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Web3.0、媒体融合入手,深入分析图书馆服务面临现状与困境,从用户思维出发,提出嵌入式馆员制度、提升阅读体验、决策采购变更等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期刊服务创新发展。

  • 标签: 融媒体 用户思维 图书馆服务
  • 简介:自新时期以来,在日益多元文化及社会语境中,以少数民族地域风俗及生活作为表现对象作品愈发多见。本文选取了几部由汉族与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题材相似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发现"汉写民"现象中存在问题,进而探讨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何跨越自身文化疆界与阈限,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尝试消解、重建、拓展文化疆界问题。

  • 标签: 民族 女性 叙事 多元文化语境
  • 简介:近些年来陆地和近海现存资源开发和消亡速度日益增加,人类对潜在资源渴求推动了国家海洋战略和深海科考技术发展,海洋资源勘探活动层出不穷。我国作为参与深海矿产开采活动主要国家之一,《深海法》出台既是履行国际义务表现,更有利于对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合理管控。为了有效加强对深海海底区域环境保护,针对与国际上相关海洋立法可能出现衔接问题,国内立法需要进行相应完善,以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深海勘探与开发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环境保护
  • 简介:1995年我国正式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这是我国海洋渔业管理领域一项最为重要制度。这是主要针对近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具体情况,为了缓解不断增多渔船数量以及捕捞强度过高等现象对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造成压力,而采取专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制度。该制度实施是促进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对环渤海区域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进行专门法律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 标签: 伏季休渔制度 渔业资源 海洋环境 责任主体
  • 简介:人类对南极大陆探索与争夺已持续两个多世纪,在南极问题上各国经妥协和合作形成了"南极条约体系"。《南极条约》并不排斥其他国际公约在南极海域适用,而相关国家利用1982年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南极条约》之间矛盾与冲突,对大陆架等区域规定提出了划界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南极海域外大陆架划界争端历史原因、法律体系以及内容冲突,认为外大陆架划界面临法律障碍和委员会障碍,虽然南极地区外海域主权要求与"南极条约体系"在主权上冲突,但与资源开发勘探兼容。中国应一方面积极参与南极相关条约协商和制定,另一方面应加强和相关国家合作与交流。

  • 标签: “南极条约体系”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外大陆划界 争端 应对措施
  • 简介: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海洋灾害之一,是现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全球性热点问题.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重要基础设施,私人和公共财产以及经济发展等构成了重大风险.本文通过对域外国家沿海地区适应海平面上升法律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对可适用于我国沿海地区适应海平面上升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海平面上升 沿海区域 气候变化适应 法制保障
  • 简介:美国联邦法院在《1990年油污法》通过后近三十年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重要问题作出判决。该法适用于与可航水域实际相邻非可航区域或湿地发生溢油。在两船发生碰撞导致一船漏油情况下,如果责任方主张由碰撞他船承担责任,则必须证明碰撞完全由于他船过错导致,并且与碰撞他船之间没有合同关系。溢油船舶一方作为责任人仍需负责清污,并且有权基于分摊或代位向他船索赔清污费用。美国法院就依据《油污法》索赔步骤和材料提交作出裁决。此外,美国法院在重大油污事故案件中,依据普通海商法支持惩罚性损害赔偿。美国油污法司法实践对于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1990年油污法》 船舶油污 损害赔偿 第三人
  • 简介:《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本身并非关于诉讼直接规定,该款规定内容也不符合民事公益诉讼内涵特征,将该款解释为关于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规定不利于我国立法内部横向协调。我国司法实践总体上也不认可《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规定内容属于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海洋环境保护法》第89条第2款应是关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特别规定,不是我国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法律依据,相应法律依据应是《环境保护法》第58条、《民事诉讼法》第55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 标签: 海洋环境 民事公益诉讼 《海洋环境保护法》 公共利益 直接利害关系
  • 简介: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比较了微绿球藻培养转录子在海水和淡水,准备f/2培养基,以了解这种藻类淡水驯化机制。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为细胞成分,降解离子运输,和核糖体生物合成。这些发现问题表明,藻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主要是氨基酸和脂肪酸)产生过多能量(ATP)维持细胞离子(主要是钾和钙〉)平衡,而氨基酸和ATP耗竭,以及核糖体减少抑制蛋白质翻译和最后慢下来细胞生长。

  • 标签: 淡水驯化 转录子 机制 细胞成分 微绿球藻 差异表达
  • 简介: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意义。本文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iosp),本研究中编号为D2,对这株菌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NaCI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NaCI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 标签: 发光细菌 生长条件 发光强度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 简介:针对目前国内报业信息管理中存在问题,以及在分析了当前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引入GIS对报社日常业务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详细介绍了徐州市报业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立、专题应用模型设计方法.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报业系统 MAPX 数据库 客户端/服务器
  • 简介:论述了满足地图可视化基本条件和载负量限制;论述了地图比例尺、地图概括及其相关概念派生逻辑。阐释了由相似比较派生地图学概念和地图学概念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不断增加和丰富必然逻辑。

  • 标签: 地图学 可视化 逻辑 地图比例尺 地图概括 数字地图制图
  • 简介:利用Matlab二次开发编制teqcplot程序模块,实现质量检查结果图形显示和可视化查询,将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影响定量地表示出来,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算,根据检查结果对GPS观测数据进行相应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TEQC预处理后观测数据,有效地提高了GPS基线解算质量。

  • 标签: GPS数据预处理 TEQC软件 matlab二次开发 质量检查 可视化
  • 简介: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传统单机模式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管理需求,随着城市生活日益复杂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功能改进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基于B/S架构,以AreGISServer和.Net为核心技术开发WebGIS,建立了网络化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成北京数字市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在满足大众化和网络化需求同时,其采用AreGISServer技术开发WebGIS方式,能够充分发挥ArcObjects强大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为综合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信息依据。

  • 标签: 地下管线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SERVER .NET ARCOBJECTS
  • 简介:水深测量是测量中常见工作,涉及到测深、定位、姿态等数据融合处理,为了得到高质量数据,需要采用合适数据采集软件,并针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个“好”数据采集软件所应具备基本特征、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等问题,提出了水深测量软件必须具备关键功能、水深数据中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时间精度、数据完整性等质量因子检查和质量控制方法,同时以HYPACK软件为例,针对其数据格式提出了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开发出了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有针对性水深数据检查和质量控制软件不仅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精度评价,也能解决和修复测量数据中参数错误等问题.

  • 标签: 水深测量 质量控制 精度 数据检查 软件 HYPACK
  • 简介:采用二维全球高分辨率(1/4°×1/4°)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 标签: 诊断模型 流函数 动力计算 大洋环流
  • 简介:从表达现实世界方式和解决具体问题方法这两方面出发,论述了GIS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设计与表达。根据数据使用方式决定地理数据模型选取,以建立面向对象地理要素模型为例来说明建模过程,提高模型实用性。

  • 标签: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 简介:人文地理学是张承志小说《北方河》中核心,首先,人文地理与其学科特性融入了小说情节结构;其次,作为描写对象“河”通过人文与地理对话构成文本内文化景观;第三,小说具有浓烈地方空间色彩。张承志《北方河》为人文地理赋予了反思转向、内部意识以及人学属性。

  • 标签: 张承志 人文地理 《北方的河》 文本分析
  • 简介: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红色嗜盐古菌胞膜上大量积累色素是具有生物技术应用潜力类胡萝卜素.本文从中国汉沽盐场结晶池卤水中分离得到-株红色单菌落,经16SrRNA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确定其为极端嗜盐古菌Halobacteriaceae属Haloarcula种.为了确定不同碳源对Haloarcula细胞生长影响,在含有10g/L酵母提取物和酸水解酪蛋白(4:3,w/w)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g/L蔗糖、乳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摇瓶培养后发现,蔗糖是Haloarcula细胞生长最适碳源.进一步将5g/L、10g/L和15g/L蔗糖分别加入改良CM培养基,摇瓶培养后发现10g/L蔗糖添加水平最佳.对色素提取物进行TLC和硅胶柱层析分析表明,在Haloarcula胞内有五种主要色素积累,根据它们光谱扫描吸收特性初步判定,其中三种色素为番茄红素,菌红素和菌红素衍生物.

  • 标签: Haloarcula 生长 色素积累 碳源 色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