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来稿请网上在线投送(http://rkxyjs.ijournals.cn/ch/index.aspx)。每篇稿件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图、表合计不超过8页(综述文章不限);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投稿 参考文献
  • 简介:细水雾灭火初期,在短时间内会观察到剧烈燃烧火焰强化现象。设计了多组实验对比不同燃料在不同工况火焰强化现象,发现液滴通过撞击油盘燃料引起液滴飞溅可以增大燃料空气接触面积,强化火焰燃烧。细水雾在燃料内发生扬沸也可能强化火焰,但增益效果不明显,同时燃料气化率对于火焰强化程度有很大关系。

  • 标签: 细水雾 油池火 火焰强化
  • 简介:压水反应堆本体结构热工水力特性CFD数值模型准确建立是实现数字化反应堆关键技术。采用等流通截面积方法简化了控制棒导向筒内部几何结构,通过多孔介质模型对堆芯燃料组件结构进行了简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龙号"反应堆本体结构整体CFD分析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堆内流场不具备对称性,进行整体CFD模型建立和分析非常必要,所建立"华龙号"反应堆整体CFD模型计算得到热工水力特性合理,可为反应堆安全运行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 标签: 压水堆 反应堆本体结构 CFD 热工水力 “华龙一号”
  • 简介:对某参数节段式多级泵导叶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传统径向导叶(正、反导叶)空间导叶对泵性能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以通用CFD软件NUMECA计算平台,分别对叶轮加径向导叶及空间导叶流场进行分析,发现空间导叶在大流量区容易获得较好性能,但在小流量区损失较大,扬程曲线容易出现驼峰。在小流量区径向导叶性能要优于空间导叶。

  • 标签: 径向导叶 空间导叶 效率 曲线形状
  • 简介: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丙烯在金属铁作用还原NO影响。研究了陶瓷管流动反应器在3001100℃时不同条件下水蒸气对脱硝效率影响,采用XRD对反应后铁样品表面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2氛围条件,水蒸气使NO还原效率有所降低。在模拟烟气条件,水蒸气使NO还原效率增加,如ξ1=0.9,在1000℃时,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7.00%水蒸气时,NO还原效率93.0%,而无水蒸气时NO还原效率85.5%。在湿烟气条件SO2对丙烯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N2氛围,有水蒸气时,丙烷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高于丙烯。但在模拟烟气条件,有水蒸气时,丙烯在富燃料条件下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高于丙烷,在富氧条件则相反。

  • 标签: 烟气脱硝 丙烯 水蒸气
  • 简介:在立式管式炉上研究了添加氟化钙和氧化铈对煤燃烧过程中脱硫脱硝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00℃实验条件,添加不同比例氟化钙,脱硫和脱硝效率都是随着氟化钙加入比例增加而增加,脱硫效率最大可以达到90%,脱硝效率最大可以达到63%。当单独添加5%氧化铈时,促进了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硫氧化物排放,脱硫效率82%;当同时添加氟化钙和氧化铈时,最大脱硫效率98%,氧化铈降低了氟化钙脱硝效率,提高了氟化钙脱硫效率,最大提高了8%。

  • 标签: O2/CO2 煤燃烧 脱硫脱硝 氟化钙 氧化铈
  • 简介:构建表面积为1.50m×1.50m小型实验用盐梯度太阳池,并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配合使用,分别对普通太阳池和集热增强型太阳池进行了储热、放热实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单独盐梯度太阳池放热量3.5×103kJ,热效率13.6%;集热增强型太阳池放热量可以达到4.8×103kJ,且热效率增至28.1%。另外后者对流层温度最高可提升10℃以上,从而证明太阳能集热器可以有效提高太阳池热效率,增加下对流层储热量。此外,考虑了放热过程换热器对太阳池对流层扰动,对比实验前后溶液浓度,可以看出实验后太阳池盐度曲线合理,非对流层呈良好梯度分布,太阳池稳定性并未遭到破坏。

  • 标签: 太阳池 集热器 放热 热效率 稳定性
  • 简介:确定铁基载氧体化学链热解实验系统输送管路中,高温态铁基载氧体炭黑混合物流动过程可能存在副反应,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分别及混合后炭黑化学反应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炭黑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反应开始温度分别为520.0、653.0、667.0℃;炭黑铁基载氧体混合物反应中,氧化铁起到主要作用,最大失重速度0.290mg/min,温度在731.8℃,因此,不同态铁基载氧体炭黑混合输运时,混合物温度需低于520.0℃,并降低氧化铁残余比例。

  • 标签: 炭黑 载氧体 热重分析 反应特性
  • 简介:研究换热表面上涡流发生器流动参数和结构参量对析晶污垢影响,并比较各类参数关联程度。通过数值计算方式,得出在不同入口速度、壁面温度和工质质量浓度污垢热阻变化情况。并得出在不同楞长、排列间距和半径污垢热阻变化情况。并根据灰色关联原理分析三个流动参数和三个结构参数污垢热阻关联程度。经分析其中两种流动参数对污垢热阻影响高于所研究结构参数影响,但污垢热阻楞长关联度高于工质质量浓度关联度。

  • 标签: 涡流发生器 流动工况 结构参数 灰色关联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气体-颗粒微尺度流动传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构建模型中气体处理可压缩、变物性流体,并在颗粒表面采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分析稀薄效应对颗粒与其周围气体流动换热影响程度,并进步提出新阻力系数传热努谢尔特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效应将减小颗粒阻力系数,同时抑制颗粒与其周围气体传热过程

  • 标签: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PV/T研究主要以实验方法为主缺乏理论依据问题,利用管道液体对流传热理论,对PV/T水冷装置热吸收能力和传热时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流速对装置性能影响。通过设计U型管水冷PV/T进行模型实验,表明了在功能方面,PV/T既可以实现太阳能热利用,也可以降低组件温度,从而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在性能方面,PV/T热吸收能力受流速影响很大,需要平衡热吸收能力水泵驱动功率之间矛盾。

  • 标签: PV/T系统 对流传热系数 综合效率
  • 简介:满足高温升高热负荷燃烧室头部设计要求,参照旋流器设计准则,设计4种不同三级旋流杯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和PIV试验相结合方法对其冷态流场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3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增加,火焰筒头部旋流特性更显著,回流区直径增大,有利于火焰稳定;同时主燃孔射流深度增加,有利于截断火焰。第3级旋流器叶片数增加,主流速度衰减加快,气动损失增大,使火焰筒头部进气量减少,同时削弱三级旋流杯出口气流旋转强度,火焰筒头部回流区直径减小,不利于燃烧。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三级旋流杯 PIV 数值模拟
  • 简介:发动机舱元组件热防护设计分析是某型组合循环发动机关键技术。首先提出元组件防热布置方案,同时辅以冷却空气主动热防护,根据某型组合发动机空油换热器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冷气质量流量,对某型组合发动机舱内喷口油源泵、燃油分布器、增压泵、燃油泵、喷口控制装置、作动筒进行热防护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商用软件FLUENT,进行了发动机舱及其元组件气动热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考虑辐射换热,研究冷却空气流量对舱内各元组件表面温度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换热对发动机舱内各元组件表面温度分布影响很大;冷却空气能有效降低元组件壁面整体温度水平,但对壁面最高温度降低效果有限,在通入最大冷气流量时,各元组件壁面最高温度降低了2%~8%,但仍远超工作要求;在当前结构布置,仅在发动机舱内通入有限流量冷却空气方案并不能够满足元组件热防护需求,需要对发动机舱采取进热防护措施。

  • 标签: 发动机舱 元组件 热防护 设计与分析
  • 简介: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是种很有前景消纳风能方式,其中压缩机是这种能源利用方式核心部件。建立了离心式蒸汽压缩机数学模型,研究了压缩机性能参数间关系,重点探讨了压缩机输入功率及吸气蒸汽参数压缩机流量、压比和转速间关系,并通过耦合风力发电机模型,研究了定压比条件,压缩机流量和转速在风力发电机随机功率变化时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驱动机械蒸汽压缩机需要辅助能源来保证在较小风力发电机输入功率情况,压缩机能稳定运行在非喘振区。对于额定功率160kW压缩机,在压比2.4条件最小输入功率50kW。

  • 标签: 机械蒸汽压缩机 风力发电机 模拟研究 性能参数
  • 简介:建立了组不同搅混格架5×5棒束通道数值计算模型,以压降值、轴向及周向Nu分布参考,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均取得了良好吻合度。对两种具有不同形状搅混翼棒束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其流动及传热特性;通过引入三个无量纲因子:涡流搅混因子、交叉流搅混因子以及湍流强度因子,对其搅混作用进行了进评价和比较。

  • 标签: 数值模拟 格架 搅混翼 棒束通道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常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1.05mm、管内工质质量流量633~770kg/(m~2·s)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提出通过微波辅助强化NH_4Cl溶液活化对沸石改性新方法,制备出种高调湿性能沸石基调湿材料。针对沸石基调湿材料调湿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套静态调湿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调湿材料调湿特性及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基复合调湿材料吸湿、放湿能力相比天然沸石基调湿材料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温度每升高10℃,调控时间至少可减少5h;在相对湿度变化±10%,调控时间变化均不超过10h。

  • 标签: 调湿材料 静态实验 改性 沸石
  • 简介: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是高性能发动机涡轮盘、环形件及其他热端部件关键材料。以其为研究对象,搭建感应加热实验平台,设计不同工况,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影响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试棒两端安装陶瓷片对其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不大;用保温棉包裹试棒,适当降低加热速率可以提高合金试棒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感应线圈尺寸对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较大。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感应加热 温度分布均匀性
  • 简介:果品采后预冷是现代冷链物流不可缺少必备环节之,差压预冷由于其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以及适用性广,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以2层箱装红富士苹果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其呼吸热蒸腾热影响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在不同送风温度果品预冷降温过程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预冷初温并不是越低越好,当送风温度低于2℃时,预冷时间没有明显缩短,而预冷不均匀性却明显增加,因此建议此规格包装苹果差压预冷送风温度取2℃较宜。该模拟结果可为合理控制苹果差压预冷时间及降低预冷装置能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送风温度 差压预冷 数值模拟 冷却时间 冷却均匀性
  • 简介:空气液滴之间良好接触是增湿室增湿换热关键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喷嘴进行雾化特性试验研究。该研究选用工程上常用压力式螺旋型喷嘴TF6进行雾化特性试验,TF6喷嘴雾化特性研究包括喷嘴背压对雾化液滴尺寸影响,分析距离TF6喷嘴下方不同位置各种液滴直径、比表面积、分布跨度值变化。研究发现,雾化液滴直径随喷雾压力增大而减小,但喷雾压力有其临界范围。通过对距离喷嘴下方不同位置雾化特性分析得到二次雾化发生位置,该位置更有利于空气液滴热质交换。在二次雾化区内,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喷嘴雾化液滴经验关联式,整理成韦伯数和雷诺数函数关系,可用来预测喷嘴出口粒子直径。

  • 标签: 压力式螺旋型喷嘴 雾化特性 临界压力 二次雾化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