫切除患者最佳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LAVH180例(腹腔镜组)与TAH180例(开腹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的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LAVH具有对机体的创伤小、腹腔内环境干拢小、康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优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开腹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研究组则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开腹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需行甲状腺切除的甲状腺类疾病患者36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全切除,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对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优异,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类疾病,患者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次全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