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以下是我所近几个月通过调研论证和试验后获得的一些短平快致富信息,适合县局效仿、试验、参考。1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属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收花柱头入药,一般每公顷产量为22.5kg,每公斤国内收购价为4—5千元,外贸出口价可达万元左右。投入每公顷地需种球茎1200~1500kg(球茎必须8g以上才能发芽

  • 标签: 解郁安神 凉血解毒 名贵中药材 每公顷产量 番红 西红花
  • 简介:测报质量的高且,是每个从事测报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现就这些年来自己从事测报工作的经验作个总结,我想若能做到以下几点,许多错情是可以避免的,测报质量也可以提高且能保持稳定。

  • 标签: 测报质量 测报工作 错情
  •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325m气象塔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观测资料,采用气体干沉降阻力模型,对奥运会前后北京行政区内SO2和NO2的干沉降影响因子、干沉降速率、干沉降通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大气稳定度、太阳辐射强度和下垫面类型的改变,北京SO2和NO2的干沉降速率有明显变化,表面阻力是影响气体干沉降速率变化的主要因子。2)SO2和NO2在白天的干沉降速率及通量普遍大于夜晚。3)静天气条件下,奥运会前北京地区一天可清除24tSO2和55.2tNO2,奥运会期间一天可清除10.8tSO2和50.4tNO2,这说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减排措施对改善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静稳天气 SO2 NO2 干沉降模式
  • 简介:利用^14C的比度测定年代是一项划时代的工作,对推动考古及古气候研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项工作是从Libby开始的,他创建了^14C年代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14C年代的原理是放射性^14C只存在于大气和一切与大气处于交换状态的含碳物质中。一旦该物质脱离交换状态,^14C放射性不再得到补偿,只会按衰变规律降低。这样就可以按下列公式算出该物质的年龄,即:

  • 标签: ^14C 年代学 含碳物质 测定年代 衰变规律 放射性
  • 简介:根据平行观测、调查取样等资料,运用统计方法,揭示了宁冈芙蓉落花落果的生物规律及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建立了其动态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减少落花落果的技术措施。

  • 标签: 芙蓉李 落花落果 动态模拟 防御措施
  • 简介: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气候资料与气候信息的应用在大气科学领域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近年来实用天气预报的发展引人注目,但也未超过应用气候方面的进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变化,将应用气候推向黄金时代。应用气候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 标签: 气候学 应用 现状 美国 国民经济发展 大气科学
  • 简介: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特征具有其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 标签: 气象要素日变化 廓线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风速 温度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氟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性氟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氟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氟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2008年2月4日,86岁的美国气象学家里德在家中辞世。获悉这一消息,狄克(美国学术界都亲切地称里德为Dick)的老朋友Goody认为,里德的去世,标志着美国气象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许Goody的话并不能代表所有美国气象学家的观点,但至少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从美国传统气象向现代气象转变的历程的视角,评价这位强于天气诊断和分析,又快速接受数值天气预报并为之作出巨大贡献的跨越时代的气象学者,这样的说法无疑是准确的,而且在世界气象更广泛的领域也是有意义的。

  • 标签: 气象学家 学术生涯 数值天气预报 天气诊断 美国 学术界
  • 简介: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访问了当年跟随毛主席长征,三次负重伤,死里逃生的老红军战士、辽宁省气象局离休干部培德老人。时年77岁的培德老人精神矍铄,和蔼可亲。一提到长征,一提到毛主席,他的眸子里就充满了明亮。他说:“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是毛

  • 标签: 红军战士 离休干部 德老 辽宁省气象局 记者访问 人说
  • 简介:面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问题,运用服务营销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气象信息服务经营能力提升的营销措施,期望提升气象信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推进气象信息服务,实现永续经营。

  • 标签: 气象信息 服务 营销
  • 简介:第一届国际学校和大众气象教育会议1984年7月2-4日在英国牛津召开。会议由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主办,美国气象学会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协办。这3家机构也因此成为这一系列国际会议的连续主办或协办机构。会议获得了积极响应,来自24个国家的8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34篇。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在会议致辞中,

  • 标签: 国际会议 气象教育 国际学校 大众 海洋学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基于风蚀起沙的物理机制,从微气象角度回顾了国内沙尘天气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沙尘天气过程近地面层微气象特征,以及湍流通量演变规律和湍流作用对沙尘暴过程参数化的影响。同时,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国内在沙尘天气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如:开展沙尘暴过程数值模式湍流参数化方案的分析及与卫星和实验观测结果的比对研究;获取沙尘天气过程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垂直廓线的精细分布,加深理解不同沙尘天气演变规律及特征;加强不同沙尘源区土壤湿度对起沙阈值影响的研究;开展不同粒径土壤的起沙率以及沙尘通量廓线演变规律的研究等。

  • 标签: 沙尘天气 微气象学 湍流输送 卫星遥感
  • 简介:利用秦岭及其邻近地区76个气象台1961~2000年的旬降水量和NCEP/NCAR850hPa格点风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降水气候时空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多年平均汛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间7月上旬和9月上旬先后出现两次降水峰值。该地区平均汛期降水量为403mm,占年总降水量的60%。秦岭南侧气候平均汛期降水量明显高于秦岭北侧,但秦岭南、北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基本一致。从流场分析看,秦岭及其邻近地区的汛期降水既受西南季风,又受到东南季风系统的影响。合成分析表明,汛期降水量偏多(少)的年份通常对应于同期对流层低层研究区南侧偏南气流的增强(减弱)。回归分析发现,汛期中旬雨量增加与超前2旬索马里急流和热带印度洋西南气流增强。以及超前1旬及同期台湾附近距平反气旋的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秦岭 气候学 大气环流 旬降水
  • 简介:利用1971—2008年内蒙古117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同期的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地域差异大,高温中心在阿拉善盟沙漠地区的拐子湖,年平均35℃高温日数达32天,也是全国的高温区之一;内蒙古的高温天气年日数有增长趋势,高温酷暑的影响在增强;内蒙古高温酷暑集中出现在盛夏季节6—8月,7月发生最多,占一半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日的14—17时,气温日较差大,多为干热天气。通过对内蒙古较大范围的64次高温天气过程分析总结,将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分为蒙古暖脊型、贝加尔湖高压坝型、副高西进型、乌拉尔山高脊型4个类型。大陆暖高压脊的强烈发展和维持与内蒙古高温酷暑天气密切相关。

  • 标签: 高温天气 观测数据 气候学特征 环流类型
  • 简介:身处服务位置,肩挑繁重事务,却能围绕事业发展大局,勇当“排头兵”,敢上“突击队”,用忠诚履职、勤恳做事、踏实为人诠释了新时期气象人淡泊名利,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他就是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宏图。

  • 标签: 气象系统 福建省 务实 办公室 气象局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可拓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可拓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
  • 简介: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地区PMIO质量浓度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rn气象塔气象要素梯度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10年3月20-22日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微气象要素和沙尘参量的时空演变以及湍流输送特征,为理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天气沙尘输送规律和微气象特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月20-22日强沙尘暴过程前后不同高度温度先升后降,气压和相对湿度则相反。强沙尘暴来临时,高层风速先迅速增大,低层风速增加略有滞后,风切变明显加强,PMIO浓度最大值和风速极大值出现时间较吻合。强沙尘暴过境时,不同高度向下的湍流动量输送、向上的湍流热量输送和湍流动能明显加强。与3月21日非沙尘暴日相比,强沙尘暴过程湍流动量通量增加,有利于沙尘粒子的水平和垂直输送过程;由于冷锋过境,水平热通量增大;垂直热通量因白天温度垂直梯度减小而减小,夜间因逆温层被破坏而增加;水平湍流动能对湍流动能占主要贡献,垂直湍流动能仅占水平湍流动能的10%-25%。

  • 标签: 强沙尘暴 PMIO浓度 微气象学 湍流通量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CCl/WMO)管理组会议于2005年1月3lH至2月2日在日内瓦WMO总部举行。参加会议的主要有CCl主席Mr.Boodhoo、副主席Mr.Vent-Schmidt和CCl管理组成员及WCP/WMO的有关管理人员。国家气候中心维京作为CCl管理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世界气象组织 管理人员 会议总结 气候学 委员会 C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