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渭化集团公司氨合成塔催化更换的情况,分析了更换前后的运行情况及更换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氨合成塔内件的损坏与修复,说明了催化的更换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

  • 标签: 氨合成塔 催化剂 更换 损坏 修复
  • 简介:对合成氨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原料气中的H2S含量高是甲醇催化中毒的主要原因。经过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入甲醇合成塔原料气中H2S的含量达到了工艺指标要求,改进效果良好。

  • 标签: 甲醇 催化剂 中毒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在氰尿酸产品纯度的分析过程中,沉淀加入量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到使沉淀安全,不浪费试剂等因素,给出了银量法分析工业氰尿酸产品纯度时,AgNO2的过量控制范围。

  • 标签: 氰尿酸 分析 沉淀剂
  • 简介:介绍了一氧化碳变换催化的工艺性能、操作温度。要延长催化的使用寿命,必须在开停车时掌握升降温速率,催化硫化时应注意操作,防止工艺气及其他气体对催化的影响

  • 标签: CO变换催化剂 催化剂选择 催化剂寿命
  • 简介:介绍了氨合成工艺流程和氨合成催化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催化中毒机理。渭化氨合成塔催化CO2中毒,导致氨合成塔运行异常,通过催化还原,氨合成运行正常,并对如何延长氨合成催化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氨合成 催化剂中毒 还原处理 使用寿命
  • 简介:借助Aspenplus流程模拟软件,在进料粉煤、氧气、CO2和水蒸气总量为定量、CO2/H2O质量比为变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CO2/H2O质量比、反应氧煤比和蒸汽煤比等参数,分析了当添加部分CO2为气化并且热损失为2%时,产品中有效气体成分、产气率、气化温度等气化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了添加CO2的极限配比、最佳氧煤比、最佳水煤比以及最佳操作压力。

  • 标签: 添加CO2 气化剂 ASPEN plus模拟 粉煤气化
  • 简介:主要介绍渭化集团300kt/a合成氨装置氨合成塔催化更换及还原情况,介绍Amomax-10H催化的特性及在TopsoeS-200型氨合成塔中的工艺运行情况。

  • 标签: 合成氨催化剂 Amomax-10H 托普索
  • 简介:目前我国煤化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中心化验室是煤制油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建设期间,科学设置检测项目,充分发挥中心化验室的质量检测与控制职能,确保其精简实用,对企业今后生产系统稳定运行、产品质量控制、节能降耗和安全环保等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中心化验室建设基本原则与检测项目划分,原材料检验、主产品检验、副产品检测、过程产品检测、3废控制检测等方面,探讨了煤制油企业化验室检测项目的具体设置。

  • 标签: 煤制油企业 中心化验室 检测项目 科学设置
  • 简介:当今小氮肥行业的一些厂家已经开始尝试在煤气炉上增加测温点,如在煤气炉的夹套锅炉气化层位置范围内,安装了多个测温点,还有在炉体部分设置多个测温点。以上方法其设计构想比较科学,各应用厂的安装使用也比较规范,且均不同程度的发挥了作用。

  • 标签: 温度检测 造气炉 设备 炉底 安装使用 小氮肥行业
  • 简介:描述了采用气相色谱仪和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分析工艺气中痕量羰基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方法。介绍了SCD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说明了SCD检测器与以往传统总硫分析方法相比其优势的地方。

  • 标签: 微量硫 SCD(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安捷伦气相色谱7890A
  • 简介:我公司1000吨/日型煤生产线自2007年底投产以来,出现过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较为严重的有2008年3月至5月(提负荷时)、2009年1月至4月、2010年5月三次,每次波动均造成型煤回粉多、造气炉底部阻力大、偏流、带出物高及炉内结块等炉况恶化的问题,使单炉产能下降和消耗上升,损失较大。为此,公司先后两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型煤质量稳定攻关,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攻关过程作如下小结。

  • 标签: 型煤生产线 不稳定 质量 底部阻力 技术人员 成型煤
  • 简介:采用型煤制气,对合理利用劣质末煤资源,降低合成氨成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入炉型煤固定碳含量太低(或灰分太高),对合成氨生产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生产波动,消耗升高。选择最佳的入炉煤质量指标,对稳定生产,节能降耗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入炉煤质量 煤气成分 综合效益
  • 简介: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其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深入开展股权改革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确立三位一体的外部监督管理框架,完善股权激励建立长期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系统的环境问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标签: 会计信息 披露质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