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本文根据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利用示波器校准仪对标准示波器进行测量,测量是由两组人员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比对的过程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验证校准人员的能力。

  • 标签: 比对 直流增益 直流偏置 时基
  • 简介:摘要:在各类传动过程中,传动比的变化较多,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不容易记忆,往往使人混淆,为了使用方便,本文对各类传动过程中的传动比做一对比研究,汇总出通用切实用的方法。

  • 标签: 传动比 转速 直径 角速度 齿数 扭矩
  • 简介:摘要:石油类是水质环境中极为重要的污染指标,为了涵盖各种浓度及类型的水体,生态环境部于近期同时发布了水质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本文通过对两种方法特性参数以及应用于各类实际水样测定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地表水的实际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及准确度等性能指标相近。在使用不同萃取方式应用于各种不同来源和组成水体的实际样品测定时,同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 10%,但两种方法最大相对偏差达到了 41.2%,并且石油类含量越高时,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较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样品理论浓度值更为接近,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较复杂水体石油类样品的测定存在局限性。

  • 标签: 红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石油类测定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两种气象探空仪的一次探空数据进行比对,两者对温度、气压、风速的测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差值不大,湿度比对在 5000 米以下高空两者测量值在湿度值剧烈变化时差值较大,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理论分析加实验验证的方式讲述了 MOSFET塑封料评估的环境试验与老化试验的比对分析,发现对于塑封料评估的可靠性试验设计必须合理,如果芯片工艺稳定,历史表现良好,那么环境试验比老化试验更直接有效的验证了塑封料的性能,但是对于无钝化层工艺或者历史表现一般的芯片而言,老化试验也是验证塑封料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

  • 标签: 功率 MOSFET 塑封料 可靠性 环境试验 老化试验
  • 简介:摘要:球磨机中各种钢球的质量比例应与物料粒度相适应。因此,将改变钢球直径及钢球配比作为研究主要方向,以优化磨矿产品粒级分布为突破口,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工业应用的较好效果

  • 标签: 磨机 钢球配比 磨矿试验 粒级组成 旋流器沉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接受临床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资料 100例,给予 100例患者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一共治疗 4周,观察 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接受 4周治疗之后,痊愈 62例,显效 17例,有效 15例,无效 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产生不良反应 6例,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 6.0%。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临床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其重要的管理环节。我们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这一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但培训后的转化至应用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员工不能有效地将从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提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安全培训 效果转化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卞东油田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为提高开发效果,开展改善开发效果研究,重点阐明油田的储层分布、裂缝描述等特征,应用油藏动态方法研究注水水线优势方向及储量动用情况,明确了剩余油分布特征,为油田开发调整,提高开发效益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卞东油田 裂缝 水线优势方向 储量动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消毒供应室应用碱性洗涤剂对护理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9年 11月起使用至 2020年 5月,以我院消毒供应室设备管理为例进行总结分析。选择消毒供应室清洗的 2000台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比较。实验组用碱性洗涤剂清洗,常规组用 rukov多酶洗涤剂清洗。总结医疗器械相关交叉感染发生率及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洗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感染事件数和清洗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碱性洗涤剂对护理清洁质量有显著影响。干血迹和变性蛋白的清洗能力更为突出,成本低,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碱性洗涤剂 消毒供应室 清洗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思茅松林是云南独特的森林树种,集中景东、墨江、普洱、思茅、景谷、镇源等地,森林主要树种为思茅松。本文介绍适用于思茅松林的采伐和经营方法。

  • 标签: 思茅松 采伐 经营 郊野
  • 简介: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国家开始调整环境策略,转变发展模式,逐渐重视环境评估工作。公众参与在环境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公众参与效果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出环境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有效促进公众参与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提高环境评估的质量。因此,研究环境评估中影响公众参与的效果存在哪些因素以及如何被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建立了环境评估中公众参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内容以及评价方法,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环境评估 公众参与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我国油田开发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已经趋于成熟,油田开发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渗透油藏在我国油田开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想要保障低渗透油藏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不断提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有效开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前,我国大部分油区均发现了稠油油藏,且储量相当丰富,稠油的特点是高密度、高粘度、高胶质,在常温下,该油品流动性相当差,因而稠油的地面输送成为一个难点,由于其物性的特殊性,稠油的输送方式主要有掺稀原油降粘输送和掺热水输送两种方法。

  • 标签: 稠油集输 水质 螺杆泵 泵效 流程改造
  • 简介:摘要: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更快地获取知识和信息,让员工根据时代转变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维,提高工作能力。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快的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获得优势,是企业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

  • 标签: 企业培训 途径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石油行业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间。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我国的低渗透油藏较多,且随着我国油田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阶段,对开采技术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市场的高需求,另一方面是开采的高难度,企业如何在这两高之间利用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经济高采收率,是目前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低渗透油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管理,并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改善开发 技术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从事煤炭企业信访的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部分职工观念陈旧,等靠思想和平均思想成为职工上访的重要诱因。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员工不能适应新的改革措施,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直接找单位领导摆困难、讲条件,如果单位不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就直接找上级部门“告御状”。部分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对于信访工作,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时,方法简单,与群众形成对立或对抗,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信访体制不完善。一是信访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部分企业内部存在信访渠道不够畅通的现象;二是“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需进一步细化、完善;三是没有及时将《信访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信访实际具体化。

  • 标签: 企业信访 信访管理 信访工作 信访责任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300万吨 /年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改造后的情况 [1],对标定期间装置的原料数据、产品质量及收率、操作进行分析、找出生产问题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平稳,催化剂性能良好,产品质量优良且分布合理,液体收率等都在指标范围内,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说明装置改造和运行都比较成功。

  • 标签: 柴油加氢裂化 标定 改造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多方面的资源缺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的加速,因此,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意识度逐渐增加。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在社会发展中影响力度的不断增加,石油企业针对汽柴油的能源处理工作力度也在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装置设备的节能改善,汽柴油加氢装置是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重点,是企业成本降低与控制的有效方式。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在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中开展的节能工作展开分析,促进工作的更好发展。

  • 标签: 汽柴油 加氢装置 节能改造 效果
  • 简介: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试验大队东过试验队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葡西作业区采油七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 202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 209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其中,低效益油井是油田开发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只有建立长期有效的低效益油井治理机制,才能保证油田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H油田针对低效益油井的现状,分析低效益油井的成因、分布规律及成本构成,建立低效益油井管理流程。通过对地质资料、油田监测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分析,结合采油工艺技术,制定低效益油井治理方案。通过 1年的综合治理和跟踪评价,实现了低效益油井的效益升级,效益升级率达到 53.6%,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低效益井;原因分析;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引言 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大都经历了上产、稳产阶段,已步入递减开发阶段。在递减开发阶段,开发矛盾重重,资源接替紧张,在现有的开发技术条件下,成本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为保持一定产量规模每年都有一部分的低效益井生产,并且近几年呈逐年上升态势,低效益井的生产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的发展。 1低效益油井的原因分析 1.1油井供液不足 这部分井有些是由于作业施工不当造成油层污染使油井动液面降低;有些是由于油井本身供液能力差、地层能量不足造成供液不足;有些井是经过长时间生产、地层能量严重衰竭而又无注水补充能量造成供液不足等。依据实际情况,生产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关井恢复、调层、补充注水(增注)等,因此这部分井也可划入临时性低效益油井。这部分井有 26口,占总数的 16.25%。 1.2高含水 油田开发到后期,含水不断上升,尽管产液量高,但采出的大部分为水,产油量较少。由于多数井连续生产,维护单井正常生产的相关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产出少,相对投入的成本高,因此形成了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这部分井占 26.25%。 1.3 措施后生产时间短 这类油井可细分三类:一是作业施工后产量恢复期长;二是因为作业施工中发生问题,造成作业时间长影响产量恢复;三是由于措施实施不当而影响产量。但这类井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大部分井可以达到预期增产的目的 , 可 定 义 为 临 时 性 低 效 益 油 井 , 这 类 井 占 10.63%。 2低效益井治理效果分析 2.1开展单井效益评价,指导油井生产 通过单井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使各级管理人员对单井效益情况做到了全面了解,并及时对低效益井实施“关停并转减”系统工程,实现效益产量最大化。定期对低效益井成因逐一分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并付诸实施。按月召开协调会,公布低效油井形成原因及下步治理措施对策,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2不同治理措施效果 在各类治理措施中,地质类措施用于 1223口井,效益升级 674口井占 55.1%,效益无变化 381口井占 31.2%;管理类措施用于 492口井,效益升级 246口井占 50%,效益无变化 210口井占 42.7%。 2.3化学防砂技术措施 油井出油时还须注意减少地层出砂,油井出砂会影响抽油效率和出油质量。所以对于胶结比较疏松的油气层必须进行防砂处理。除了采用水力冲砂的技术措施外,还可以利用化学防砂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油层出砂,避免出砂给油田生产带来的危害。 化学防砂剂可以将油井的砂胶结在一起并沉淀到特定的空间,避免由于出砂而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水力冲砂是使用高压的冲砂液体使得出砂与冲砂液体一起流到地面,清除砂石颗粒对油井生产造成的影响。 2.4对高含水井可加强地质研究和测试监测工作 采取堵水、完善注采系统、调整配注方案等措施,有效遏制含水的上升,提高单井产油量,降低开采成本,使其转化成有效益油井。 M油田全年通过加大环空产液剖面测试和中子寿命测试监测工作量,对因高含水造成的低效益井实施地质堵水 9井次,化学药剂堵水 13井次,年产油 6732t,年产气 490.6×104m3,油气商品量 8676.8t,发生操作成本 872.5万元,单位操作成本 1005.54元 /t, 22口油井中有 20口油井实现了效益升级。 2.5对于措施效果差造成的低效益油井 采取潜力分析,若有潜力,上新措施;无潜力可考虑转化开采方式,间开或关井。 M油田通过对措施效果差的 3口油井进行论证后,对 K45-28C井又采取了堵补措施,年产油 353t,油气商品量 331.97t,发生操作成本 40.48万元,单位操作成本 1219.5元 /t,实现了效益升级;对其它 2口井实施了间开措施,有 1口油井的操作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效益的提升。 2.6酸化技术措施 由于地底的堵塞物和部分地层矿物使得地层裂缝间隙减小,阻碍了地下石油的流动,所以可以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挤酸时的冲击力,将地层堵塞物和部分地层矿物溶蚀,扩大地层裂缝宽度和长度。酸化腐蚀并结合压裂技术可大大提高开采效率。压裂形成裂缝后,在使用化学酸液将裂缝扩大,不仅可以提高井下油层岩石的渗透性能,而且大大增加井下油层流体的流动,提高油气流入井的动力,降低流动阻力,达到增产的目的。 2.7对于临时性的低效井,随着生产时间的延 长,单位操作成本会随着产量的逐渐增加而下降,这类井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一般经过 1~ 2 月,无需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都会转化为效益井。临时性的低效井 43 口,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有 35口井实现了效益升级。 结语 1)采用经营和地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低效益井产生的原因,为节能降耗、成本控制指明方向。油井高含水、单井日产低是油井低效益的主要原因, 3070口低效益井有 50.1%是这两种原因造成的。 2)从单井次增油及效益升级情况看,治理效果较好的措施为下泵、补层、热采、侧钻。采取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治理的 1715口低效益井,有 920口低效益井实现了效益升级,效益升级率达到 53.6%3)对低效益井治理效果的跟踪评价,推动了低效益井的合理开发,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低效益油井是油田开发的必然产物,只能减少不能杜绝,因此,应建立长期有效的低效益油井管理机制,减少无效成本的支出。 参考文献 [1]陈国利,王永春,姜鹏飞,等 .油田经济效益现状描述及经济效益形势分析方法研究 [J].特种油气藏, 2005, 12( 2): 56-59. [2]刘斌,张金光,黄鹤,等 .牛心坨油田节能改造项目效益评价探讨 [J].石油石化节能, 2014, 4( 10): 1-3. [3]耿聪,刘雨薇,张京 ,等 .浅谈油井作业压裂酸化及防砂堵水技术研究 [J].石化技术, 2018, 25(05): 226. [4]潘一,杨尚羽,杨双春,等 .化学防砂剂的研究进展 [J].油田化学, 2015, 32(03): 449-454. [5] 侯养兵.基于价值管理的油田企业低效井治理策略探讨 [J].中国总会计师, 2017 ( 1): 62-6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