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动态尿动力检查(AUM)和常规尿动力检查(CUD)评估难治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RMNE)患儿的尿动力参数的对比。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9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经门诊医生详细了解患儿病史诊断为RMNE的40例患儿(男22例、女18例)的病历资料,患儿年龄9~16岁,夜间尿床频率≥2次/周。分别行CUD和1个睡眠周期AUM,分别记录尿动力参数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40例中有5例患儿或其父母依从性较差,中途退出研究。35例RMNE组患儿年龄(12.6±2.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9∶16,遗尿症状严重程度(遗尿频率)为(4.2±1.7)次/周。与CUD组比较,AUM组膀胱顺应性(BC) [(28.4±7.7)ml/cmH2O比(23.6±6.1)ml/cmH2O(1 cmH2O=0.098 kPa)]、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Pmax.det)[(44.6±9.1)cmH2O比(36.8±8.3)cmH2O]较高(均P<0.05)。两组间最大尿流率(Qmax)[(19.6±7.2)ml/s比(20.9±5.4)ml/s]、残余尿量(PVR)[(9.5±5.7)ml比(10.9±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UD组比较,AUM组逼尿肌过度活动(DO)阳性率 [77.1%(27/35)比45.7%(16/35)] 较高(P<0.05)。其中15例(42.9%)CUD中发现DO的患儿,在AUM中同样检出DO;12例(34.3%)患儿在CUD中未发现DO,而只在AUM中检出DO。对于CUD和AUM均检出DO的15例患儿,与CUD组比较,AUM组DO发生频率[(3.1±1.0)次/h比(2.4±0.8)次/h]、DO最大值[(22.9±4.5)cmH2O比(19.2±4.0)cmH2O]较高(均P<0.05)。结论AUM可以诊断RMNE患儿是否伴有膀胱功能障碍,在评估BC、Pmax.det、DO等方面较CUD更为精确;对于CUD结果不理想的RMNE患儿,推荐进一步行AUM以明确病因。

  • 标签: 尿动力学 夜遗尿症 膀胱功能障碍 逼尿肌过度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动力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瘤(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瘤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动力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瘤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瘤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和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 简介:摘 要:选择ANSYS Fluent和Actran联合模拟调节阀的气动噪声特性,采用可实现k-epsilon模型计算稳态流场作为瞬态流场的初始场,验证了LES(大涡模拟)的准确性。将Fluent计算所得数据导入Actran中提取激励气动噪声声源,进一步计算其气动噪声特性,发现噪声呈现低频率,且对于阀体其噪声主要由喉部的涡流引起。研究可为调节阀的低噪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加深人们对汽轮机调节阀气动噪声特性的认知。

  • 标签: 气动噪声 数值模拟 调节阀 汽轮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113例患者资料。测量心肌桥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收缩期管腔狭窄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FFRCT软件计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FFRCT值。以0.80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FFRCT正常组(FFRCT>0.80)及FFRCT异常组(FFRCT≤0.80),分析FFRCT异常与左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位置、长度、深度、收缩期狭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桥长度、深度及收缩期狭窄率预测FFRCT异常的效能。结果FFRCT正常组(n=79)和FFRCT异常组(n=34)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症状中,FFRCT正常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占比分别约15.2%、41.8%、32.9%,FFRCT异常组患者以上临床症状占比分别约32.4%、23.5%、35.3%,两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2,P=0.03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0.06,均P>0.05)。FFRCT正常组及FFRCT异常组患者纵深型心肌桥长度分别约(36±5) mm、(44±5) 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3,P<0.001)。ROC曲线显示纵深型心肌桥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9.7 mm,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1~0.95,P<0.001),其诊断FFRCT≤0.80的准确率为82.3%。结论FFRCT值在评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的血流动力方面有重要价值,且纵深型心肌桥的长度是影响FFRCT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肌桥 人工智能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基坑的施工与地下水密切相关,一般的排水方法可以满足常规基坑开挖的排水要求。然而,对于大面积基坑开挖和地下潜水较多的基坑工程,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对基坑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管井点降水作为人工井点降水的一种方式,因其设备简单、操作简单、降水规模大、地下水位高,已成为地下水位充足的建筑基坑降水的常用方式。气动降水设施是以高压气体为动力,基于自动控制系统和专业的气水置换器,实现基坑降水的一种作业方式。气动脱水设备包括水气置换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气源系统。

  • 标签: 绿色建材 土木工程建设 应用
  • 简介:摘要:现代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使用更多的机械设备。虽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但很多机械设备作业过程中会有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也关注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建筑施工噪音首当其冲,必须加强管理。本文对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督管理对策,希望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影响,发挥监理作用。

  • 标签: 建筑工地 施工 噪声 监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建筑暖通设计环节容易出现噪声问题,产生噪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全面加强相关原因的排查,并结合实际从源头上防止噪声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暖通工程管理成效。本文首先探究了建筑暖通设计环节出现噪声问题的主要缘由,然后针对性提出了防治建筑暖通设计噪声问题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暖通设计 噪声问题 防治 原因 举措
  • 简介:摘要:电梯噪声是电梯各部件运行时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声音。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安装在住宅中的电梯所产生的噪音是否会干扰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休息、学习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现行标准对电梯噪声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一种电梯噪声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小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情况进行检测。

  • 标签: 住宅电梯 噪声检测 要点
  • 简介:摘要:在风力发电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中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计算风轮二维和三维流域模型的非定常分离流动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环境对风力发电机启动性能的影响,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 标签: H型垂直轴 风力发电机 气动性能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得以飞速提升,而暖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中要,同时也对其工程质量标准更加严格。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建建筑的体量变大,设计周期变短等多种原因,在实际工程使用中,暖通专业涉及的相关系统和设备的噪音问题成为影响建筑使用舒适度的一项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及相关设备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常见问题及相关解决手段,对其防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暖通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噪声 噪声控制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当中的暖通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它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满意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的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是更好的提升人文居住环境的一个关键要素。噪声与振动作为建筑暖通设计当中的最明显的问题,既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居住,又对建筑暖通施工周围的环境以及生物圈造成了恶劣影响,具有很大的危害,急需对其分析并解决,这也是本文对这进行相关分析的一个出发要点。

  • 标签: 建筑 暖通设计 噪声 振动通病 防治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逐步升级完善,城市汽车保有量明显提升,随之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日益加剧并成为制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生态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降低道路噪声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危害特征进行浅析,并提出控制声源、建立声屏障等防治措施。

  • 标签: 道路交通噪声 影响因素 治理措施
  •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家庭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日递增,因此城市所承受的来自交通噪音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公路以及立交桥等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因素。道路噪声在城市中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属于城市噪声中十分关键的一种噪声,城市中的噪声甚至会危害城市中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政府部门要重点关注对交通噪声污染的处理工作,当作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任务之一,有效治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 标签: 城市道路 交通 噪声 污染
  • 简介:摘要:对于建筑暖通工程而言,如果出现噪声以及震动问题,就会给建筑暖通工程的运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所以在建筑暖通设计工作开展的阶段中,需要综合实际情况在了解噪声以及振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暖通设计,效果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建筑工程 暖通设计 噪声与振动 问题及处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条件也越来越高,建筑方面的要求和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暖通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暖通设计作为保障舒适的重要手段,其工作也得到改善,可以起到减少室内干燥和保证空气流通的作用,但是实际中也会受到噪声与振动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的质量,文中对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噪声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建筑暖通设计 噪声与振动 通病分析
  • 简介:摘要:虽然建筑施工中的暖通技术日益先进,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噪声、振动等,影响了建筑居住的舒适性。目前,我国暖通设计工作不断发展创新,但由于暖通设计受建筑整体性因素与其他因素影响,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其中噪声与振动问题相对较为普遍。基于此,下面就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建筑工程 暖通设计 噪声防治 振动防治
  • 简介: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声环境受到广泛关注,选择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发现外环路声压级最高,其次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噪声相对较低,交通高峰和非高峰时段3条道路的声压级均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标准。为优化城市交通噪声,提出优化道路沿线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优化交通组织及道路材料、声景观设计等策略,通过该研究可为城市声环境改善提供数据和策略支持,可为其他城市的声环境改善提供借鉴。

  • 标签: 交通噪声,城市规划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室内空气监测技术也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室内环境空气检测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室内环境空气采样及检测技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室内环境空气检测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 标签: 室内环境 采样 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