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8月26日发生在温州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浅层及近地面的锋面辐合南压是此次强雷雨过程的出发机制;(2)浅层925hPa的强辐合作用配合中层的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为此次雷雨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3)地面显著的增温作用,配合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4)850hPa比湿大于15g/kg,低层强盛而稳定的高湿环境,则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两次典型雾天气个例,通过对比,对昆明地区大雾天气形成机制进行初探,对其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昆明地区雾出现时湿层厚度较大,水汽条件充足,且雾出现时气层稳定,低层大都表现为微扰动,风速较小。

  • 标签: 环流 地面要素特征
  • 简介:摘要:2018年春季那曲市大风天气异常频繁,灾情较多。本文利用micaps高低空环流场、卫星云图、t-lnp探空、地面要素等资料,对2018年2月3日全市一次典型的大风天气个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风天气出现时有高空急流的配置、500hPa环流场表现为纬向型,等值线密集,气压梯度较大;t-lnp整层表现较干,风速垂直切变明显。通过此篇文章,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防灾减灾提供一些气象决策服务有参考依据。

  • 标签: 环流 风灾 要素
  • 简介:针对2009年2月12—13日沈阳暴雪过程,运用Micaps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大尺度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场。结果表明:500hPa南北两支槽在辽宁的叠加和地面蒙古气旋及江淮气旋的合并是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成因。强降雪出现在850hPa涡度和200hPa散度大值区内,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暴雪区水汽来源,亦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源,暴雪区还具备上干冷下暖湿的热力不稳定条件;降水性质的转换与850hPa的温度、温度平流和地面气温有直接联系;暴雪过程无论从量级,还是降水起止、雨转雪时间均预报得较为准确,但对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估计不足。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 诊断分析 雨雪转换 预报误差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新疆博州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天气过程,本文采用国家站的分析资料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逐时的FY-2G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通过天气诊断分析的方法,对环流形势、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5月13日至14日高空环流形势比较稳定,来自极地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博州等地,新疆上空的高空急流和低层巴尔克什湖以北的浅槽东移和低层切边线共同影响博州等地的冷空气活动。来自西南咸海、里海和波斯湾、红海两条路径的水汽汇至博州等地,低层有较强的辐合上升气流,将博州等地的暖湿气团抬升,为此次强对流天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增强了层结不稳定性。当博州地区云顶亮温TBB小于220K,产生了短时强降水,且由于地形原因,局部的短时强降水有所加强。

  • 标签: 新疆强对流 降水 水汽条件
  • 简介:在分析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各层物理量特征基础上,结合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陕西2009年11月9—12日雨雪转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西风槽、700hPa和850hPa切变线及南下的强冷空气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降(雨)雪期间高空辐散低空辐合及其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本次过程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持续的逆温层存在使本次过程灾害加强;来自孟加拉湾、南海的暖湿气流提供了持续的水汽输送;500hPa的定容等熵温度梯度负值中心与未来24h的降(雨)雪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陕西 暴雪 诊断分析 等熵温度梯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成都2015年7月27日冰雹天气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冰雹强对流天气发生过程500hPa亚欧大陆高纬区域主要表现为经向环流形势,成都处在东北冷涡后部,受冷空气影响较大。850hPa上主要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降水比较少,前期积聚大量不稳定能量。500hPa处有冷温度槽和850hPa暖温度脊在成都上空区域叠加,导致大面积位势不稳定,地面辐合线及移动触发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

  • 标签: 成都 冰雹天气 天气形势 诊断分析
  • 简介:对2002年6月28日宜春市的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并探讨了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热力条件在这次大暴雨中的作用,总结出这类大暴雨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 标签: 大暴雨 形势特征 物理量 分析
  • 简介:英国人的谈话避免不了谈论天气,本文探讨了英国人天气谈话的相互规则、语境规则、同意规则、分级规则、雪及适度规则、天气是家庭一份子的规则、海上天气预报的习规,并从这些规则中进一步了解英国人的作风。

  • 标签: 天气 谈话 规则 英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It’ssnowing,it'scoldit’swindy…这是我们用英语表达天气的方法。但是你知道怎么读这些词吗?为了确认一下。听听你的光碟吧!

  • 标签: 天气 英语表达 小学 英语学习
  • 简介:这几天,天气非常闷热。大地像蒸笼一样.热的使人喘不过气来,热的小鸟都躲了起来,热的花草都耷拉着脑袋,热的小狗不停地吐着舌头喘气。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分析了博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利用FY卫星云图、TBB资料和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局地暴雨发生的时段和落区,同时对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由对流层中低层弱冷空气入侵触发的一次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为强降水的形成提供强的动力条件;博州的特殊地形条件和地面东风也是造成局地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博州 局地 大暴雨 诊断
  • 简介: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发生在通辽市的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烈发展的高空槽是触发暴雪的动力机制;低空急流与地面西南气流在低层积聚大量水汽辐合,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条件;涡度和散度、能量与比湿等与暴雪关系密切;自动气象站逐时风场中“逆切变”的存在与强降雪发生时间和影响区域有较好的对应;雷达产品特征对暴雪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 标签: 暴雪 动力机制 低空急流 物理量
  • 简介:利用常规实测资料和T213模式输出产品,对2009年春季发生在青南高原的两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分别与中尺度切变线和低涡的发展东移直接关联。相对湿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诊断表明,在中低层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使水汽不断从孟加拉湾向青南高原输送,有利于暴雪天气形成。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等动力条件物理量在中低层具有强降水特征,其空间配置极有利于切变线和低涡发展及大到暴雪形成与维持。

  • 标签: 青南高原 大到暴雪 T213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福州机场一次雷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冷槽,高空槽逐渐向东移动,引导弱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在沿海和副热带高压前沿形成强烈的辐合,为随后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切变线东移南压的过程中,来自南北地区的冷暖空气交汇,由此形成了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配置形式,进一步推动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强烈的低层水汽辐合为雷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此时低层大气主要以湿润为主,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对于出现在福州机场的雷雨天气,高层辐散区和低层辐合区的有利配置,使得上升运动不断加强,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 标签: 雷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福州机场
  • 简介:利用micaps资料对黔南州一次春季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过程水汽条件好、能量强,有适宜的0℃层高度(4624米)和-20℃层高度(7150米),垂直风切变强(深层为6×10-3s-1),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浅对流天气 物理量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西藏西南部2017年3月10~12日暴雪天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亚洲东部以低值区为主,极涡南移过程中不断有小槽分裂东移,尤其是受偏西地区南支槽影响,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有源源不断水汽输送;低值中心维持不变,负值继续下降,西藏西南部地区各层以负值为主,对于上升运动增强有利;暴雪天气出现时,日喀则西部500hPa~400hPa高空存在相对湿度>90%中心值,随着时间变化不断东移;随着暴雪天气出现,能量逐渐被释放,假相当位温数值降低,降雪量级和强度逐步减弱。

  • 标签: 西藏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