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对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间隔距离、过渡电阻及跨接、电缆埋地敷设时装设SPD及SPD冲击电流值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范》的规定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间隔距离公式中所引用的击穿电压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它参数有关的变量,按实际情况考虑计算出的间隔距离与利用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规范》关于跨接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螺栓大小对过渡电阻的影响;在审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时,以单体为考虑对象,容易忽略审查全线埋地电缆的另一端配电箱内是否安装SPD;安装有独立接闪器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接闪器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两种情况下,《规范》中SPD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因引用了不同规范的规定而略有差异,且采用公式计算得出的Iimp会因不同防雷分类所致雷电流取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当无法计算时均规定Iimp取12.5kA,这不符合《规范》的分类原则及相关规定。

  • 标签: 规范 间隔距离 击穿场强 过渡电阻 冲击电流值
  • 简介: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局部修订条文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条文同时废止。广大防雷工作者需要及时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文是笔者结合防雷工作的几点心得。

  • 标签: 防雷工程 建筑物 防雷设计 等电位连接 共用接地 电涌保护器
  • 简介:截止到2008年底,榆林市境内已有2条国道、6条省道、4条高速公路、1条一级公路。这些公路的建成,对完善公路网络,改善宏观投资环境,振兴能源化工基地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榆林境内公路线路长、沿线地形复杂,且山地较多,并有沙漠地带等,公路气象问题十分突出:

  • 标签: 高速公路 气象服务 榆林市 设计 一级公路 公路网络
  • 简介:Aseriesof96-htyphoontrackpredictionexperimentswerecarriedoutusingmediumrangeforecastingsystemofNMCbyaddingBOGUStyphoon(simplifiedasB-TC)intothefirstguessfieldortheanalysisfieldinordertoprovidelongertimetyphoontrackforecast.TheresultsshowthatT106L19couldprovideabetterforecasttotyphoontrackswhentheB-TCwasadded,especiallywhenthetyphoonvortexisevenweaker.ThesensitiveexperimentsonwheretoaddtheB-TCshowthattheresultsfromaddingtheB-TCintothefirstguessfieldarebetter.TheresultsalsoshowthattheinitializationsmoothestheB-TCalotandthiswillaffectthetyphoontrackprediction.

  • 标签: 数值预报 台风 初始化 预测
  • 简介:1引言T42资料是中央气象台转发的H500hPa、H100hPa,5X5的格点资料,资料按候、旬、月的格式按日分别分发,计算机未组网前靠人工挑选,输入磁盘得到旬、月资料,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工作强度大,差错率大,给进一步应用候、日资料带来了诸多不便。1993年省气象台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从网络系统中可以得到完整的T42资料,通过对T42资料的分析,编写了一套处理T42资料的应用程序,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效果比较理想,达到了快速、准确、灵活、实用、方便的设计要求,现将T42资料的程序介绍如下。

  • 标签: 计算机网络系统 格点资料 应用程序 效果比较 气象台 差错率
  • 简介:目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个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气象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但气象服务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在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上也远低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手段,精细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规范化气象服务的关键。

  • 标签: 气象服务 社会进步 服务质量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 社会发展
  • 简介:韩霖在2007年5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学术期刊的编辑,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维护学术规范,并在自己的编辑生涯中,身体力行地做一名学术规范的鼓倡者、鉴定者和把关者。首先,要从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初审环节,对稿件是否遵循了学术规范做出判断,以此为一个基本要求来进行选稿。学术规范包括原则性规范与技术操作性规范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研究的地位与贡献;

  • 标签: 学术规范 期刊编辑 责任 新闻出版 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利用T213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500hPa高度预报形势图和客观分析图,对2002年6~9月份影响青海省的天气系统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分析检验。结果表明:T213短期数值预报产品对6~9月份影响青海省大的天气过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和较高的使用价值,有利于提高预报水平。

  • 标签: 数值预报 短期预报 预报性能 形势图
  • 简介:利用自动站资料和T639模式资料,对2013年宝鸡汛期5-9月5次暴雨天气过程T639模式的短期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639模式对中、高纬度环流的演变与调整有较好的预报能力,48h内最大误差不超过7.5%,20时起报的48h预报好于08时起报的36h预报;模式对副高的预报总体偏弱,盛夏时副高强度的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初夏时,准确率达58.3%,暴雨日前的副高强度预报较暴雨日后更为准确;48h内700hPa天气尺度系统的预报准确率可达85%,36h内达93.3%,预报效果良好;对暴雨日前的低层系统预报效果好于暴雨日后的预报;暴雨落区和散度场上辐合中心或辐合大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落区基本上都在辐合大值区,当散度场<-36×10-6s-1时,可出现暴雨。

  • 标签: T639模式 暴雨 误差 检验 指标
  • 简介:利用1995年7~9月、1996年7~8月24~144h、1000~500hPa的T106格点资料与赣南17个县(市)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作相关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分县逐日滚动预报方程。并用1996年9月份T106格点资料对方法进行检验,同时对预报方法及T106产品在温度预报中的释用能力作了初步分析。

  • 标签: T106产品 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T63L16谱模式中,初始输入的水汽场,经展谱后,垂直各层一般出现2%~8%的负水汽点。为了克服这一负水汽现象,我们采用了“逐步循环订正法”对初值进行了一些特别处理。经实例计算表明,其效果明显,不仅负水汽现象得以克服,而且对各层水汽场的水平分布不会带来明显的变化。

  • 标签: 水汽场 谱模式 初始场 水平分布 初值 订正
  • 简介:台风(TC)的能力在国家气象学的中心由中等范围的预报模型T_(213)L_(31)追踪预言被分析,它改进它的TC预报的能力被讨论。结果证明大约57%TC能被T_(213)L_(31)预言,但是起始的位置错误大。没有TC磁道的预言的43%区域在13°N和20°N之间被集中,120°E的东方和常规观察数据的缺乏是为在这个区域的TC预言的缺席的主要原因。当分析地里没有TC旋涡时,增加假TC能改进TC轨道预言的能力,但是能仅仅穿上积极效果短期TC轨道预言当在T_(213)L_(31)分析有TC旋涡时,回答。

  • 标签: 数据同化 热带气象 台风 海洋气候
  • 简介:基于T639模式,针对2009~2014年11月至次年3月发生在新疆北部的13场暖区强降雪天气过程的72h内预报效果进行统计学和天气学检验分析,建立该模式在新疆北部暖区强降雪天气中的应用模型。结果表明,T639模式对72h内北疆暖区强降雪天气形势场和对流层低层比湿、水汽通量以及对流层中低层涡度的预报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尤其是48h内。天气学检验表明,该模式对48h预报时效内850hPa水汽通量散度、相对湿度、散度及对流层中低层温度露点差和垂直速度的预报一致性较好,对新疆北部暖区强降雪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T639 暖区强降雪 预报检验
  • 简介:秦艽属喜光药用植物,凤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840.5h,年日照百分率为42%。5—8月是全县日照最多的月,此时也正是秦艽生长的关键时期,全生育期平均日照时数985.8h,光照充足,可充分有效利用,符合秦艽的生长需求。在干旱季节,易出现灼伤现象,特别是叶片在烈日直射下易变黄枯萎。

  • 标签: 规范化栽培 秦艽 气候条件 生长 凤县 日照时数
  • 简介:目前,传统的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方式通常包括广播、电视、报纸、121语音电话以及网络等,但这些传播手段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往往达不到及时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效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而现在我们有了手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这种形式具有传播迅速快捷、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尤其是在发布短时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在夜间或者偏远山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预警信息 气象预警 手机 “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传递方式 气象灾害
  • 简介:通过对2008年2月初发生的义乌雨凇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雨凇加降雪的反复交替冻结,易造成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义乌雨凇在隆冬季节的1月下旬前后居多,且有较大降水过程并伴有较强偏北风的环境中;该次雨凇过程是在较强的拉尼娜事件、异常稳定的欧亚中高纬度阻塞高压与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南支槽的异常活跃与700hPa逆温层的长时间异常偏强、充沛而深厚的水汽层等天气背景下发生的。在探空T—lnp图上有趋强的逆温层且最强出现在800hPa层次附近,气温可达到2~3℃是冰粒或雪花融化成雨滴,在该暖层以下的低层有较厚冷空气温度达到-4℃左右,是保持过冷雨滴而形成雨凇的物理机制。雨凇过程结束时,探空迹线表现为逆温层升高并趋向消失,同时500hPa以上的高层开始变干且变干层次逐渐降低。

  • 标签: 雨凇 天气背景 T—lnp图 征状
  • 简介: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各类电子设备的安装与使用,雷电灾害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增加,县级气象部门防雷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县级气象部门防雷规范化管理的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初步建立了涵盖县级气象部门防雷各项工作防雷规范化管理计算机服务平台。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防雷规范 气象部门 县级 管理计算机 高层建筑
  • 简介: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气象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对气象主管机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是维护气象法制统一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提高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质量,促进气象依法行政,预防气象行政争议,本文拟对如何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立法工作,浅谈一下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 标签: 规范性文件 行政行为 审查制度 立法工作 气象 备案
  • 简介:引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学习地面 气象观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