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析调研资料,将目前驼峰作业安全和设备存在问题进行分类,初步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同时就提高驼峰作业安全及调速设备优化配置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编组站 驼峰 调速设备 安全
  • 简介:根据铁道部科技机字1990(26号)文件要求,广州机务段担任深圳北站调车作业东风1型2135号机车进行轮缘改型运用试验,1990年6月18日由TB型改成DJC型车轮,1991年12月30日试验合同期满,共经过了一年半实际运行,比TB型轮缘有较明显效果,但与同时进行试验杭州、哈尔滨、三棵树等机务段相比又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中心配合广州机务段对试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深圳北站是个小型驼峰编组站,共有9股编组线,1987年全部采用了反坡调速方

  • 标签: 深圳北站 中国铁路 调车机车 试验 调查分析 轮缘
  • 简介:1982年11月牡丹江站编组场11条道四部位全部采用减速顶之后,由于机车下峰次数多、过顶速度快,所以担任主调JF987机车轮缘磨耗比较严重,牡丹江机务段曾多次给铁路局打电报和电话,要求予以解决。铁路局责成减速顶研究中心几次派技术人员去调查、了解情况,寻求解决途径。杭州机务段调机轮缘改形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减速顶研究中心积极向局里建议JF

  • 标签: JF987机车 轮缘改形 试验研究 行车安全 轮缘磨耗
  • 简介:宝鸡东站扩建改造后,为点连式调速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脱鞋器过渡,第三制动位及雷达半自动装置,已于88年6月底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营。一、设备现状扩建后宝鸡东站为混合式二级四场。共有到达线6条,到发线13条(上行5条,下行8条),调车线25条,其中301、325道分别为上、下行编发线.机械化驼峰峰高3.69(?),驼

  • 标签: 点连式调速系统 运营情况 设备现状 存在问题 改进意见
  • 简介:提出测量经济这一课题,并从被测量对象选择、公差确定、测量方法、设备选择、设备使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标签: 测量 经济性 公差 设备
  • 简介:LDG型减速顶区调车机车轮对轮箍面形及其检测量具。自1985年10月25日上海路局通过技术鉴定后,我段在艮山门站编组场五台调机,全面经受近三年扩大运行考验。运行效果表明:改形后所有顶区调机,运行安全质量良好,没有发生任何因轮箍改形而造成脱线挤岔等事故和事故苗子;轮箍各部磨耗外形稳定、磨耗率明显下降,改形后没一台调机在架修期间内产生因轮顶、轮缘、踏面磨耗而造成提前落轮旋削修理;且由于磨耗外形稳定、磨

  • 标签: LDG型 减速顶区 调车机车 车轮 轮箍面形 检测量具
  • 简介:通过作者多年不断实践,总结分析出产生可控减速顶故障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一系列措施,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养护维修水平,确保车站正常解编作业安全和效率。

  • 标签: 可控减速顶 电磁阀 调车 减速顶 维修
  • 简介:减速顶日常润滑保养好坏,直接影响调速设备能否发挥正常功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本文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我站减速顶润滑保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减速顶日常润滑保养工作具体方法.

  • 标签: 编组站 调速 减速顶 保养 润滑
  • 简介:1977年我国铁路编组场开始应用减速顶以来,深受运输部门欢迎。然而减速顶使用造成了轮缘顶部明显磨耗。在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领导下,哈尔滨、广州和上海三个局有关单位作了大量调查研究、试验改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出如下结论意见:

  • 标签: 减速顶 调车机车 轮缘磨耗 安全性分析 机车车轮 中国铁路编组场
  • 简介:从1974年起到1990年近15年时间内,我国铁路编组站完成了一次划时代任务即编组站核心系统之一——驼峰调速系统实现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在三部位减速区广泛地采用了小型股道减速器和半自动控制系统。在连挂区几乎全部地采用了减速顶实现了目的制动自动化。针对我国国情,我们研究出了多种适合我国驼峰系统新调速制式:点连式调速

  • 标签: 编组站 中国 铁路 调速系统 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不变的话题,要想保铁路运输安全就得先保证设备安全,通过对减速顶原理及作用分析,说明其对铁路运输安全重要,同时对减速顶在使用过程中和在维修管理上存在影响运输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使减速顶能真正发挥出作用,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 标签: 铁路 减速顶 运输 安全
  • 简介:本文通过济南西站使用减速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减速顶零故障维修可行实施方案,以达到保证车站安全生产目的。

  • 标签: 减速顶 维修 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