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病之一,通常分为假性滑脱和真性滑脱。真性滑脱即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该文就腰椎滑脱症主要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腰椎滑脱 峡部裂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80例,收治的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的跟骨宽度、AOFAS评分、BOhler角和Gissane角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改良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手术的快速发展,手术已成为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自凝刀射频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方法。由此,本文就对子宫肌瘤手术的适应症及其疗效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肌瘤 微创手术 自凝刀射频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分为例数均等的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实行小骨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比术后血肿残留量和血肿清除率的时候,B组效果显著于A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效果,A组死亡率4.2%,B组死亡率6.3%,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预后效果相当,在治疗该类患者的时候,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选择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微创手术 重症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使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微创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临床中大量脑出血患者行以穿刺术来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诊的出现大量脑出血症状的患者5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实验组行以穿刺术完成治疗,对参照组则行以传统内科手术完成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50名患者均治疗完毕之后,都有明显的好转,但是实验组在治愈概率上要明显地优于参照组,呈现P<0.05,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当中对大量脑出血患者行以穿刺术来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量脑出血 微创穿刺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以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7年12月——2015年6月,根据7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155例病人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胆总管切开途径插入胆道镜探查取石组(n=98)和ERCP+LC组(n=57),前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62)和T管引流组(n=36)。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各项数据。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和ERCP+LC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明显长于或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和ERCP+LC组(P<0.05);而ERCP+LC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优于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和ERCP+LC术,但是三种手术都各有其优势和适应人群。

  • 标签: 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 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其中在发病6h内接受手术的43例患者纳入A组,在发病6h后接受手术的52例患者纳入B组。术后随访半年,以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B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A组,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把握好手术时机,在早期(发病6h内)实施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选择性小骨窗手术并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骨窗手术后常规应用脑细胞活化剂,止血、支持治疗并早期高压氧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较前普通照明下开颅血肿清除常规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共存活68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死亡4例中再出血1例放弃再次手术,脑功能衰竭2例,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抗缺氧、保护脑细胞、降低致残率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脑基底节出血 微创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人员“一对一”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护理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后,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需求,护理培训师或护士长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指定相对应的带教老师,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法对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培训与管理,不断检验培训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结果调查11名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行为礼仪、沟通技巧、工作能力、服务理念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满意度由40%上升至85%;结论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护理人员“一对一”培训中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持续性提高。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人员 一对一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我院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血肿清除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级所占比(62.79%)明显高与对照组(44.1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无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h、72h的呼吸频率、心率与血气分析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插管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pH值下降、CO2潴留,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与血气分析(PaCO2、PaO2、pH)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习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89±1.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6±3.02)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插管率为2.94%(1/34),对照组为26.47%(9/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8.82%(3/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COPD II型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颅内压监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测方式而分为两组,即无颅内压监测组30例,有颅内压监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有颅内压监测组和无颅内压监测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颅内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无颅内压监测和有颅内压监测的监测差异不明显,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代替有监测,推荐应用。

  • 标签: 无创颅内压监测 有创颅内压监测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大部分肺心病患者发病时都伴随低氧血症和(或者)高碳酸血症。对于一部分病情危重,需要住监护室的患者来说,初期配戴无呼吸机治疗是首选方法。无呼吸机操作简单,无需插管,有效的改善缺氧症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我院呼吸监护室是层流病房,为了控制院内感染,严格限制病房的无呼吸机进入监护室进行疾病治疗。呼吸监护室无呼吸机数量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患者治病需求,因此选用有呼吸机的ps模式治疗肺心病。选用这种模式既可以提高呼吸机的经济利用度,又可以提高治病的有效率,降低院内感染。

  • 标签: 有创呼吸机 肺心病 ps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无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iPAP无呼吸机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无创呼吸机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病房中无呼吸机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8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应用常规药物联合无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ICU病房中应用无呼吸机对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ICU病房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造瘘经皮肾镜治疗,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32-75min,平均为(49.3±5.2)min;在输尿镜下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位的时间为7-26min,平均寻找时间为(15.6±6.3)min;住院时间为5-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7±0.6)d;经检测,有40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清除率为90.9%。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的肾积水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造瘘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积水状况,无明显的并发症和感染症状出现,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微造瘘 经皮肾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重度肾积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