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所门诊药房处方管理现状,分析造成不合格处方的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复发,还能降低肺结核疾病的发生率。结论对门诊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 肺结核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卢玉涛黄明珠杜华玉郑秀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卢玉涛黄明珠杜华玉郑秀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输液中心广东阳江529500)【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西药房是药剂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指导和监督医生的重大责任,使医生能够合理、有效、安全的使用药品,患者的生存质量或者可以说是生命安危与药物质量服务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探讨了门诊西药的管理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针对现状创新出一种合理合法、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改善和提高门诊西药房的服务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性病一般是由于特定的微生物发生感染所引起的恶性疾病,性病患者还经常同时并发存在一些相关的炎症病变情况,出现与病变的程度所平行的相关不良症状,使患者不容易恢复或进一步的恶化,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性病门诊的医疗工作中,常会出现患有性病感染的患者不自知的情况,患者及就诊者对性病及预防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可能会造成间接的传染和危害。在性病门诊开展干预性病预防服务,可以使患者更加了解性病方面的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而更好的防治性病。

  • 标签: 性病门诊 干预 性病预防
  • 简介:摘要探讨如何做好抑郁症患者的门诊导诊工作,并针对其提出合理导诊。目的抑郁症是21世纪人类新型杀手,被称之“精神感冒”,全球除心脏病、艾滋病、肿瘤之外,抑有症号称第四大疾病,中国有2600万人患抑郁症,全球大约有3%的成人遭受抑郁症的折磨(1),社区人群中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3%,终身患病率为17.1%(2),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2-3倍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近年来男性患病率有所上升,老年抑郁也明显增多。方法因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自费医疗担心病情预后不良,诊疗水平、医护态度不好都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水平较高则是防止患者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针对抑郁患者较为严重的抑郁心理,导诊护士应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患者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 标签: 门诊导诊 抑郁症 患者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阴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痊愈25例(55.6%),显著改善10例(22.2%),无效8例(17.8%),复发2例(4.4%),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患者痊愈15例(33.3%),显著改善6例(13.3%),无效16例(35.6%),复发8例(17.8%),总有效率为46.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在护理方面,增加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自觉遵守相关规范,有效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减少自身病痛,提高临床康复水平,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 阴道炎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孙当凤朱桂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孙当凤朱桂华(通讯作者)(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指导在基层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实践。方法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50天足月婴儿128例,随机分为常规保健组62例与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组66例,两组婴幼儿均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其中预见性保健指导组进行儿童保健医师对其家长进行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培训,并且由家长对其婴幼儿展开实施,在两组婴幼儿经过8,11,17,23个月后,对两组儿童进行体格发育以及智力发育等级评定,评定方法为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表。结果常规组于8,11,17,23个月后的智力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低于指导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低于指导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指导对于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体格发育以及行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将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指导在基层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中进行实践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婴幼儿 预见性指导 基层医院 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