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钥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 标签: 引力常数 地球自转 长期效应 日长变化
  • 简介:以地球平极长期漂移的观测值为约束,基于地球上8个冰盖的参数,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的地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而是位于余纬168°~170°、东经78°~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的改变对平极长期漂移方向的影响是灵敏的,对冰期后地壳反弹引起的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1.4%的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和修正的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平极长期漂移的方向为西经78°.3,比作者等人2001年得到的理论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测。估计表明,地球上其它29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综合影响在目前的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 标签: 冰盖 地球平极 地极 地壳 自转
  • 简介:基于冰期后地壳反弹理论,采用地球上4个最大冰帽的参数,计算了最近21000年以来冰帽的融化对地球惯性张量的影响,得到理论和长期极移方向为西经74°2。现代空间测地技术的观测结果表明,关美板块不存在明显的北向运动,所以国际上9个纬度观测序列的平纬近80年的长期变化存在着随经度的系统性分布尚不能得到很好解释.,变化研究给出3-4mas/a的长期极移结果有等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长期极移 板块运动 冰期后地壳反弹 冰帽 地球 惯性张量
  • 简介:本文对JYD1962-1986年的地极坐标值X、Y用6年滑动平均法求得其平极的长期分量X0、Y0。并以BIH的地极从价值系统为基准,对JYD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JYD系统在1976年以后线性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JYD地极坐标系统 稳定性 六年滑动平均法 相关系数
  • 简介:根据1990-1994年上海天文台(SO)和世界上一些时间中心(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时间公报公布的数据,对两种时间传递技术(Loran-C和GPS)确定的国际时间同步的长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SO时间实验室得到如下一些结果:1、1990-1992年,由Loran-C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约为600ns,不确定度约为90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μs。2、1993-1994年,由GPS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优于30ns,不确定度约为15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00ns。这些比较结果充分说明了GPS时间传递技术在国际高水平时间同步的中必须有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原子时 时间比对 时间同步 时间信号传播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简介:本文采用上海吴淞验潮站的1945年至1994年期间海平面月均值资料序列,通过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和跳步时序模型等数据新技术分析了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的规律。对未来201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海平面长期上升趋势进行了预测估计。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验潮站 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跳步时序模型
  • 简介: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和相干相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观测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观测激发大气激发之间的相干系数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分析Chandler摆动的观测激发地球物理激发的关系时,不能仅以观测激发某个地球物理激发序列(如大气激发)的更好逼近来选择Chandler摆动的最佳周期,因为Chandler摆动是多种地球物理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Chandler摆动周期 大气激发 地极移动 激发机制 品质因子
  • 简介:在巨分子云聚合形成过程中,一般都包括了分子云间的非弹性磁撞分子云间的自引力。本文主要对分子云间的自引力在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分子云间自引力对分子去的成团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旋涡星系 分子云 恒星形成 自引力 非弱性磁撞
  • 简介:本文讨论了GPS相对定位中基准站的作用。通过实测资料的解算表明,在区域网的GPS相对定位解算中,为了克服参数之间的强相关性,得到非奇异解,应该固定基准站的坐标或给于它强的先验限制。本文也分析了基准站坐标偏差对基线的长度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天文地球动力学 GPS 基准站 定位精度
  • 简介:地球自转的长期减速原因一般归结为日-月潮汐摩擦,而非潮汐因素会引起地球自转的加速。本文计算了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力矩的上限值,其量级为2.56×10^22cmsec^-2。结果表明:估算非潮汐加速度的量级为·/Ω=0.33×10^22cmsec^-2,它比推算出的·/ΩNT=1.6×10^22cmsec^-2要小。由于造成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因素是一个经典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由太阳风引起的地球磁层的力矩作为非潮汐变化的机制是模棱两可的,但它表明:太阳风力矩可通过太阳风舆到地球并渗透到地核响应地核运动,因此它可以作为本文计算的几千年时间尺度的地磁场向西漂移的最可能原因之一。

  • 标签: 太阳风 地震自转 日-月潮汐摩擦 地球磁层力矩 地核
  • 简介:计算了日本海的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对东亚9个VLBI站的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的径向和水平方向的信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站和韩国的Daejeon站相应的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鹿岛和水Chi站的负荷基线变化分别可达±7.6mm和±28.4mm。此外,日本的水Chi、野边山、鹿儿岛和Usuda站的负荷重力变化分别可达0.8-0.9μGal,它接近于目前绝对重务测定的观测精度(±μGal)。计算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的计算负荷位移之差在目前测地学精度水平下可以忽略。

  • 标签: 潮汐作用 重力漂移 经度变化 纬度变化 日本海 VLBI站
  • 简介:1987年9月23日发生的日环食期间,由于电离层受太阳活动的突然扰动,Loran-C天波时号传输呈现明显的变化,我们在上海天文台对这种影响进行了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常情况下得到的数据比较,我们发现对时间可能产生1.0-1.5微秒的偏离,而五分钟内的定时精度和校频精度两者都降低约50%-100%。在上海区域内,这种影响达到峰值的时刻延迟了约30分钟,这是处于扰动电离层状态中天波反射点变化的反映。

  • 标签: 日环食 电离层 太阳活动 食甚 Loran-C天波时号传输 上海天文台
  • 简介:本文利用七参数转换公式对美国Texas大学Austin空间中心、美国Goddard航天中心及上海天文台获得的全球SLR参考坐标系之间作了比较,得到结果如下:在考虑了板块运动的影响之后,两两坐标之间的差异大大缩小,其中主要的SLR站的偏差小于5cm。

  • 标签: 地球动力学 地球坐标系 板块运动 地球参考系 七参数转换公式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风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啨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和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道根数的长期和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均起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 简介:3颗彗星(哈雷、百武和海尔—波普)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情况下5次过近地点,这5次彗星过境对地球磁层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了资料分析和统计研究。文章中指出,根据等离子体彗尾的特征是完全可以对磁层引起扰动,但是这种扰动是有严格的制约条件的,不是每次彗星过境都很容易对地球电磁环境产生影响

  • 标签: 彗星 彗尾 离子彗尾 磁层扰动 地磁场骚扰
  • 简介: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和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根数的长期和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 标签: 太阳质量 太阳风 质量损失 小行星 轨道根数 吸积作用
  • 简介:本文中,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接收参数--信噪比(SN)、仰角(EL)、方位角(AZM)、电离层(ION)对GPS时间比对精度(在数据跟踪持续时间15分钟内取样平均时间为10秒的时间起伏均方差)影响的一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信噪比这个参数在多数情况中是影响GPS时间比对精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比对 逐步回归分析 GPS接收机 精度 信噪比
  • 简介:滚动导轨的精度取决于导向精度、运动的灵活性平衡性、刚度稳定性、耐性以及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然而,滚珠(柱)保持架的优劣也会间接影响导轨的精度,这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 标签: 滚动导轨 导向精度 滚珠 保持架 精密机械 刚度